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4页)

标准英语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在其他学校里,常常没有任何标准可言,就连教师授课也常常使用本地混杂土语。然而要进入这些高级学校的选拔过程却成了岛上有史以来的一大耻辱。种植园经理们很快就放出风去:哪些老师录取了太多亚洲血统的学生,就会被看不起。于是,这些学校自然就成了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那里师资优越,经费来自于全体岛民的税收,通常只有豪类的孩子才能进入。歧视很快就形成了。面试学生的老师都有人耳提面命,哪怕某个孩子只表现出一点点口音,或者用错一个词,也会被拒之门外。甚至出现了一种十分不堪的讽刺:教师们知道自己正处于种植园主的监视之下,因而专门为日本孩子和菲律宾孩子设置了特殊的考试,那些孩子还没张嘴说,教师们就已经知道他们会犯哪些错误了。当然,总有几个亚裔医生和律师的儿子得以入学,以防止滥用税收的情形引起太大民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标准英语的学校成了另一种把亚洲人捆在种植园里的工具,那里才是他们的归宿。正如霍克斯沃斯・黑尔任教育委员会成员时大力促成这类学校时说的那样:“我们教育那些乡巴佬的时候,绝对不能超过他们的地位。”

火奴鲁鲁的标准英语学校叫杰斐逊学院,那是一所十分高级的学校,有着设备精良的操场、实验室和出色的师资。像酒川龟次郎这样的日本父亲怀着真切的热诚看着杰斐逊学校第一场考试的结果:几乎没有几个日本孩子获得入学资格。龟次郎警告孩子们说:“看看!你们这些不爱学习的懒孩子。你们的朋友没有一个能考进好学校。但你们都能进去,因为从今天开始,你们得用两倍的时间学习。”

他制订了一个天才学习计划:五个孩子每个礼拜天参加两个不同的基督教教会,听牧师使用标准的英语。只要有免费的公共讲座,龟次郎和五个孩子必定到场。他听不懂人家说的是什么,但几个年轻的学生一回家,他就让他们坐成一圈,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刚才说话人所讲的内容,并模仿说话人的语调。很快,礼子和五郎就能娴熟地使用标准英语了。

酒川家的孩子在教育上走向了两个极端。在美国学校里,他们学人生而平等,可孩子的父亲却不断给他们灌输贱民和冲绳人是怎么回事。在日本学校里,他们学会使用日本敬语,如果犯了错误则要遭到体罚,可到了晚上,孩子们却互相使用标准英语交谈。他们的父母压根儿就不会说标准英语,却坚持让孩子们用英语交谈。这个世界疯狂,自相矛盾,但总算还有一个得到安慰的避难所:他们与跟自己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只说一种野蛮的、形式自由的当地混杂土语,那些音节听上去恰似海浪在沙滩上拍碎的声音。

礼子出落成一个双腿修长、眼睛明亮的十二岁姑娘的时候,便开始准备她人生中最重要的面试,以获得进入杰斐逊学院的殊荣。她的父母特别仔细地为她清洗身体,给她穿上带花边的白色罩衫,还把她的鞋擦得锃亮。龟次郎想陪她去,但礼子却求他不要去,可到了学校才发现,必须有父亲陪同才能进去。她跑回家去找他,妈妈看见礼子跑得一身热汗,便又给她洗了个澡,然后礼子拉着爸爸的手焦急地赶回杰斐逊学院。一位教师拿起礼子的小学成绩单,默默地看着:“酒川礼子,A等。操行A等。美国习俗知识A等。英语A等。”面试教师微微一笑,面带赞许,把成绩单递给另外两名委员会成员,其中一位手头有一份关于酒川姑娘的补充报告,她说:“父亲,厕所清洁工。”

“你今年夏天是怎么过的?”第一位教师问道。

礼子姑娘用甜美清晰的声音做了回答,仔细地注意了每一个音节的发音:“我帮妈妈洗衣服。礼拜天我去教堂。我们去野餐的时候,我帮弟弟们穿衣服。”

三位教师对这个小姑娘的准确发音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显然,任何一个社区学校能教出来的最好的学生也不过如此。第一名教师刚要在申请表上写“通过”,第三名教师耳语道:“你看见这个了吗,她父亲?”

那张可恶的文件在教师之间传阅了一番,大家点点头。“不通过。”第一个教师写道。然后她对礼子露出甜美的微笑说:“我们没法接受你进入杰斐逊学校,亲爱的。我们觉得你说话有点做作,感觉像是事先背诵过。”

没有申诉。龟次郎和他那聪慧的女儿被领到一边,在夏天的烈日中,父亲用日语问道:“你考进了吗?”

“没有。”她说,极力忍着不哭出来。

“为什么没考进?”父亲憋着一肚子火。

“他们说我讲话太慢了。”礼子说。

这下,哭的不是礼子,而是龟次郎。他看着那所上等学校,看着那漂亮的操场,意识到他的家族失去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

“为什么,为什么啊?”他问着,“你在家说话就像机关枪一样,今天怎么就说慢了呢?”

“我想说得认真一些。”礼子姑娘说。

龟次郎觉得女儿是故意犯错,好让家里人失望,他的怒气冒了上来。他抬起胳膊,准备好好教训她一番,这时他看见女儿的眼睛里转着泪水,于是龟次郎便没有由着性子揍她,而是一条腿跪在地上,把她搂进怀里。

“别着急。”他说,“五郎会考进去的。也许那样更好,他是男孩。”

接着,他怜爱地拉着女儿的手说:“咱们得赶时间啦。”龟次郎现在急急忙忙赶着去做的事情恰好证明了他的脑子多么混乱。他倾尽全力让礼子姑娘进入杰斐逊学校,好让她更适应美国人的生活。可之后他却急着把她带回家,套上和服,好让礼子跟弟弟们一起证明她将永远做一个日本人。今天是天皇的生日,整个社区都在日本学校聚会。每一个家庭走进去的时候,做父母的都会在威严的天皇画像前鞠躬到地,然后领着孩子们到指定的地点跪坐在榻榻米上。十一点钟时,日语教师面如死灰地走了进来。他的脸色那么阴沉,如同他那一天所担负的责任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位曾做过军官的男人站起身来说:“在今天的日本,如果朗读天皇敕语的教师读错了一个字,或者结巴了一下,那么他就得切腹自杀。咱们注意听明治天皇那些不朽的文字,教咱们怎么做一个日本人。”

教师以极慢的速度,痛苦万状地念了起来。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天皇敕语的地位是任何西方人都无法想象的。它开始于1890年,是一道简单的诏书,说的是教育政策,全国上下都发现,其中对于如何做一个臣民的清晰表述十分吸引人,因此这道敕语便成了一道不朽的诏书。孩子和军人都得背诵下来,用其中所说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敕语中讲到如何爱国,讲到完全服从于天皇的神圣意志,服从一切权威。它用美妙的语言讲述了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生活理念,整个日本都恭顺地遵从着这道诏书的命令,因而变得愈加强大。教师读完这些令人胆寒的文字后,他的额头上挂满了大颗大颗的汗珠。每一位听众都重温了对日本帝国的效忠精神,只要天皇一声令下,他们随时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