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张柬之神龙掀政变 卢行瑫武德贬新州(第2/2页)

崔玄炜心理素质好,他拜了拜武则天,“陛下大德,臣能为陛下做的,也就这些了。”

李湛留守,其他人直朝外而去。

他们找到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全部处斩,连同张易之、张昌宗,五人的脑袋被悬挂在天津桥南。当日下午,相王府袁恕己率领南牙兵抓捕韦承庆、房融、崔神庆等二张余党。

街道上看热闹的人无不拍手称快,尤其是那个张昌仪,让百姓吃尽了苦头。张昌仪不是不知道自己快死了,但他每日还是欺压百姓,纵情玩乐。那日,他造好的府邸落成,竟然比王公的府邸规模还大。有曾被他欺负的人趁夜里用笔在他家门上写了这么一行字:“一日丝能作几日络?”

早上,张昌仪上班,见这几个字,令人擦去。

第二天,这几个字又被人写了上去。

连续七天,张昌仪急了。令人笔墨伺候,在这句话下头注解道:“一日亦足。”

这是一个十分嚣张的四字句,让我们来看一下。

一日丝能作几日络?

字面意思是:一斤毛线能打几斤毛衣?

多读几遍就成了:一日死能作几日乐?

翻译成现代文便是:“你就快死了,还能乐呵几天?”

作为一名找死也不后悔的人才,张昌仪的答复是:“能享受一天是一天。”

在坊间,二张的势力深为人们痛恨。

武则天,到此为止吧,你已经是一个传奇!

几天后,她把皇位传给了李显。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五日,李显复位,大赦天下(张易之党羽除外)。

昔日周兴、来俊臣等冤狱,全部昭雪,子女发配籍没者,悉数得免。相王加号安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李姓皇族昔日被配没者,子孙全部恢复属籍,考核以后决定官爵。在李湛的看护下,武则天从寝殿转移到了上阳宫,几日后,李显带领百官跑到这里,给她老人家上尊号了。

这个尊号,就是名传千古的“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二月,武则天病逝于洛阳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武则天是一个传奇,她生在中国古代男女最为平等的唐初,死在男女更为平等的盛唐。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梦想,贵在坚持,他需要在痛苦和满足中不断前行,才能最终把梦想变为现实。

武则天在位十六年,执政四十七年,在这期间,她弘扬科举,创立武举,创立试官制度,重用女官,重用贤臣,为下一个盛世擢拔了无数人才,又不拘一格,让人毛遂自荐。她杀人无数,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然而,客观评价是:武则天,重用贤臣,利用小人,修筑文史,精明强干,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她有一面无字碑,功过任人评说。

【岭南的孩子】

一千四百年前,准确来说,是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九月,李渊还在为天下林立的武林豪杰的征伐事业操心,李世民还在为与王世充、窦建德的战斗做准备,一纸贬谪的讯息却让一个名叫卢行瑫的范阳人苦恼万分。

去吧,去新州当司马。

卢行瑫在新州娶了个媳妇,还生了个小男孩,这已经是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的事情了。妻子是岭南人,讲话有中原人常说的獠子口音。卢行瑫很忙,妻子带着孩子。这个孩子给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总的来说吧,对这个眼神闪烁着异样光彩的娃娃,他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光耀他卢家门楣的重任,就得交给这样的孩子。

只可惜,卢行瑫永远、也无法看到这一天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最终会成佛,会成为一代宗师,会成为名震世界的圣人!

孩子出生三年后,卢行瑫病故。

可怜的卢家媳妇,一个人带着三岁的孩子,没有地方可去,大哭了几场后,收拾行李,带着孩子迁居到了广东新兴。穷困潦倒之下,孩子只能以砍柴为生。街市上很热闹,他喜欢蹲在路边卖柴,顺便看着人来人往,芸芸众生,那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二十四岁的时候,他碰见了一个读《金刚经》的客官,客官见他一脸认真,便介绍说,他是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门人有一千多!

他很想去,客官竟然拿钱给他,让他去东禅寺听讲。

湖北黄梅东山,东禅寺,五祖见到了这个青年人。五祖很难一眼看穿,这个年轻人早就确定了自己的梦想——成佛。对所有人来讲,一个岭南獠口音,长相不佳的人,怎么能够成僧,又如何成佛。

简直是笑话,天大的笑话!

五祖见他,劈头便问:“居士从何而来,欲求何物?”

少年说:“弟子岭南人,唯求作佛(成佛)。”

五祖会意,忽然诘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作佛?”

少年镇定回答:“人虽有南北,但佛性不分南北,獦獠身、和尚身既是无不同,佛性如何有差别?”

五祖赞赏地点了点头,见周围人指指点点地说这獠子。五祖冲着他怒斥了一番,罚他劈柴。

他叫惠能,在黄梅劈柴的,而且他还真就适合劈柴,一劈就劈了八个月。

这期间,五祖大限将至,圆寂之前,要找到一个可以传承衣钵的人。

徒众知道,这个人,一定是眼下最博学的那个人,神秀。众人怅惘,既然神秀已经是人选,我们也不必写什么文章竞争,免得丢人,等神秀师兄写成偈语便可。神秀师兄很紧张,他一连想了四天,有十三次想提交自己的偈语,可每次都走到五祖门前就缩回去。

最终,他决定,半夜把偈语写墙上,等五祖路过的时候品评。

说写得好,那便站出来;说写得差,那就是入迷太深,宿业障重,不得衣钵。神秀坐卧不安,一直拖到五更天。天亮了,五祖路过南廊,忽然看见了四句诗,指了指,夸赞有加。偈语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罢,道:“这偈语写得真是好,经书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墙上就留下这几句话吧,让大家天天受持,按偈语上说的去做。这个偈语能让大家免堕恶道,依照它来修持,大有利处啊!”

五祖知道这是神秀写的,招他进去,告诉他,虽是好,但也未见本性,不得妙谛。五祖问他:“何谓无上菩提?”

“……”

去吧,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