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惊变(第2/6页)

佟养甲决定撕票,陈邦彦也在积极谋划对广州的第三次进攻。第一次进攻是陈邦彦、余龙孤军出手,结果余龙稳不住,功败垂成。第二次联络张家玉部,结果李成栋大军回援,抢先对张家玉动手,合击计划胎死腹中。

此时,张家玉已经联络不上,就算联络上了,他恐怕也是自顾不暇,这一次拉谁“入伙”呢?陈邦彦将目光投向了在南海起兵的陈子壮。

陈子壮(1596~1647),字集生,广东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时期任礼部右侍郎,弘光时期任礼部尚书。南京失陷后,陈子壮乔装逃往广东。隆武建政,朱聿键委任陈子壮为东阁大学士,但陈子壮辞而不就(据说是因为曾与朱聿键结怨)。

永历建政,陈子壮被任命为中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广州失陷后,陈子壮在南海九江村举起抗清义旗。接到陈邦彦的“邀请”,陈子壮喜出望外,当即决定联合行动。

陈邦彦吸取前两次失败的教训,为了一举拿下广州,在各方面都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首先,陈邦彦通过秘密渠道,策反了投降清军的杨可观、杨景烨、黄天锡三位将领,安排他们在广州城内做内应。

其次,陈邦彦还向广州派出一大批“卧底”,这“一大批”有多大呢?说出来吓人一跳,整整三千人!——三千“花山盗”诈降清军,混进了广州城内。

最后,陈邦彦与陈子壮约定了各自的进攻路线。陈子壮的义师从九江村出发,攻击广州的西南方向,陈子壮则率舟师攻击西北方向,总攻时间定在七月初七。

城外的大军整装待发,城内的内应和“卧底”准备就绪,张家玉牵制着李成栋的主力。——天时地利人和,这次广州战役想不胜利都难,这个“七夕节”在广州过定了!

别忙着高兴,南明这个时代,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多了去了!

陈邦彦精心谋划的第三次广州战役又以失败而告终,不是内应和“卧底”不可靠,也不是陈子壮临阵退缩,而是陈子壮要么太积极,要么日子没算准,竟然早到了两天!

大家约好的七月初七行动,结果陈子壮的部队七月初五就到了。——别人还在死等,就您老人家起个大早,这不是添乱吗?

陈子壮眼看时间还早,也没有急着攻城,就驻扎在五羊驿等日子。两天时间,说长不算长,但对于清军获取情报而言,足够了。就在这最关键的两天时间里,清军从陈子壮的军队中获取了整个作战计划的绝密情报。至于具体过程,有一种说法是陈子壮家僮被清军俘获而招供,还有一种说法是陈子壮内部出了一个叛徒和尚,向清军告密。

总之,约定的进攻时间还没到,清军已经掌握了全盘计划。

得知情报,佟养甲惊出一身冷汗:这情报要是晚来两天,自己的小命恐怕早玩完了!心有余悸的佟养甲一面在广州城内大开杀戒,秘密将陈邦彦的三名内应和三千“卧底”全部处死,一面密令李成栋火速回援广州。

七月初七,陈邦彦的舟师按计划出击,在禺珠洲与李成栋回援的水师相遇。

这场遭遇战彻底打乱了陈邦彦、陈子壮的既定作战部署。由于事发突然又势均力敌,双方的遭遇战很快转入白热化,由于陈邦彦是顺流而下,又借助风向发起火攻,李成栋支撑不住,调头就跑,陈邦彦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按原定作战计划,陈子壮的部队在白鹅潭设有埋伏。黄昏时分,伏兵看到前方黑压压一片舟师杀来(其实是逃来),也没看仔细后面还有友军,就被吓得阵脚大乱。陈子壮的伏兵一乱,解除了清军的后顾之忧,李成栋转身就给陈邦彦来了一个反击,大获全胜。

第三次进攻广州失利,陈子壮逃往高明,陈邦彦率残部转战三水、高明、新会、香山(今广东中山)等地,与清军周旋。九月初,陈邦彦在前明清远指挥白常灿的接应下逃到清远。九月十九日,李成栋率大军进攻清远,南明守军寡不敌众,白常灿战死,陈邦彦被俘,九月二十八日在广州就义。

十月初,李成栋率大军至增城,与增城守军夹击在此地驻扎的张家玉,义师寡不敌众,张家玉投水自尽。二十五日,李成栋又率军清剿广州西面的高明,二十九日破城,陈子壮被俘,后在广州遇害。至此,“岭南三忠”在广东点燃的燎原之火,基本上被清军扑灭殆尽。

“三王”下湖南

广东义师的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却在永历政权最危急的时刻,将李成栋的部队牵制在广州附近,极大地缓解了广西面临的军事压力。

按常理推论,“岭南三忠”困住了李成栋,永历政权就应该派军队到广东境内活动,响应义师,收复一城是一城。瞿式耜确实伺机而动,命焦琏收复了阳朔、平乐,陈邦傅又收复了梧州,但始终没有向广东派去一兵一卒,支援义师。

这就奇怪了,就算朱由榔没有这个兴趣,瞿式耜总不会想不到吧?莫非他们真的把广西当做“世外桃源”了?

朱由榔只顾跑路是性格使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瞿式耜也跟着在桂林“隔岸观火”,看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还真的是迫不得已。

永历政权龟缩在广西、湖南交界地区,东面是广东,北面是湖南,两头都得睁大眼睛盯仔细!——“岭南三忠”在广东闹腾得挺欢,“清军三王”也正在将湖南搅得鸡犬不宁。

佟养甲在广州成为“铁板烧”的时候,何腾蛟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湖南的事情,还要从隆武二年(1646年)说起。

这一年的正月,堵胤锡、何腾蛟合围武昌的作战计划失利,清军顺势占领湖南岳州,何腾蛟的守军则部署在新墙。六月,清军总兵祖可法、张应祥率军向新墙发起进攻,章旷守军溃败,新墙失守。不过,清军这一次作战只是为了巩固岳州的防守,本来湖广就没多少军队,并没有南下进取的意图。

清军撤回武昌,发现对方实力不济的何腾蛟决定“还礼”,谋划发起第二次武昌战役。九月,章旷率王金才、王允成部从湘阴北上,水陆并进,准备攻占岳州后进逼武昌。同时,何腾蛟命退守常德的堵胤锡率马进忠部进抵长江,并顺流东下在侧翼接应,合击武昌。

清军驻守在岳州的,是第一次武昌战役时投降清军的马蛟麟。章旷的军队气势汹汹北上,马蛟麟赶紧向武昌求援,湖广总督罗绣锦(去年十一月接替佟养和到任)派参将韩友、高士清、惠之观南下增援。派来的领导不少,就是带着的军队不多,充其量能提供一点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