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失去控制的权力天平(第3/3页)

这就是日后权倾朝野、号称“内相”的翰林学士的前身——北门学士。之所以是北门,不是南门或者其他门。是因为当时大唐的公务员平时上班是从南门进入,而这些学术超男在武后特许下可以从北门,也就是玄武门进入。由此看来,这北门是武后为他们开的后门。

这种做法难免不让人想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弘文馆招揽十八学士。

武天后见心腹宰臣一个个像老树般衰老凋零,难逃自然法则。她便援用前朝故例,招揽了一帮资历较浅的文人写手来帮她编写书籍。这些人算是她找来的枪手,让他们写,署上自己的名字。过去召集博学鸿儒写书基本上都是从州县,经过海选、初赛,最后杀入决赛,完全是一帮学术超男。

但这批学士却是武天后亲自担当评委,选拔后召入禁中,为她继续编写武则天系列丛书服务。武则天编写的学习读本随着人生轨迹的不断变化,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担任皇后期间,武则天编写的大多是《古今内范》《孝子传》等,家庭伦理、相夫教子之类的教育读本。大谈素质教育,这是她作为出版人的实习阶段。

天后时期,武则天编写的是《百僚新诫》《臣轨》等训诫臣子的书籍,从这也可以看出一个知识女性是怎样成长为政治强人的心路历程。

这些经常从北门而入的学士大约为武后编纂了一千多卷书籍,署名都是“大圣天后亲撰”。在这些书中间,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臣轨》一书,是教导臣子该如何忠诚于君主。这本书常常跟李世民写给李治看的《帝范》一书合出,称为《帝范臣轨》。

武天后编书纯属玩票性质,其实是借学术之名,行干政之实。可当时这些学士官没几品,名也不响,朝堂之上哪有他们说话的地方,有屁都得憋着。

武天后打着编书的旗号,密令他们参决朝廷奏议和百官表书。

这些本来都应该是宰相干的活,是苦活累活。谁知道现在来了一帮青年志愿者,抢活干。很多时候抢活就是抢权。

通过这些著作,武天后对这些文学官吏非常信任,也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决议。另一方面,早朝时,不仅宰相等高官要依照十二条方针,所有官员都要上书表示意见。

武天后企图用这个方法分散那些保守、反武派的权力。朝臣们在早朝后,或参加其他会议到内宫时,按照规定需要从南门进入。而这些文学士则从北门而入,也就是宣武门,经过后宫各殿而进入。这比从南门进入要近,也方便多了,是武后特准的。

距离近,在人们心理上也会有缩短和武后之间精神距离的效果。这个年轻的知识集团,完全成了武天后的私人内阁、肉体喇叭兼肉体炸弹,随时为老板吹喇叭,扛旗帜,必要的时候也抡大刀,当炮灰。

在武天后的全力打造之下,这帮学术超男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朝廷新贵。其中知名人物有刘祎之兄弟、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等人。

这些人因为掌握的武则天私密太多,在武周革命前后,被武则天借着酷吏之手一一诛杀,也算是为政治而生,为政治而亡了。这时候武则天46岁,健康状态极佳,天生的美貌并没有在岁月面前有所衰退。经过多年的政治磨炼,她的信心与风度让大臣们心生敬畏。一个政治女强人,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而她也将不负这个属于她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