21 “三案”的延伸(第3/3页)

史家文秉因此赞道:“海内望此典几百余年矣,至是始克举行,详书于册,深善之也!”

对北来的伪太子,其实,在不辨真假之前,弘光是完全有能力将之杀害的。但他并没有下此毒手,而是抱着欢迎的态度接之接入南京,并派人进行审查。虽计六奇在他的《明季南略》中说,在会审太子之前,弘光暗中召见中允刘正宗、李景濂等人,启发他们说:“太子若真,将何容朕,卿等旧讲官,宜细认的。”刘正宗会意,答:“恐太子未能来此,臣当以说穷之,使无遁辞。”计六奇认为,就因为弘光这番暗箱操作,使得真太子被说成了假太子。其实,只要脑袋不糊涂,想都想得到,计六奇一个在野人氏,其记所载不过源于道听途说,再加以自身许多臆想。说弘光与刘正宗等人密谋,既是密谋,旁人又怎么能够知晓?而且,会审太子时,主持人是王铎,刘正宗、李景濂等人根本就说不上话。

《明季南略》所记,谬矣!

按照《南渡录》及《三垣笔记》所记,事情却是这样子的:

当弘光得悉有北来太子已赴杭州事,立即遣内臣追回,随即谕曰:“朕念先帝之子即朕之子,若果系真东宫,朕尚无子,即爱养他。但昨遣内臣李承芳、卢九德前去审视,回奏面貌不对,语言闪烁,卿等可会同府部大小九卿科道、旧日东宫讲读等官前去辨验。”经辨验,答案为假冒,弘光乃召对众臣曰:“朕念先帝身殉社稷。”言出泪落,连拭不成语,继乃曰:“朕今日侧耳宫中,唯望卿等奏至,若果真,即迎入大内,仍为皇太子,谁知又不是。”慨伤久之。

《南渡录》及《三垣笔记》的作者是弘光朝任给事中李清,相对而言,他的说法应该比计六奇更接近现实吧。

退一步说,且不管计六奇所记和李清所记哪一个版本更接近事实,但即便该太子经审问后,虽被认定为假冒,仍还有许许多多咬定太子为真的声音存在,这种背景下,弘光仍然没有出手相害,乃是铁一样的事实。

从这点来看,弘光算得上恭俭明仁、宽和厚道。

然而,就因为留下这伪太子不杀,南京小朝廷很快就陷落到灭顶的灾难之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