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参谋在军中的地位

1926年,英国著名的兵学家富勒(J.F C.Fuller)曾在《兵学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the Science of War )一书中指出,直至最近以前,战争的胜负通常决定于交战双方中的一方统帅伤亡或是被俘之时,因为通常都是统帅自己一个人制定作战计划,指挥部队。[83]

当战争变得日趋复杂,开始需要有专业化参谋的协助。拿破仑作战时,他通常是自己制订作战计划,然后让侍从的顾问骑马到山上观测战场地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将领们则通常是在火线后方的司令部中研读地图,然后利用电话和汽车下达命令。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战区指挥官手下的参谋人数更多,分工也更细。战场的范围,由地面扩大为陆、海、空三面;高级指挥官通常在远离战地的司令部中做成决策。

以上所述,虽然是近代西方指挥官角色的演变,但是同时也是参谋兴起的过程。近代中国,由于技术条件的落后和一些其他的因素,使得此一过程的发展,较西方为缓慢。直至抗战以前,军中选拔部队长,多偏重天才,或重作战经验。[84]作战时,由于事务简单,指挥官一人之力已足付,对于幕僚,视如军事秘书,仅盼其能起草命令、报告,绘制图表,有为军官多不屑为,甚至非军人也滥竽其间。[85]因此,参谋人员在军中的地位低落,如一位高级将领即曾有以下生动的描述:

他们[指带兵的军官]最恨的是司令部里头的参谋人员,他们说:“咱们拼死命去打仗,打出这个江山来,你们这些鸟参谋有啥用处?要你来管闲事,讨厌得很!”所以参谋们奉令到前线侦察的时候,是很苦、很苦的,路上走着,没人理会,虽然低声下气地问,也要被他们轻视。参谋带子、大学徽章,他们是看不起的啊![86]

抗战爆发后,各级指挥官多依内战经验指导作战,缺乏绵密的计划,或根本没有计划,遑论巧妙运用。事实上,应由指挥官决定方针,参谋根据最有效的部署制定计划,然后再照计划,下达命令,因时制宜,方能常立于主动地位,达成任务,绝不能以全部计划交于部下,失去活用余地。[87]国军在屡受重创后,才感受到兵学素养的重要。陆大毕业军官,由于均受过参谋训练,以及师、军和大兵团战术的陶冶,因此开始受到重视,成为各方延揽的对象。[88]但是多数的部队长自视颇高,所希望的参谋人才,并非需有高深的战术修养和参谋作为,而是“绍兴师爷”型的参谋,既要听话,又要能干。不要过问经理,也不要参与人事业务。[89]只要拟订计划,草拟演习想定,报告作战消耗,记述要报、详报为已足。如能报败为胜,化无为有,更能获得重视。[90]

至于各级参谋长,负有辅佐长官,拟定及督促计划与命令实施的重要任务,和主官的关系密切。但是主官限于积习,在指挥运用及作战要求上,初期尚难完全水乳,以致纠纷频传,有的是主官不尊重参谋长的地位和意见,认为其不称职时,不呈请军令部核办,即自行将其撤换;也有的是参谋长所见和主官不同,即遽行求去,潜回后方。由于纠纷不断,甚至促使委员长蒋介石亲自电令各机关、部队主官及参谋长,予以纠正:

近查有少数主官与幕僚长意志不一,互相猜忌,而幕僚长亦有不尽职责,潜回后方者。似此情形,于抗战前途影响甚巨,亟应纠正如下:

一、主官对于参谋长应尊重其地位与意志,倘认为不称职或有其他情事,应密呈军令部核办,不得私行撤换。

二、参谋长应知本身业务之重要,尽心竭力向主官建议,如主官所见不同,可将所持理由婉切陈明,不得因所见不同,遽行求去。

三、各级参谋长对于各该部所属主官与参谋长间之人事关系,应负协调查考之责,并需随时呈报军令部,以为改进人事之根据。

四、参谋长请假或至后方公干,应呈请主官、长官批准,并报军令部备查,如有擅离职守或潜回后方者,一经查出,定予严处,决不姑宽。[91]

主官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陆大出身之参谋长的长处。例如郭汝瑰战前初到十四师任参谋长时,并不为师长霍揆彰所倚重,及至淞沪作战,郭亲去第一线为霍视察情况,建议决心处置,并在图上研究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如何处置,等到友邻下级电话一来,霍便可立即处理。淞沪大溃退时,十四师未得命令,不敢退却,经郭汝瑰和六十六军叶肇的参谋长,陆大同期同学郭永镳通话,抄下命令,了解十四师的撤退时机、路线、到达位置等,最后才撤退。虽在安亭车站被日军截断退路,全师仍绕道而还。自此以后,霍揆彰对陆大学员的印象大为改变,经常劝各军、师长用陆大学员作参谋长,不然联络不广,情况不明,打仗无把握。[92]

参谋长和主官,通常也需要经过共事一段时间后,方能相互适应,建立共识。一位经验丰富的参谋长,曾将工作心得作成一首打油诗来指点后进:“文武讲写打跑坐,七样工夫不得错,还有一件要记得,主官担功我担过。”“文”和“武”指的自然是要文武全才的意思。“讲”指的是上课时能讲兵学。“写”指的是下笔千言,立即成章。“打”指的是作战,要能出入于枪林弹雨中,而无惧色。“跑”指的是勤于训练和视察部队,不辞辛劳。“坐”指的是能静坐思考教育、战备、后勤、卫生、统御、经理等一切军务。在作战问题上,可以据理力争,以战胜为主,不能循情和任何干部妥协。但对人事和经理两项,只需了解情况,不要干涉,由主官自行解决。[93]这首打油诗,充分反映了参谋长在部队中所扮演的角色。

综上所述,不论是参谋或是参谋长,在国军中的地位,均无法和在先进国家军队中的地位相比。[9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和国军接触机会增多,对于国军的指挥和参谋程序即甚为惊异,他们指出:“中国军队的参谋和指挥程序十分独特。参谋所发命令无人重视,命令必须是由指挥官本人发出。如为书面命令,需盖有关防。”[95]他们对于和国军军政部门交涉时,凡事均需签报部会首长核示的作业程序,也常有怨言。为此,蒋介石曾于1945年1月指示参谋总长程潜及军事委员会各部部长,应即于所属部会实施分层负责制。[96]但是成效似乎十分有限。

本章小结 近代世界各国的参谋制度,以德国和美国最为人所称道,这两个国家的经验,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在此,笔者试将中国的参谋制度和美、德两国作一比较,借以明了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