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契胡枭雄尔朱荣(第6/9页)

他得罪元魏皇族,得罪豪强大族,即使洛阳的禁卫军集团也不会支持称帝。费穆说得明白,杀完百官,您就可以放心回家,没说让您留在洛阳。禁卫军官们不过利用尔朱荣杀上品文官泄愤,以便于鲜卑武人重掌大权。

尔朱荣清醒过来,后悔了,自己远没有实力登上帝国的宝座,“错到这种地步,我只有以死来向朝廷谢罪了。”

贺拔岳保持着冷静的头脑,隐隐感觉高欢在背后捣了不少鬼,劝尔朱荣杀高欢谢天下,怎么也得找个替死鬼。

高欢没有死,因为尔朱荣不是小人。尔朱荣错过一次除掉高欢的机会,尔朱氏最终丧败在高欢之手。

半梦半醒、混混沌沌的尔朱荣清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夜半四更。尔朱荣拭了拭头上的冷汗,等不到黎明,一面下令接回囚禁的孝庄皇帝,一面急匆匆赶去迎接,远远望见元子攸的坐骑,尔朱荣伏拜于马首之前叩头请死,不为大杀群臣之举,只为称帝邪念。

孝庄帝纵然心里充满仇恨,但别无选择,不原谅也得原谅,宽恕了他。尔朱荣喜出望外。与做事稳重、举止得体的元子攸相比,性格张扬轻狂的尔朱荣显得过于天真轻信,竟然相信泼出去的水能够再收回来。

哲学家圣西门讲过一则寓言,如果法国失去了三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手工业者,那么法兰西民族马上会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假如法国只是“不幸地”突然失去了王公大臣、议员、主教、元帅、省长等三万名所谓“国家栋梁”的达官贵人,则绝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

这则寓言言词固然偏颇,但是尔朱荣诛杀朝臣对于北魏帝国来说,并无太多损失,反而足以刹一刹帝国社会那种腐朽没落的侈靡风气。

回波乐

大屠杀的恶果显现出来,洛阳城中的士庶老百姓不知道来自尔朱川的胡人魔王到底想干些什么,富人抛弃宅院,穷人背着包袱尽皆逃窜,留下的人不足十分之一。洛阳伽蓝记描绘的那个繁华无比的京都洛阳一夜之间几乎成为一座死城。

天光大亮,军队要入城,契胡骑兵不敢进洛阳,尔朱荣也不敢。禁卫军官们向尔朱荣保证绝不会有意外。在武卫将军们强烈要求下,尔朱荣进入洛阳。

大街上空荡荡,杳无人迹,偌大的宫殿,只有散骑常侍山伟一个人跪迎新皇帝,躲过劫难的官员吓得藏起来了。尔朱荣没有想到大杀官员的结果会是这样,为安抚人心,只得给死人平反。如此一来,逃亡的老百姓陆续回来,藏起来的官员们又都冒了头,人心渐渐安定。

北方将士们不敢留在洛阳,唆使尔朱荣迁都,或迁回故都平城,或北迁晋阳。此议遭到官员们地反对,众人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元谌当场和尔朱荣争吵起来。尔朱荣坚持己见,皇帝无可奈何。

一天,孝庄帝和尔朱荣登上山坡,举目远眺,见洛阳宫室壮丽,气势恢弘,树木成行,幽静美丽。尔朱荣大受震撼,叹息道:“臣过去愚暗,有北迁之意,今见皇居之盛,熟思元尚书的话,深不可夺。”文化的力量终使尔朱荣断绝迁都的念头。

京都洛阳一度平静,冷雪覆盖的河流下面暗流涌动,二十二岁、年轻气盛的孝庄皇帝元子攸暗藏杀机,与飞扬跋扈的尔朱荣貌合神离。

尔朱荣在明光殿再次为河阴之事向皇帝谢罪,发誓决无异志。元子攸亲手扶起,温声细语:“朕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一片忠心。”元子攸拉着尔朱荣的手对天盟誓,“我们就是亲兄弟。”

尔朱荣喜出望外,拿出江湖好汉的豪气,爽朗地向孝庄帝讨酒喝。左一碗右一碗,尔朱荣喝得眼旸耳热,烂醉如泥,倒卧宫中。

孝庄帝微笑地注视着婴儿般恬静的尔朱荣,悄悄抽出宝刀。侍从们大惊,跪倒在皇帝身边,挡住去路,压低声音劝阻。孝庄帝的杀气从眼睛中一闪而逝,他明白现在不是杀尔朱荣的时候,洛阳城里城外近万名北方将士虎视眈眈。关东、关中、江淮、襄樊战火正烈,洛阳再起刀兵,北魏帝国怕真要瓦解。

昏睡的尔朱荣夜半酒醒,惊讶地发现躺在宦官的办公室里。尔朱荣醉意顿时消去,想想昨天发生的事情,毛骨悚然,直到天亮没敢合眼。自此,尔朱荣再也不敢在皇宫中过夜。

孝庄帝又给心神不宁的尔朱荣吃下一颗定心丸,将尔朱荣的女儿、孝明帝元诩的妃子尔朱氏纳入后宫,立为皇后。尔朱荣大喜,从此戒心全无,恢复旧态,举止轻佻、放达。

北魏帝国的风气逐渐转向鲜卑化,马术、射箭和舞蹈成为宫廷新风尚。尔朱荣进宫除了展示马术,就是射箭跳舞。

西林园射宴,王公、妃嫔、公主齐聚一堂,皇后出来捧场。孝庄皇帝一箭中的,尔朱荣翩翩起舞,叫好喝彩,文武百官纷纷起舞盘旋,王妃、公主们情不自禁随之舞动衣袖。喝到酒酣耳热,尔朱荣酒席之上高唱胡歌。日暮黄昏罢宴回府,尔朱荣与左右亲信手挽着手,踏地为节拍,一路同唱《回波乐》。

西方文化并非西方才有,文化由世界各个民族共同孕育。游牧民族给东方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行事风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颇有尔朱荣的风采,美利坚民族与鲜卑民族相似之处又何止一点半点呢。

《回波乐》是北方民歌,属鼓角横吹曲,即军中马上的武乐,雄浑天然,豪爽大气。鲜卑是游牧民族,酷喜“马上之音”。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梁·鼓角横吹曲》所收录的曲子大多是鲜卑族歌曲,象《阿干歌》、《慕容可汗》、《慕容家自鲁企由谷》、《高阳王乐人》等等。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曾经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歌曲编成《真人代歌》,羌族的《琅邪王》、《钜鹿公主》,氏族的《企喻》等收录在内,令乐师昏晨歌之,可见鲜卑人对歌曲的喜爱。

胡太后自编过《杨白花》,尔朱荣所唱《回波乐》可能就是真人代歌中的《簸逻回歌》。《横吹曲辞》序中说:“后魏之世有《簸逻回歌》,其曲多可汗之辞,皆燕、魏之际鲜卑歌。”可惜没有歌词,看来已经失传,原因是鲜卑没有文字,只能通过口口相传,久而久之,人们对于鲜卑音乐闻其声而不晓其义。鲜卑歌影响深远,隋朝时,《簸逻回》等鲜卑音乐依然在宫廷中演奏,即使到了唐代,侯氏、长孙氏等家族仍然世代传唱鲜卑歌。

尔朱荣是北魏国出名的美男子,引吭高歌,竟能激起观众共鸣起舞,魅力十足。若到当今社会,必是星光四射、超人气的明星。尔朱荣真正的本事不是一曲热舞红遍天下,而是他手中的钢刀和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