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日两国战前军力对比(第4/5页)

在条约签订的同一天,英国立即向清国政府翻脸,李鸿章得到了来自英国外交部的照会:立即答应日本人提出的所有条件!

外交是一门学问

俄国人退出“调停”,英国在朝鲜局势中从打“清国牌”到改打“日本牌”,李鸿章奉行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失败了。它表明这一手段的核心不仅在于如何准确把握其他国家的利益,更需要配以本国抽刀亮剑的勇气。日本人的狡诈、贪婪、阴险、坚定、勇猛、狼性十足,在俄国和英国之间左右开弓,这是另一种版本的以夷制夷。而清国政府失去了原本属于它自己的机会。

在外交上,清国政府处处表现出谦虚忍让、老实诚恳、爱好和平,但谁都知道,国家利益面前,只有老实是没用的,只喊着爱好和平也是没用的。在国际冲突中,进攻或者以攻为守其实才是大部分时候的首选,一味的妥协和退让也许会让你获得“道义上的支持”,但也会丧失很多的盟友和潜在盟友——如果你自己都不硬,大家又怎能支持你去硬?

在与陆奥宗光的外交争斗中,李鸿章可以用“完败”一词来形容。除了国家实力,清日两国在外交方面上的指导思想也是完全不同的。这要从一本书说起。

1864年,大清国翻译出版了一本很专业的书籍(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这是一本国际法著作,主要讲述国家之间的往来、出使、交战等国际惯例,作者是美国人,他的观点是很善良的,比如小孩子们不到万不得已不打架,国家也一样,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即使打架,也必须有个理由(师出有名),而且不能自己先动手,要等对方先开打(不能衅自我开)。

书翻译成中文后,取了个很吓人的名字:《万国公法》。

《万国公法》受到了清国外交界的热烈欢迎,除了书中的观点很符合传统道德,也代表了他们对于西方列强世界的“善良”愿望。在他们看,此书是西方“大儒”所著,各国君主必定真心遵守,不敢违抗,一旦国与国之间发生摩擦,各国都得翻到书中的某一页来定案。

于是他们把这本书奉为了外交宝典,有重大问题争论不下的时候,就搬出宝典来看一看。

同一年,这本书由清国传入日本。对于在天朝大国的政府高层流行的书,日本人自然不敢怠慢,他们对此书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掀起了一股“国际法热”。用当时学者写的文章来说就是——“第一次知道了各国之间交往也是有法规的”。但是,日本人在仔细研究了之后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各国真的会遵守这样的法规吗?

几年后,带着这样的疑问,一个代表团出发了,他们在西方世界看到了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更加疑惑。在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毫不忌讳地告诉日本人:

“如今世界各国表面上都说要以礼仪相交,讲究和平世界,不过,在国际关系中,正义和力量从来是在一起的,有力量才会有正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实力,以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而不要依赖任何国家。你们要知道,事实只可能是,当某一国感到国际法对它不利时,它就会置之不理、多方狡辩、诉诸战争。所以万国公法能不能得到执行,完全是靠实力说话的。”

日本人终于用实地见闻证实了他们的怀疑,考察团满心欢喜地将答案带回了国内,《万国公法》再也没人去看了。福泽谕吉更用了一句话来总结:“数千万言的《万国公法》,可以用一声枪炮抹杀之。”

日本从此一心奉行务实外交和强权外交,而陆奥宗光无疑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战斗即将打响

形势骤然紧张。万般无奈的李鸿章只好准备接受日本最初提出的那个方案:可以先商议朝鲜“内政改革”,后撤兵,此时陆奥宗光用了那句熟悉的话来回答:今时不同往日了,兄弟!

7月19日——在英国明确表示支持日本三天后,占据汉城的日军迅速行动,他们闯入朝鲜王宫,向朝鲜政府提交最后通牒。我们只需要看其中的三条内容:

1.朝鲜国王必须下旨驱逐在牙山的清军。

2.朝鲜废除和清国之间的一切条约(改变属国地位)。

3.限朝鲜三天内(截止到7月23日零时)给予答复。

这份通牒名义上是发给朝鲜政府的,实际上是为与清国开战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因为作为属国的朝鲜政府不可能同意这样的通牒,一旦三天过后,日军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占领王宫,逼迫国王下令“请日军帮忙”驱逐清军,到那时,日军将有一个进攻清军的理由!

接到消息,李鸿章终于彻底绝望了,他终于明白一场和日本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开始手忙脚乱地部署向朝鲜增兵。

由于日军已经控制了仁川和汉城,李鸿章决定:派一万大军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占据汉城以北260公里的朝鲜第二大城市平壤,以平壤为集结之地。

但此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牙山还有之前派出去的原本用于平叛东学党的2500名清兵,他们此时已经成为深入到日军集结地——汉城周边的一支小部队,孤军深入,极为危险。李鸿章决定派军舰到牙山海面接上他们,运到平壤与大军汇合。但牙山部队的统帅叶志超提出了另外一条意见。

叶志超认为,牙山紧邻仁川,而仁川有七八条日本军舰,走海路不安全。所以他建议部队仍然驻扎在牙山不动,万一日本真的开战,还可以和平壤大军夹击日军!

接到电报后,李鸿章觉得有道理。但安全问题又实在太让他放不下心了。于是他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再从海路向牙山增派2500人的增援部队!

对于这个奇怪的办法,我们一时是很难理解的。既然运兵出去的海路不安全,那么运兵进来的海路也同样不安全。这个问题李鸿章不会想不到,不过仔细推敲一下,我们就能明白李鸿章的深意。

一直到现在为止,李鸿章仍然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日本真的会和清国开战,所以他把主力派到平壤,希望能够“震慑”日军,避免开战。而叶志超的想法跟李鸿章也是一样的,他认为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地在牙山待着,不挪窝,不给日本人任何“挑衅的机会”,战事就有可能避免。

李鸿章很快找到了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可以既不“刺激”日本人,又能让海路运兵的安全有些保障。

这个办法就是租几条英国籍的船去运兵,而不需要派出北洋舰队去护航,只需要派一两艘军舰在牙山岸边的登陆点进行现场警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