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第3/3页)

楚红曾闻神医安道全讲,以燕青的体格和内功,若不是胸有郁结,那药物的毒性应不至于深侵内腑。她又闻燕青服过解药于意识缓复的过程里,曾数度梦呓李师师之名。以楚红之灵慧以及女性特有的敏感,不难想象出燕青前些日子赴京是所为何事,心气郁结又是所为何因。楚红曾为行刺报仇事在汴京蛰伏多日,对李师师之名颇有耳闻,知其是美艳超群、才华盖世、国色天香的京师名妓。但她认为这样的女人与燕青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丝毫的般配处。而燕青竟不可思议地痴迷于彼,使得对燕青一见倾心的楚红难免心生醋意。适逢燕青赞花,就忍不住地借题发挥了。

燕青一时未领会其意,照直说道,小乙前些日子进京办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未曾得空去赏花,无从比较评判也。

既然说到进京之事,楚红索性接着问下去。据说小乙哥此番进京,事情办得不顺,是吗?到底小乙哥在汴京遭遇了何事,致心郁气结,内功阻隔,而难以御毒呢?

燕青黯然一瞬,挥挥手道,不过是我的一点私事,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楚红见状不再穷追,爽朗笑道,不提便不提。男子汉大丈夫嘛,有何烦恼丢不开的。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世间万事万物,其实都是求之不得,得之不求的,你说是吗?

燕青连连点头道,有理有理,求之不得,得之不求,此话真正是至理名言,充满玄机也。楚红道,哎哟,小乙哥过奖了,我既不参禅又不入道,哪里懂得什么玄机,不过是说个寻常道理罢了。燕青道,这寻常道理小乙闻之颇有启悟,你还有什么道理,再说给我听听。

楚红顽皮地一歪头道,小乙哥当真要听,那么楚红还有一言。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譬如说吧,小乙哥进京一趟未及赏花固为憾事,但眼前这一片芳菲,或许更有一种天然韵味,倒为京城娇艳所不及呢。但只是一样,小乙哥欲赏此花也须及时,若不珍惜良辰美景,蹉跎至那枝凋香残,亦只好怅对东风了。

话说至此,楚红戛然而止,一双亮晶晶的眸子脉脉如诉,直视着燕青英俊的面庞。

燕青的眼睛欲躲未躲,承接过了楚红的目光。这目光连同楚红前前后后既含蓄又明确的话语,在燕青心头激起了一层层的春潮。沉寂了一晌,他亦用含蓄的口吻对楚红道,是的,楚红姑娘言之有理。应当珍惜的东西,小乙自会好生珍惜。

是夜,燕青无眠。

他仰卧在床榻上,回味着在百花丛中与楚红的对话,又禁不住联想到李师师。论容貌艳丽、体态袅娜、文采飞扬、风流蕴藉,楚红自是难望师师项背。但楚红身上那一份清澈纯净,却是师师所不及的。师师乃自己一见倾心的梦中情人,但毕竟是萍水之缘,如今已成为水里月、镜中花。而楚红则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况且当自己命悬一线之时,楚红竟能有舍命相救之举,其对自己用情之深不言而喻。虽然单骑寻药的详情楚红未对任何人说过,但燕青明白那绝非是一次寻常之旅。这样的事情倘放在李师师身上,她能够做得到吗?

当然事实证明,李师师在关键时刻是同样不乏巾帼英豪的义气和胆量的。不过这是后话,燕青此时还难以想象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若心里仍然只有一个李师师,而疏忽冷落了身边这位深情可爱的楚红姑娘,未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罢了罢了,燕青暗自叫道,只当汴京相识李师师是一场春梦罢了。如今此梦已逝,有志同道合的楚红姑娘终身为伴,亦足堪欣慰也。

这样想来,燕青的胸中块垒渐渐融消,精神从根本上振奋起来,其体质便更快地得到了恢复。不消几日,就又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了。

扈三娘见燕青已康健如常,再度向卢俊义提起撮合其与楚红的婚事。卢俊义认为现在正当其时,便将扈三娘做媒的意思向燕青谈开。燕青对此已有思想准备,当即点头应允。扈三娘得了燕青首肯的准信,回去就去说合楚红,楚红自是应得爽快。

矮脚虎王英听说楚红真的要嫁给燕青,没来由生出一股失落感。扈三娘看得清楚,一边暗骂你这厮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三娘我嫁给你就是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了,你竟然还惦着吃楚红的天鹅肉。一边却又少不得施展床上功夫,将那贼心有余贼胆不足的花心丈夫好生地温存抚慰一番。

燕青、楚红双方的意思都说合妥当,卢俊义就将此事禀报给了宋江。宋江听了很高兴,欣然同意亲自担任燕青与楚红的主婚人。为使楚红与燕青的地位匹配,亦因扈三娘的举荐,宋江先行颁布任令,破格擢拔楚红为扈三娘女兵营的副头领。成亲的日子,经山寨饱学之士、占卜专家“入云龙”公孙胜先生根据燕青、楚红二人的生辰八字测算,定在当年金秋时节。

眼看一段美满姻缘就要瓜熟蒂落,一场铁血战事却终致鸳梦成空。这却是那位号称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公孙胜先生完全没有预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