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瞧这一家子

魔鬼有几个?七个大魔鬼。七个魔鬼一个家。萧衍共有八个儿子,依次为:萧统、萧综、萧纲、萧绩、萧续、萧纶、萧绎和萧纪。

萧衍的儿子们

萧家人太多,这么多人名怎么记。萧家系文化高门,梁武帝时代江南文化达到顶峰。中国历史诸皇帝们当中萧家文化程度最高。曹操也不错,可惜曹操不是皇帝。单从名字上看就是书香门第。八个儿子的名字都带绞丝旁,一个不差,容易记忆。下面有几个人名不需要去记,昭明太子萧统去世;萧综在《南北朝那些事儿3》中有过重点介绍不再重复,去北方做驸马死于尔朱家族之乱;萧绩和萧续分别死于公元529年、公元547年,死在侯景之乱前。

这样的话,只剩四个儿子,三子萧纲、六子邵陵王萧纶、七子湘东王萧绎和八子武陵王萧纪。另外加上三位,范阳王萧范,临贺王萧正德,岳阳王萧詧。

为什么说这是七个大魔鬼呢?因为他们都有争帝位的心。有上进心是好事,为上进去损害他人的利益不算好人。介绍完七只魔鬼,梁朝后期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辨。

昭明太子去世,萧衍抛弃传统的君位传承秩序方法,立三子萧纲为太子。萧衍犯下大忌,昭明太子萧统自有传人。萧统死了,由儿子接替才是正统。皇帝死了儿子接,太子死了也应该是皇孙继承。兄终弟及的方法自西周时代中国传统社会就不用了。游牧民族一直沿用,那是些非文明人。

这种传位方法有利于国家稳定,兄终弟及容易引起动荡。萧衍的想法与众不同,或者说萧衍考虑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昭明太子去世时萧衍时年六十七岁,属于那个时代的高龄老人。萧衍不可能预见到自己尚有二十年的活头。正如他给臣民开出的理由“不可以少主要大业。”把国家交给成年人。萧衍完全吸取齐武帝萧赜教训。萧赜死时就立二皇子与皇长孙徘徊不定,最终选择皇长孙,也就选择了被权臣萧鸾夺去政权、高武子孙死绝的道路。作为亲身经历的当事人,萧衍不想重走萧赜老路。

萧纲错在不知退,坦然接受太子之位而不知隐患多深。当然,话又说回来,大哥二哥都死了,老三再没什么想法,只能是缺心眼。这样一来,有序的君位传承方式打破了。既然老大老二死了老三可以干,那么老三死了,老四也可以干。六子萧纶就这么想。当四皇子、五皇子又死掉的时候,萧纶的念头更加强烈。

说到梁武帝的儿子们,文学可以抛到一边不谈,因为他们个顶个的饱学之士。借用萧纶的一句诗可以看出萧衍诸子中最为顽劣骄横的皇子的才华与抱负,“方同广川国,寂寞久无声”。

萧纶喜欢混在社会上玩,任南徐州刺史时曾微服到市场上去,碰到一个鱼贩子。萧纶问鱼贩,本州刺史为人怎么样?鱼贩道:“急躁暴虐。”萧纶大怒,让鱼贩吞吃生鱼,活活将其撑咽而死。遇到送葬的队伍,萧纶扒下孝子的孝服自个穿上,趴地上号啕大哭。回到府里做了一口新棺材,将府司马崔会意钉进棺材里,雇了一批社会上闲杂老太太唱着挽歌出丧。

崔会意从棺材里出来后单骑进京告状。萧衍大怒,下诏将萧纶下狱赐死。萧衍对待皇族,大棒从来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做做样子而已,最终不了了之。出狱后的萧纶派人找来一个长相极像萧衍的老头,戴上皇冠,穿上龙袍。假萧衍高高在上,萧纶跪拜痛哭,辩解无罪。越说越生气,从地上爬起来,将扮萧衍的老头扒去衣冠,拖到堂下一顿痛殴。萧纶甚至纵容手下打手杀害朝廷命官。不管他怎么闹不影响前程,萧衍善待皇族的政策不变。

湘东王萧绎是萧衍自以为是的受害品。萧绎本来挺英俊的一个人,小时候一只眼害病。萧衍忙活起来,他什么都懂,全才皇帝嘛,亲自开方治病。越治病越严重,结果瞎了一目。

萧绎从小喜欢读书。手不释卷形容人爱读书,勤奋好学,并不是说整天拿着书不松手。萧绎就是手把书卷不松手的人,白天读书,晚上睡觉握着书。萧绎一只眼失明后看书累眼,不能天天看,改成听书,安排手下人读。萧绎听书不分昼夜,睡觉也听。

一个人读一晚上书太累,于是给萧绎读书变成一种职业,一个更次一班轮班倒。古时一更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晚上加两小时的班,工作量倒也不大。前半夜和黎明前当班容易,晚睡或者早起两小时而已。午夜当值困倦易寐。读书的人趁萧绎睡沉鼾声大起之时打个盹,偷个懒,少读两页。现代社会也有人睡觉时听唱片、看电视。但是,你睡觉听歌看电视纯粹浪费电。萧绎不同,但凡有人偷懒,少读,跳跃着读,立刻就醒了。重读,罚款,打屁股。

萧家子弟读书各有目的。萧纲读书为了吟诗做文章。萧纲大文学家、大诗人。观察一个人是否某一行业的名师大家,除了看成绩之外,看此人有没有创意。萧纲写文章做诗有个口号,“文章且须放荡。”用现代话讲,写文章要写女人,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隐私,写床上事。

萧纲的观点被宋明社会视为惊世骇俗。有时候,真理需要穿透千年迷雾才能验证。近代社会,托尔斯泰、曹雪芹、雨果、玛格丽特等大师写女人谈爱情。现代社会,村上春树、贾平凹、六六等作者更是揪住性爱不松笔,反反复复,如此而已。色情文学的作者们更需给萧纲立个牌位,上上香火。庙门的楹联题上萧纲的传世名言:“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萧纶读书为了取乐,把荒唐经典化。坏人都会干坏事,但是把坏事干得有新意有内涵全指胸中的墨水。萧绎为什么读书呢?为算计人。

萧衍能文善武,自然希望儿子们文武双全,有一次问萧绎:“孙策在江东,于时年几?”萧绎答道:“十七。”萧衍道:“与你同岁。”

三国演义呼孙策作小霸王,冲锋陷阵,所向无前,十七岁丧父独创江东大业。萧绎不善骑马,何止不善,根本不会骑,当然不希望做孙策,自诩诸葛孔明。论治国,论谋略,萧绎不及诸葛亮。论文采,论读书,论做诗,论算计人,诸葛孔明甘拜下风。

萧宏的儿子萧正信从小不聪明,却又喜欢附庸风雅,整天摇一把白团扇。身为堂兄的萧绎取笑人家,假做好意题写八个字。萧正信不解其中嘲讽的意味,摇着团扇穿堂入户,招摇过市。

傻瓜不放过,聪明人更不放过。义兴昭长公主嫁给琅琊王氏王琳生了不少儿子,其中八九个儿子当世名气极盛,粉丝极多。萧绎嫉妒,把兵户出身的小舅子王珩改名叫做王琳。每逢与王氏子弟相遇,萧绎便将小舅子唤来,或者时常提起小舅子的名字。南北朝重家讳,王家子弟一听父亲的名字生气的生气,逃跑的逃跑,哭泣的哭泣,萧绎心满意足,洋洋得意。琅琊王氏毕竟是望族,若是那般小族人家的子弟才华学问高过他,比如刘之遴,直接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