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突出重围(第5/12页)

屠杀汉化文官,尔朱荣成为北方汉人的众矢之的。由于契胡人强大的武力及依靠鲜卑人上位的孝庄帝支持,汉人贵族无可奈何。孝庄帝谋杀尔朱荣,与尔朱家族决裂,北方汉人门阀齐刷刷站到皇帝的阵营里,洛阳大夏门之战,高敖曹一杆长矛力斗契胡勇士的卖力表现使孝庄帝对渤海高氏另眼相看。委任高家老大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禁军高级军官直阁将军,希望他们能够平定河北。

不料想,高乾兄弟回到渤海老家不到两个月,孝庄帝便被尔朱兆抓到晋阳害死。汉人门阀抓住孝庄帝之死大做文章,河北、山东等地战火不断。高家兄弟岂肯落人后,把渤海另一家大豪强封氏找来密谋起兵之事。

高家老爷子高翼,高家四兄弟,高乾、高仲密、高敖曹、高季式,封隆之和他的儿子封子绘到会。这几位北魏国的地方豪强不久的将来青云直上,留名史册,成为东魏国的风云人物。

老爷子高翼轻轻把一封文书扔到几案之上,说道:“冀州刺史元嶷发来调函,征调乡间马匹,说监军孙白鹞已到州城信都督查此事。”

高乾冷冷哼了一声:“孙白鹞冲着我们兄弟来的,他带来一百名骑兵。”

话未说完,高敖曹接口大声道:“各地都反了,我们正好杀了他,夺他的马,扯旗起兵。”

众人的眼光转向封隆之,封家乃渤海第一大望族,势力大于高家,若想顺利起兵少不封家。高敖曹龙眉高挑,目不转睛地盯着封隆之。

高乾正容道:“尔朱家族大逆不道,竟敢杀害皇帝,我与封兄受先帝大恩,怎能不挺身而出。”

高家兄弟直话直说,坚信封隆之不会反对,因为封隆之与尔朱荣有杀父之仇。封隆之的父亲封回乃当朝司空,死于河阴大屠杀。

封隆之人过不惑之年,平素儒雅,性情宽和,一派儒者风范,此时竟也怒目圆睁,恶狠狠道:“国耻家恨,痛入骨髓,乘机而发,今正其时,誓杀尔朱逆贼。”

渤海两大家族联手,取冀州如探囊取物。高家兄弟伪装献马,封隆之率大队人马随后出发,一举攻克冀州,擒刺史元嶷,射杀孙白鹞。义军将士为孝庄皇帝披麻戴孝,大会之上高乾痛哭流泣,怒斥尔朱家族的暴行,将士们群情激愤。

队伍拉起来,士气鼓起来,地盘占领了,下一步选首领。当官谁不愿意,古今同理,中西一致,拉关系,走门子,跑官、要官,送钱、送礼,唯恐落后,西方人虽没有中国人那么露骨,大同小异,大小公司内部争权夺利无非为了一个官字,有官就有权,有权就有钱。

造反不同,枪打出头鸟。首领抓住,一律斩首,从犯大多不予计较,而且还是拉拢对象。葛荣就是个例子,手下封了好么多王,几十上百号,滏口会战战败,葛荣被拉到洛阳斩首,那几十位王活得好好的,当官继续当官,当兵的继续当兵。那位说啦,风险大收益高,首领有可能做皇帝。一点不假,收益是高,可是全天下就一位皇帝,概率实在小得可怜。

高家兄弟希望封隆之做首领。封隆之做首领,封家自然会卖力气,但是高老爷子资格最高、辈分最大,怎么能绕过去呢?姜还是老的辣。众人共推高翼称王,高老爷子一记太极拳推了出去,“和乡里,我不及封皮。”什么意思呢?封皮是封隆之的小名。高老太爷说,论乡中威望、发动百姓,我不如封隆之。言外之意,做这种不和谐社会的事情,还是封隆之去做吧。

高老爷子假谦虚吗?一点不。想当年,高家兄弟横行霸道,纵横乡里的时候,高翼经常跟着受牵累。犯了事儿,儿子们跑了,官府拿他入狱。高翼哀叹道:“我的几个儿子都这副凶狠德行,不知道死后有没有人给我上坟,培一锹土。”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会做反贼的,即使被逼无奈也不会做首领。

高老太爷发话,众人齐推封隆之做首领,封隆之坚决推辞,封家毕竟不如高家兄弟多,再者封隆之在群众当中威信远远高于横行乡里的高家兄弟。大家真心拥护,封隆之一看形势不妙,撒丫子要跑。高乾勃然变色,拔出腰间宝刀晃悠着,你跑给我看看!

封隆之实在没办法,只得担任首领,提出一个条件,“称王我不干,做大都督我也不干,代行州事,做个代理州长。”双方各退一步,封隆之做起代州长,遥奉远在幽州的燕王刘灵助指挥。

如此低调还是引来尔朱家族的军队,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五千人马杀来。高、封两家的军队毕竟不是正规军,闭门不战。

高敖曹火冒三丈,“你们都是些什么玩意!”

高敖曹愤然上马,不穿铠甲,手提长矛,与左右十余名武士冲出城去。高乾怕三弟有失,又不敢打开城门派步兵去接应,只得从城头用绳子放下五百名壮士。高乾站立城头举目眺望,高敖曹与十余名骑兵冲入敌军阵中,战马横冲直撞,长矛上下翻飞,无人能挡。等到五百壮士扯着绳子滑落城下,高敖曹及十多名好汉早已杀退敌军,凯歌而还。世人赞叹高敖曹:“马槊绝世,项羽复生。”高敖曹凭借此役一战成名、威震天下。

以十人敌五千,高敖曹之勇不亚于楚霸王,但楚霸王项羽精通战略战术,非高敖曹可比,高敖曹乃吕布、张飞般的虎将。

此刻远在大王山的高欢找到了突破口,信都。冀州粮草丰足,去信都必经相州和殷州,他替尔朱氏讨伐叛贼,当然一路畅通。

人马刚出滏口关,前来迎接高欢的人已经恭候多时,他们是高欢正要去攻打的敌人,高乾和封家二公子封绘。高乾不是来作战的,身边只有十多名穿着便衣风尘仆仆的轻骑兵。

高欢对不速之客的来访没有感到惊讶,而是奇怪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快。高乾的来意,高欢心知肚明。早在给尔朱兆的信中已经向天下人表明心迹,高乾是聪明人,不然怎么敢到高欢军中。高乾慷慨激昂,劝高欢起义兵攻打尔朱家族,情愿将冀州之地拱手相让。高欢有兵,冀州有粮,两家结合再好不过,高欢大喜,终于找到落脚点了。

论起来高乾还是高欢一家子的叔叔。高欢的祖父因犯法贬到怀朔当兵。三代下来,高欢对渤海高氏已没有什么亲情。渤海高氏是河北望族,他是六镇兵户,换作以前渤海高氏不会让高欢认祖归宗,可现在他手里有兵,一支能够保护高家产业的兵,一支能够称霸天下的兵。

高乾和封隆之为了家族利益不惜主动拥戴鲜卑人高欢,他们认为单凭两家的实力难敌尔朱家族,而幽州的刘灵助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