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复望蜀(第2/9页)

太平盛世,尚且有人意淫割据之梦,到了乱世,那还不得真练!纵观历史,每逢乱世,巴蜀之地几乎都会涌现出或大或小、或长寿或短命的割据政权,而开其先河者,便是公孙述了。

公孙述赶走李宝、张忠二人后,功曹李熊趁机进言,怂恿道:“当年商汤、周武,不过百里之地。将军割据千里,地盘是二人的十倍。如今四海动荡,可谓天赐良机,足成霸王之业。宜改名号,以镇百姓。”

公孙述大喜道:“我也正有此意。”于是自立为蜀王,建都于成都。

随着中原局势的越发混乱,战火的进一步蔓延,无数难民开始逃来巴蜀避难。而巴蜀在公孙述的经营之下,越发丰饶富庶,兵力精强。西南少数民族的君长,也都慕名遣使,向公孙述上贡称臣。

放眼神州上下,到处都是一团糟,风景这边独好,李熊于是又劝公孙述,要不咱称帝吧。

公孙述闻言,吓一大跳。称王的胆子他有,然而称帝?要知道,自从公元前三一六年秦惠王灭掉古蜀国之后,巴蜀便臣属于中原,再也没有独立过。公孙述如果称帝的话,那将是巴蜀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心里难免有点怕怕。

李熊见公孙述心中发虚,再劝道:“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构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江关之口;地方数千里,战士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杨。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

柳永只用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八个字,便已撩起金主完颜亮并吞江南之意21。李熊一段长篇大论,同样勾起公孙述登基称帝之心,然而他还想再谦虚一下,叹道:“帝王皆有天命,我何德何能,也敢称帝?”

李熊答道:“天命无常,百姓与能。能者当之,王何疑焉!”

整个白天,公孙述满脑子想的都是称帝的事,到了晚上,公孙述便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人告诉他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八厶子系,十二为期。”

公孙述梦中惊醒,踹醒妻子,以梦告之,问:“此梦何解?”

妻子衣衫不整地爬起,向公孙述纳头便拜,口中大叫:“贺喜大王。”

公孙述道:“喜从何来?”

公孙述之妻乃是识文断字之人,当即答道:“八厶,公字也;子系,孫(孙)字也。这指的就是你呀。十二为期,是说你有十二年的皇帝命呢。”

公孙述先喜后忧,叹道:“皇帝虽贵,但只能当十二年,奈何?”

妻子笑骂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何况还有十二年呢?”

公孙述闻言大喜。建武元年(公元二十五年)四月,比刘秀称帝还早两个月,公孙述自立为天子,国号为成,色尚白,建元曰龙兴元年,以李熊为大司徒,以其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

No.3 谁家天意

建武二年(公元二十六年),越巂郡任贵举郡降公孙述。公孙述遣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江关;又趁刘嘉和延岑火并之际,遣将军侯丹袭取汉中。从此,益州全境(汉中郡、武都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尽为公孙述所有。

公孙述新帝登基,锐气奋发,会聚兵甲数十万人,大作营垒,操练车骑,讲习战射,积粮汉中,筑宫南郑。又造十层赤楼帛兰船,建制水师。

西汉之时,以京师长安为中心,设司隶校尉部,置京兆尹。公孙述虽然只占据益州一地,但却时刻不忘胸怀天下,弄得他好像已经统一中国似的,也改益州为司隶校尉,蜀郡为成都尹;又把天下州牧、郡守的印章统统提前刻好,只等到时发放;公卿百官之位也都虚设齐备,他日论功行赏。

关中豪杰吕鲔等人,拥众皆在万数以上,一心想要货于帝王家,卖个高价,见天下群雄争霸,而公孙述实力最强,于是前往投奔,公孙述皆拜为将军。

公孙述使将军李育、程乌领军数万,与吕鲔等人合兵,试图夺取关中,与冯异、隗嚣联军交战,前后两年有余,连战连败,无法再在关中立足,只得撤回汉中,改以守势为主。

而在水路,公孙述同样尝到败绩。公孙述遣田戎率水师沿长江而下,企图袭取荆州诸郡,遭遇岑彭的顽强阻击,大败而归。

军事上的接连失利,公孙述也蔫了下来,当初的锐气也变为暮气,开始不思进取。

拼刀枪弓弩,公孙述不是刘秀的对手。拼地望,公孙述同样也不是对手。刘秀建都洛阳,而洛阳为千年古都,华夏正统所在。公孙述建都成都,成都虽然富庶,但却偏安一隅,从来没有出过皇帝,作为首都,对于中原毫无感召力。如果将中国比作一个城市,洛阳是市中心,而成都最多只能算是远郊区。

但在另外一个战场,公孙述却有把握将刘秀击倒在地,久久不能爬起。而这个战场,并非诉诸武力,也并非诉诸地望,而是诉诸天意。他要向天下人证明,刘秀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只有他公孙述才是上天选中的真命天子。

公孙述向中原派发了无数传单,煽风点火,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宣传战。传单上对谶书广征博引,列举出众多他称帝的证据:

谶书《录运法》说:“废昌帝,立公孙。”谶书《括地象》说:“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都是在说公孙称帝,而这里的公孙,指的当然就是他公孙述。

谶书《援神契》说:“西太守,乙卯金。”乙,斩断也。卯金,劉(刘)也。他公孙述最初就是西方的蜀郡太守,所以注定要由他来斩断刘氏,君临天下。

谶书又说:“孔子作《春秋》,为赤制作,断十二公。”汉为火德,颜色崇尚赤色,所以赤就是指汉朝,从汉高祖到汉平帝(包括吕后在内),正好传了十二主,可见汉朝的历数已经用完,刘氏气数已尽。刘秀虽然有《赤伏符》,照样无济于事,因为孔子的话,断然不会有错。

而且,他公孙述的掌纹上,生有“公孙帝”三个字,这更是确凿无疑的天意(而事实是:“公孙帝”三字是他自己拿刀刻到手上去的,诚可谓下了血本)。

汉为火德,王莽为土德,火生土,所以王莽继汉。而他公孙述为金德,土生金,所以理当由他继承王莽,统治天下。而金德崇尚白色,所以他便是无可争议的白帝(著名的白帝城,即公孙述所建,其名字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