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央与地方的人事

国民政府和地方军系之间的关系,在抗战爆发前后有所不同。在战前的十年,地方军系的势力逐渐衰微,抗战爆发后,蒋委员长统筹大局,对于过去曾反抗中央的各军系领袖,均赋予重任,如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程潜等,皆派充战区司令长官,毫无歧视;对于愿意出兵抗战的地方部队,更予以种种实质的支持。如抗战爆发后,云南龙云答应先出一军部队,中央给予第六十军的番号,[1]以卢汉为军长。中央为了协助此一部队,乃调集六十军团长以上军官至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训练,派卢汉为军官训练团大队长,对六十军的经费,逾格批准,并同意将六十军编为特种军编制,发给军部特别费10万元(后来在台儿庄,又补送3万元);所有三师的人事、经费,统由军部统筹办理。此外,又给六十军补充了500支德造二十响手枪,配弹每支300发;三号左轮枪300支,配弹每支200发。[2]徐州撤守后,蒋介石电召龙云至武汉,盼再派一个军出师抗日,龙同意了,蒋甚为高兴,并于龙返滇前表示,已令戴笠撤回在滇工作人员,[3]以示信任。

在中央此种开诚布公的政策下,各派系部队也都能够泯除畛域,与中央军并肩作战,战斗力容有差异,但是每多能服从指挥。不过,地方军系(尤其是西南及西北地区),虽然也有派军队赴前线作战的壮举,但派遣的毕竟只是部分的军队,仍然留下大部分的军队以求自保。战争爆发后,中央能指挥、调动的部队,仍不足总数之半。[4]中央和地方军系,或军系与军系之间,仍不能说毫无芥蒂。[5]上海一役,中央军的精锐消耗殆尽,国民政府也丧失了经营多年的地盘,自此以后,国民政府的权威减弱,转需仰仗地方军系的鼻息。至1939年冬季时,地方军队的数量,已超过中央军甚多,造成地方军系领袖目无中央的骄纵心态,无怪国民政府发动“冬季攻势”时,只有少数部队认真执行,多数的战区或按兵不动,或仅略作姿态即止,使得整个攻势不得不草草收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