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南宋亡国(第3/3页)

“那是什么?”

守将范天顺大惊,忙问自己的部下。但是他们也都不知道。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兵器。

蒙古军在使用巨炮的同时,还使用弩炮发射燃烧的火炭。樊城有很多地方因此着火。

守城的士兵看到飞来的石块和火炭,顿时失去战意。此时,蒙古军从外城的突破口攻了进来。

吕文焕在对岸的襄阳城眼睁睁地看着樊城即将失陷,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此时的江面已经被蒙古军封锁,即便想去救援,也无法到达对岸。

很快,樊城失陷,守将范天顺誓死不降,自尽了。副将牛富则带着百名部下进行了最后的突击,在刀折箭尽之后,这些顽强不屈的将士投身到火海中,壮烈自焚了。

攻陷了樊城的蒙古军,将巨炮放在该城的城墙上,将炮口对准对岸的襄阳城,开始射击。遭到这样的攻击,吕文焕也无可奈何。

一二六八年十月开始守城,至今已经过了五年,襄阳城中的粮食已经用尽,守城的将士在巨炮的攻击下,士气低落。

刘整以前和吕文焕的关系很好,看准这个机会,他开始劝降。

阁下孤军奋战,已历数年,作为武将,已经尽了自己所能。现在贵城处于我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连蚂蚁都逃不出去。可汗非常欣赏阁下对宋的忠诚,阁下继续抵抗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弃暗投明,将会得到可汗厚遇,而且还能保住将士和城内百姓的性命。”

刘整命人用弓箭往城内射去了劝降信。

接着,阿里海牙为了显示诚意,走到城墙边,折断了箭。

吕文焕召集亲信商议,取得全军将士和城内百姓的同意,决定投降。

吕文焕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按照之前蒙古军的做法,开城投降之后,将士和百姓都会遭到屠杀。虽然吕文焕自己不愿苟活于世,但他还是想靠着自己和刘整的关系,保全麾下的将士和城内百姓的性命。

但是,吕文焕没有想到,忽必烈不但没有杀他们,还对他和他的几个部下以礼相待。

“你们可谓智勇双全,希望几位以后能够辅佐朕。”

忽必烈不仅没有将他们治罪,还任吕文焕为襄阳大都督,统领汉水方面军。其他人都被编入忽必烈直属的侍卫亲军中了。

原本已经做好受辱和被杀的心理准备的吕文焕受到如此礼遇,非常感动。

跟南宋朝廷的冷淡比起来,忽必烈的做法让他们更感动。他对敌人的能力和战绩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在樊城的攻防战中,吕文焕的哥哥一时任南宋朝廷要职的吕文德也已经去世,吕文焕对南宋的情感越来越淡薄。

宋已经明显放弃了樊城。为了这么一个冷淡的朝廷,樊城守将范天顺和牛富、舍命前来支援的张顺和张贵以及很多将士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吕文焕的投降迅速改变了战局。他的军事才华自不必说,他的投降给南宋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在南宋,他被视为军神。而这个军神现在投靠了蒙古,成为蒙古的先锋,转而攻打南宋。南宋军知道他对南宋的军队了如指掌,忽必烈得到他的援助,可谓如虎添翼。很多南宋军因此不战而降。

一二七四年,忽必烈决定对南宋发起全面进攻,宣诏如下:

“爰自太祖皇帝以来,与宋使介交通。宪宗之世,朕以藩职奉命南伐,彼贾似道复遣宋京诣我,请罢兵息民。朕即位之后,追忆是言,命郝经等奉书往聘,盖为生灵计也。而乃执之,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襄阳既降之后,冀宋悔祸,或起令图,而乃执迷,罔有悛心,所以问罪之师,有不能已者。今遣汝等,水陆并进,布告遐迩,使咸知之。无辜之民,初无预焉,将士毋得妄加杀掠。有去逆效顺,别立奇功者,验等第迁赏。其或固拒不从及逆敌者,俘戮何疑。”

史天泽和伯颜任右翼军总将,阿术、阿里海牙和吕文焕任副将。

右翼军以孛鲁欢为总将,阿剌罕、刘整、塔出和董文炳任其麾下将领,负责对江南作战。总兵力达二十八万。

在吕文焕的引导下,蒙古军发起了进攻。首先,位于长江中游的最大据点鄂州不战而降。蒙古军对投降的人没有施加任何处罚,这座城市的一切都保持原样。

鄂城的将士和百姓原本听说蒙古军一向嗜杀,但是这次的做法让他们难以置信。他们投降后的生活,比之前还要优越。

消息迅速传开,蒙古军所到之处,对方都不战而降,甚至站到城门口欢迎他们的到来。

一二七六年一月,南宋都城临安开城。宋的遗臣带着两个年幼的皇子漂泊到东南沿海进行一些零星的抵抗,直到一二七九年。到此时,南宋实际上已经灭亡。

忽必烈以最小的牺牲降服了南宋,并使其百姓归顺,将其完全吞并,可谓取得非常理想的战果。

从成吉思汗第一次翻越长城至今,已经有六十五年,从阔出的南征算起也有四十年。持续多年的对抗终于结束,归为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