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突出重围(第6/12页)

高欢特别高兴,当晚与高乾睡在一处,第二日亲自将高乾送走。高欢刚刚回到营中,一张名片递到手里,上面有五个字“赵郡李元忠”。

一张筝

高欢印象中,李元忠是个不折不扣的酒徒。高欢虽然与刘邦相似,出身草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之士,却不喜欢高阳酒徒,喜欢实干家。高欢为人坚毅,能够克制欲望,说戒酒就戒酒,主政之后喝酒从来不过三杯。

李元忠号醉侠,赵郡的侠客头子。想领导江湖好汉,要么你拳头大,要么有钱养着别人。李元忠出身赵郡李氏,家里放贷开银行,特有钱。李元忠接手大掌柜之后,把账本全烧了,欠得钱一律不用还。欠钱的人感恩戴德,遇到脑子一根筋的人,杀人放火一句话而已。在殷州,在赵郡,只要李元忠说一句话没有办不成的事儿。魏末盗贼蜂起,商旅不通,不管什么人打赵郡过遇到多凶的强盗,只要说一声“我是李元忠的人。”畅通无阻,他的名字就是通行证。

葛荣入河北,在李元忠的坞堡栽得跟头最多。李元忠坐大树底下指挥乡兵抗敌,不肯向前者一律斩首,前后斩杀三百人。葛荣出动大部队才将李元忠拿下。葛荣对汉人老百姓穷凶极恶,对河北豪强极尽拉拢,赵郡李氏的人不能杀。

平定葛荣之乱,李元忠做了太守。李元忠的官做得清闲,不上班、不工作,唯知饮酒,北魏国有名的醉翁太守。尔朱兆杀孝庄皇帝之后,李元忠弃官回家去了。

一个醉鬼能干什么大事,高欢把名刺放到案上,和孙腾商议去冀州的事。门卫进来报告:“李元忠要他的名片。”高欢一愣,我还没接见他呢。门卫道:“李元忠不需要大人您接见了,人家说了,本以为高公诚心招揽天下英雄,英雄到了门口,您吃饭也不该吃了,洗头也不该洗了,光着脚丫子出来迎接。等了半天不见动静,您这人可想而知,人家要回家了。”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高欢这种大奸雄,你跑门口来拍马屁,大喊“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他才懒得理你。你越是有性格他越好奇。高欢亲自去迎接,只见老头下了车,坐在地上开吃,一手撕肉,一手端着酒壶。瞧这意思,你高欢不在里面吃嘛,我也饿不着。

高欢赶忙把人家请进大帐,恭恭敬敬求见不让进,讽刺两句倒变成贵客。李元忠从车上取过一张素筝挟在腰下,进得大帐一语不发,又喝了几口酒,然后抚筝而歌,筝声激昂,长歌慷慨。唱罢,李元忠直视高欢的目光,问道:“天下形势昭然可见,明公还想为尔朱家族效力吗?”

高欢什么人,谁能诈得住他,当下静静道:“我高欢的荣华富贵全赖尔朱家所赐,怎敢不尽心效力。”李元忠摇头道:“非英雄也!高乾邕兄弟来过吗?”高欢更摇头了,高乾来得极为秘密,老头怎么知道,忙道:“我的堂叔们性情粗率,怎么肯来。”李元忠微笑道:“他们性情虽然粗率,却明晓事理。”

高欢当然听得懂李元忠话里的意思。河北汉人豪强势力虽大,粮食物资丰足,手下没有兵。五胡入中原以来,职业军人都是胡族,汉人大多务农。三百年来形成的习惯,故而汉人缺乏兵源,豪强的民兵根本比不过训练有素的六镇和契胡士兵。他们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找到一个足以依靠的军阀力量。李元忠所说“明晓事理”,即是指这件事。

双方结合就是要造反。高欢心机深沉,他早和高乾通谋,却不肯把这事告诉李元忠,谁知道你是哪一派的,你什么目的,吩咐左右道:“赵郡醉了,你们把他扶下去吧。”

谁知李元忠竟然做出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举动。

李元忠不起身,赖着不走。因为他相信高欢是英雄,英雄从来不会放弃成功的机会。高欢拒绝,那是因为不信任他,真诚会脱去高欢身上一层又一层的伪装。众人不能强行拖拽,面面相觑。

孙腾忍不住了,劝高欢道:“此君是上天派来的,天意不可违。”高欢只得把李元忠留下来。李元忠哭了,哭得非常伤心。男儿有泪不轻弹,李元忠为天下百姓而哭,为北魏国的文明而哭。李元忠一边流泣一边道:“尔朱家族杀害天子,大逆不道,暴虐四海,人神皆愤,这等奸贼如不除去,天下道义何在!”

高欢哭了,高欢的眼泪不是很值钱,尔朱兆能感动他,李元忠也能感动他。高欢内心没有下定决心与尔朱家族翻脸,现在准备不充分。尔朱家族挟天子令诸侯势力庞大,六镇兵是否一条心,他能否真正控制河北,高欢心中无底。只听李元忠道:“殷州小,物资不足,不足以成大事。如果去冀州,高乾邕兄弟必定拥护明公,殷州您放心交给我,我给你拿下来。冀州、殷州到手,沧、瀛、幽、定四州必定望风而降,只有相州刘诞顽固不化,但他远不是明公的对手。”

李元忠一席话让高欢茅塞顿开,平定河北竟是如此简单。敢情人家诚心送大礼,自己却疑心重重。高欢紧紧握住李元忠的手,什么是朋友,这才是朋友。

既然是一家人,那就必须往一块过,互相信任。六镇兵给河北人留下的印象并不好,葛荣领着他们烧杀掳掠,欺负汉人。高欢严明军纪,老百姓的东西一概不取,带头遵守,每过麦地,下马牵着走。那时没有《三国演义》,高欢想得比曹操周到,万一马惊了,岂不要割头发。

高欢赢得河北民心,军队顺利到达信都,高乾、封隆之大开城门热烈欢迎。高欢发现少一个人,猛将高敖曹。高乾说三弟在外面打仗,已经派人去叫了。等了好久,高敖曹人没到,礼物先到。大家打开一瞧,是一件女人穿的裙子。高乾脸一红,三弟分明笑话他像个女人。高欢来打信都,一仗不打就投降啦。高敖曹是个粗人,怎么会明白高乾的用心良苦。高乾想亲自去劝,高欢笑了:“你去,不如我另派一个人去。”高乾心想,三弟脾气暴躁,为人傲慢,除了我恐怕没人能说服他。

对付欺软怕硬的人要用武力,只有你的拳头比他硬,比他更不要命,他才会服你。对付傲上亲下的人不能恃强,要满足他的傲慢和虚荣心。

高欢派出的人只有十岁,长子高澄。高澄见高敖曹行礼磕头,叫了一声“三爷爷。”事情搞定,大家是一家人,分什么彼此呢,你高敖曹是我高欢的叔叔嘛。就这么简单,桀骜不驯的高敖曹回到信都。

事情果如李元忠所料,高欢在河北扎稳脚跟。刘灵助起兵失败,河北大族纷纷倒向高欢。高欢短短数月之间控制河北局势,尔朱家族意识到高欢的重要,一顶渤海王的帽子送到信都。高欢犹豫起来,反还是不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