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部队训练(第4/4页)

(4)训练不足,战力降低:抗战时期由于部队训练人数大增,但是新兵素质低落,加以训练时间有限,因此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一般部队的素质和战力均较战前为差。如刘汝明战前在察哈尔练兵,所属官兵均来自冀、察、鲁、豫各省,新兵入伍需先送教导队,受半年严格训练(包括铁杠、木马、劈刀、打拳、刺枪、长跑、过障碍、制式教练、战斗教练等),其间每天户外教练至少六小时,室内上课也有四小时。有了相当基础,方才分发至部队继续训练。出身较好和学、术科成绩优秀者,再选拔送入军士队受训,训毕至各部队任班长。教导队中主持教育,担任教官、队职官者,均为正式军校出身,从各单位挑选出来的优秀干部。至抗战时期,部队伤亡过大,以后虽有补充,但是训练不足,纵能艰苦作战,战斗力究不如前。[122]此外,由于战时炽盛的逃亡风气和流水似的补充,使得精实的训练无法实施,战力遂因而降低。

(二)干部教育

抗战时期的部队干部教育,可分为巡回教育和干训团(班)教育两类。

1. 巡回教育

自抗战爆发后,对于步兵的干部教育,除了由步兵学校加设短期教育班次,广设召集教育外,曾先后设立以下各类为期半年的巡回教育班:

(1)步兵巡回教育班:1938年秋成立,教育对象为各战区或待机部队连、排长,教育地点包括长江南北。

(2)西北巡回教育班:1939年春成立,教育对象为步、骑兵部队,教育地带为甘、宁、青一带。

(3)驻滇巡回教育班:1940年秋成立,教育对象为新编制装备的部队,教育地点为滇省。

此外,特种兵也有巡回教育的设施,于督训制度实施后,即行结束。

2. 干训团(班)教育

为提高部队干部素质,1940年春各战区奉令成立干部训练团,每军或师成立干部训练班,将步兵学校召集教育三个月以内的教育班次,及战区部队本身所要设立的教育单位,分别由干训团、班主办,就近召训所属各部队各级军官、军士。各团、班既先后成立,其以步校毕业学员为师资者,不啻广设步校分校,几与步校召集教育无异。

此外,又为借助盟军的教育经验,在滇、桂分设干训团,采用美方新式武器、器材,施行美式战时教育,又曾选拔将级军官,先后约五百员,校、尉级军官千余人,至印度蓝伽美国各种驻印军事学校,研习美军的教育方法。[123]

如前所述,部队干部教育的性质和召集教育类似,故在此不再加以评估。

本章小结 综前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抗战时期,陆军的教育和训练,计有以下成就:(一)养成大量官兵,供应战场的需要。(二)完成各军、分校教育的标准化;至于教育和训练的中央化,也有若干程度的进展。(三)部分军事学校及训练机构,能在高度艰苦的物质环境下,从事精实的教育与训练,提升战力,创造光荣战绩,实属难能可贵。虽然如此,抗战爆发后,国军基于血的教训,对编制逐渐改善,装备更加充实,战略、战术的运用,也无大错,但是八年抗战中大、小会战的胜利,多属于敌人,间或有属于国军者,而所获战果也总逊于预期,推究其原因,训练不足实为主因。

第二,一个国家军事教育的发达,有其各种的先决条件,例如国民教育的普及、兵役制度的健全、军事学术的发展、后勤补给制度的完善等。但是抗战时期的国军,不但本身尚未“现代化”,就是以上各项条件,竟然也无一存在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各部队的编制、装备均不一致;教育计划多系临时性、枝节性的制订,缺乏全盘的计划;教育训练由于和考核无关联,以致不受重视,学校和部队的人事和经验也无法交流;军事学术不发达,缺乏独立的战术原则,以致向外国学习,仅得皮毛,而无战术思想;后勤补给制度不良,官兵平日忙于杂务,每星期难得有三天的训练时间;士兵文盲普遍,体格孱弱,逃兵风气普遍,无法实施有系统的教育。简单地说,军队此一机构,以及外在的社会,直至抗战时期,均尚未“现代化”,加以战时人力、物力、经费的短绌,因此教育和训练品质的低下,是极其自然的事。即使是当时已“现代化”的日军,战时由于兵力消耗过速,训练也无法按照进度执行。据估计,1945年时,日军中经过充分训练者,尚不到七分之一。[124]

第三,抗战时国军教育训练品质的低下,固然主要是由于物质环境的恶劣,和内、外条件的欠缺,但是主其事者是否即全无责任?他们当时有无其他选择可作?答案应是肯定的。如想脱离恶劣物质环境的困境,当时军界即已有人建议,可将部队裁减一两个师,以其武器、装备、经费,分配各军事学校,使之能达成教育任务,对于作战及建军,必有极大助益。而全国少两三个师,对战局则毫无影响。[125]或是从两三个师中,挑出一个师的精悍士兵,以两三个师的经费,提供一师,并提高官兵的待遇。待遇提高后,可以吸收优秀的人才,减少官兵的流失,于是得以实施长期的训练,以增进其技能。此外由于待遇良好,营养良好,体力也可增强。如此练一师是一师,练一军是一军,战斗力必定坚强。[126]又如当时的共军,在训练上所面临的困难和国军类似,但是共军采取了简化训练内容的策略,特别强调跑步(目的在增强部队的体力和机动性)和实弹射击两个科目,使得战力所受物质环境恶劣的影响得以减小。[127]当时国军的主其事者对此虽然也曾有所努力,但是成效似乎有限。

最后,再试将战时陆军的教育训练,和民间的高等教育作一比较。两者在战时同是基于政策的需要,而作大幅度的扩充,但是由于扩张过度及物质条件的限制,致使教育品质低下。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战争后期,国军鉴于兵员需求降低,乃缩减教育训练机构,不但减少资源浪费,教育品质或许也有所提升。至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却未观察社会上人力资源供需状况,而加以调整,以致毕业生失业情况严重,造成社会问题。

(本章原名《抗战时期陆军的教育与训练》,收入本书时,名称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