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谋算(第3/4页)

荣庆堂内,甄家的四个婆子翘首以盼。

贾环回来后,将皇帝依旧承认甄家四姑娘与东宫的婚事相告,四个婆子竟喜极而泣,以为家里的最大困扰将会化解……

而后立刻出发,前往渭水码头,准备迎接未来的太子妃入城。

贾母也打发了家里的几个老成婆子,带着车马骡轿,一同前往。

贾环还让史湘云从东府也调了几个人,又派了一队亲兵护送。

还让人从车马行调了数十辆大车过去。

甄家嫁女东宫,无论如何,嫁妆都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听说,各色箱笼足足装了两大船。

如此一来,贾家派去迎接的人足有数十人,再加上护送亲兵,车马行……

这般场面,已经极大了。

至于住处,因为按照隆正帝话中的意思,至少要等到西征结束后,才能举办大婚。

时日尚久。

甄玉嬛的身份又极贵重,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就是未来的一国国母,母仪天下的皇后。

自然不能如同安置亲戚家女孩那般,随意在家里找栋宅子安排。

大观园里普通的院落也不合适,思来想去,贾环和贾母商议,就将甄玉嬛安排在大观楼的侧殿内吧。

如今她还未成太子妃,自然住不得贵妃所在的正殿。

住偏殿,却正好合适。

商议定后,贾环对家里的姊妹们道:“这下你们更得意了,这位甄家四姑娘,据说诗词做的极好。你们闲来无事,可以多办几场诗会。

看看到底是咱们都中女儿厉害,还是她江南才女更胜。”

贾迎春呵呵笑道:“环弟,算起来,林妹妹和薛妹妹都是江南才女哩!”

贾环连连摇头,道:“嗯,不算不算,林姐姐和宝姐姐都是我媳妇,自然都是都中人,算不得江南才女。”

一阵“嘻嘻”“呵呵”的嘲笑声响起,薛宝钗垂下臻首,雪白的肌肤布满红晕。

林黛玉则没好气的啐了口,忽又语气担忧地问道:“环儿,那位甄姑娘身份不俗,我们该以何等礼节相处?莫非,我们还要给她请安?”

此言一出,其她人面色也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谁也不愿生活里多一尊菩萨压在头上,忒不自在。

贾环笑道:“这倒不必,日后,咱们贾家差不多就是她的娘家人。甄家离的太远,而且,奉圣夫人一旦……总之,你们不需同她见外就是。”

林黛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贾探春道:“三弟,那位甄姑娘的性格如何?”

贾环道:“说起来,倒和你差不多。”

贾探春闻言,嘴角抽了抽,无语的看着贾环。

其她人暗乐。

连贾母都好笑道:“怎么说?”

贾环笑道:“很爽利,也大气。当初我送林姐姐去江南,去甄府拜会奉圣夫人时,奉圣夫人便让她家里的姊妹们出来相见。

说来也是极巧,其她姑娘倒也罢了,只这个四姑娘,竟和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啊!”

“呀!”

“果真?”

一群人纷纷惊呼出声。

贾惜春的想象力更丰富,道:“那位甄家姑娘名叫甄嬛,三哥哥你名叫贾环,咯咯!”

“噗!”

众人看到贾环额头上的黑线,不由都喷笑出声。

贾母也笑道:“是极巧呢!”

贾环白了贾惜春一眼,道:“她还是四姑娘呢,和你一样,你说巧不巧?”

贾惜春愈发笑的欢实,还连连点头道:“巧啊巧啊!”

林黛玉道:“环儿,当时你们相见,可发生了什么趣事?”

贾环呵呵笑道:“就是这个,奉圣夫人得知我和那位四姑娘一般生日,也是惊喜之极,我则不见外,给人说话,说妹妹好巧啊……结果她白了我一眼,小声说,巧个屁!”

“哈哈哈!”

众人大乐。

贾环继续道:“她还不服,凭甚同年同月同日生,我就要做兄长。还要和我掰扯一下到底是哪个时辰生的……”

众人愈发好笑,贾母则叮嘱道:“那会儿子都还小,想必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着,如今长大了,又要成太子妃的人,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般淘气。环哥儿,你可不要唐突了人家……”

贾环笑道:“这倒不会……老祖宗,如今国丧已过,斋戒解除。家里姊妹们也好久没吃肉了,孙儿瞧她们都瘦了……”接到好几人的白眼球后,贾环呵呵笑道:“晚上就让云儿安排几桌吧,也算是给甄家那位四姑娘接风。”

贾母笑着点头应了,看了史湘云一眼,又道:“怎么让云儿去安排?让你大嫂子安排不是方便?”

贾环道:“兰哥儿今年秋天要下考场,孙儿说了大嫂子几回,她还是放心不下,既然如此,就让她多照顾兰哥儿吧。如今家里也没甚大事,就让云儿和三姐多看着些。”

贾母道:“如此也好。”

贾环看了圈儿,没见薛姨妈的人影儿,奇道:“姨妈今日怎么没来?”

贾母笑道:“姨太太在为她家的哥儿准备婚事呢!”

贾环闻言一怔,随即面色古怪。

薛大脑袋这次不会还娶河东狮吧?

他看向下座的薛宝钗,问道:“相中的是哪家姑娘?”

薛宝钗笑道:“是何家……也是皇商,如今在内务府做主事,是内务府世家。他家家主,和我爹生前是好友。哥哥去他家拜会过几次,不知怎么就落进他们家眼里,打发媒人来提了提……”

“何家,何家……”

贾环闻言,眉头微皱,念叨了两声后,面色一冷,嘿的冷笑了声。

见他这般,薛宝钗忙站了起来,紧张道:“环哥儿,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贾环轻蔑道:“这个何家,是九郡王的门人。若非如此,在内务府也坐不稳这么些年。

如今陛下将将把内务府收回来,九郡王也要被打发到西域去劳军……

临走前,九郡王将内务府的银子四处送人,嘿!

陛下接手内务府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上下清洗几遍。

何家这个时候派人来提亲……”

话说到这个份上,傻子都明白,何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不是相中了薛蟠,而是看中了贾家的势力,这是要寻找新靠山救命。

只是这般做法,忒小瞧了薛家去。

又将薛家置于何地?

见薛宝钗脸色难看,贾环笑道:“行了,你也别在这生气了,回去把情况跟姨妈说一说,告诉姨妈也别生气,和一群就要倒霉的人,没必要生气。”

贾母也道:“环哥儿说的是,宝丫头,你去吧。”

薛宝钗闻言,勉强一笑,同贾母行了礼后,又感激的看了看贾环,出门回家去了……

待薛宝钗离去后,贾母对家里姊妹们道:“这世道就是这般,许多看起来很好的事,背后总有见不得人的算计。日后你们都是要做当家太太的人,当记得今日的事,不可让人轻易算计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