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场扑朔迷离的大戏(第4/5页)

武则天如果没有遇上高宗,也成就不了后来的武则天。现在武则天还没有站上皇权的最前沿,就已经能够操弄君权,轻易地用赏柄在外朝布下腹心,形成势力;也轻易地用刑柄铲除那一小撮内宫与外朝的竞争者和反对者,每一步都得到了高宗皇帝的全力配合。

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铲除了长孙无忌等人以后,武后适度调整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她要放缓节奏,不能一味地穷追猛打,扩大打击面,毕竟她长期在宫中生活,与外朝恩怨关系不深,这时的政敌其实不多,她需要尽快修复自己“母仪天下”的外在形象。

唐高宗在当了七年皇帝之后,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无所羁绊地像只神鸟一样翱翔在蓝天。终于可以挣脱长孙无忌手中的那根线,自由的感觉真好,当皇帝的感觉真好。

高宗皇帝的自由,完全取决于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一个优质的领导者,凡事必亲力亲为,不该她做的事情她也跃跃欲试力图玩出新花样。她享受着万人之上的尊荣和威仪,不断地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存在。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十月,长孙无忌倒台之后,高宗皇帝才感觉到皇权带给自己的真正乐趣。他想要好好享受生活,工作是干不完的,奏折也是批阅不完的,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活得有多么憋屈,他才是这个帝国最大的打工仔。用心用力在夺权路上走了这么远,也该歇息歇息了。

皇帝、皇后也要享受享受二人世界,毕竟是人不是神,身心都贪恋世俗那一缕烟火。

他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东都,并顺道经过武后的故乡并州。借此给武后装装门面,显示一下皇家的威仪,极品的荣华。武后当然不忘跑到父亲武士的坟上去祭拜一番。

他让父亲被追赠为司徒、周国公,又让母亲杨氏改封为代国夫人。按照大唐制度,命妇有内、外两类,内命妇指皇帝妃嫔及太子嫔妾,至于公主、王妃以及其他诰命夫人皆是外命妇。诰命夫人或从夫或从子而贵,也就是说诰命必须与丈夫、儿子相配。

如今武后之父追封周国公,而其母却另封为代国夫人。这无异是在向世人表明,其母不是因其父而贵,而是因她本人而贵。武后当年进宫前的那句话——“见天子安知非福”在这里得到了应验。世间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父亲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武则天只有8岁,父女缘分一场,尽管时间如此短暂,可那种渗透血液的遗传基因却是没办法改写的。父亲的工于算计,对人生有条不紊的规划,及袁天罡那句神秘的预言,父亲对她的期许,这些都对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今,她正一步步将当初的预言变为现实的图景。今天的她已经是大唐帝国的皇后,她多想父亲还活着,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亲眼看一看她这个衣锦还乡的女儿。

高宗的并州之行给足了武后面子,作为一个女人,武后算是实实在在地赚到了。并州这个地方是革命老区李唐基业的发祥之地,当年李渊在这里起兵打下帝国基业,可谓“龙兴之地”。

高宗李治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典礼,祭祀当年阵亡的大唐开国将士,赏赐功臣子弟。流水席连开三天,并州当地的官员、乡亲父老从四面八方都赶来了,吃饱喝足还派发红包,人人有份。就连并州都督府监狱内关押的犯人也获得赦免,提前释放回家过年。

大唐开国已走过风风雨雨41年,作为“革命老区”的并州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排场。随后,高宗和武后又祭高祖李渊的旧宅,以武士彟、殷开山、刘政会三位已故功臣配享,武家的荣耀,可以说是已达到顶点,再往上冲,就是爆点。

陪着丈夫把例行的公事办完,武后又亲自宴请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小时候的玩伴,并在下榻的地方接见了朝廷命妇和妇女代表。高宗又给并州的地方主官——长史和司马各加了勋级,授并州80岁以上妇女颁授郡君正四品。郡君,是古代妇女的封号,四品以上官员的妻、母才有资格获得。

文水村的女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会享受到这种史无前例的荣光,人人都在发自肺腑地由衷赞美皇后的贤德。从来没有一个皇后对自己故乡的人如此优渥,要知道,废后王氏的故乡也在并州,可她从来没有到过此地,更不要说给予乡人特殊的恩宠。两下一比较,武后的声望更高了。

如此夫唱妇随在并州大张旗鼓地折腾了两个多月,庞大的省亲队伍才打道返回东都洛阳。由此天下人都知道了文水武氏,武后的声望,在官民之中不断飙升。

夫妻二人在民间社会这么上上下下地大造舆论,却让只有8岁的太子李弘备受煎熬。可怜的孩子本来以为父母不在身边,可以好好放松放松。结果父母临走却留了一个大难题让他做——监国。8岁的孩子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别说监国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帝王的孩子只有早当国了。大概统计了一下,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243个皇帝,其中10岁以下的小皇帝有29个,占十分之一以上。

在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的小皇帝最多。东汉共有13个皇帝,15岁以下的竟有8个!其中最小的是殇帝刘隆这个小婴儿,他生下来刚一百多天就参加工作了,在嗷嗷待哺中被绑票当上了皇帝。一手抓奶嘴,一手抓工作,两手抓,两手都不硬。两岁时就累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李弘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亲生骨肉,这孩子可以说是他老爸李治的翻版,无论是性格上的敏感纤弱,还是那单薄的小身子骨,都非常接近。李弘的身体比高宗还差。高宗后来得风疾(心脑血管疾病)是在成年之后,而李弘从小就体弱多病。根据史料记载李弘得的是瘵病,就是肺结核,这在古代是很难治的消耗性疾病。

李治对这个无论是性格还是外形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的儿子多了几分喜爱,很小就把他立为太子。夫妻二人还是很看重这个儿子的,从李弘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

李弘的出生成了武则天轮盘赌上的第一个重量级筹码,他严重刺激了武则天内心深处澎湃的野心,她要用这个筹码去赢取更大的利益。李弘虽然聪明但始终是个8岁的孩子,8岁的孩子应该玩过家家,而不应该监国。压力太大了,李弘很多时候都被折腾得近乎崩溃。对于一个8岁孩子,压力大了自然就会不自主地通过哭闹来宣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