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谋算(第4/4页)

……

从荣国府回来后,在宁安堂,贾环的面色有些凝重。

他将今日之陛见,完整的说了遍后,问道:“索兄,宫里那位,到底是什么意思?原先我们以为,咸福宫里的那位,地位未必能保。

可如今看来……”

索蓝宇坐在客位上,轻摇折扇,想了一会儿,摇头道:“公子不用担心,这不算什么。因为一个甄家的分量,改变不了什么……”

“怎么说?”

贾环问道。

索蓝宇轻笑道:“很简单,如果陛下真有心保那位,就不会婉言拒绝甄家其他几位姑娘的亲事了。”

贾环皱眉道:“拒绝了吗?只是推脱吧?”

索蓝宇呵呵笑道:“不过是给奉圣夫人存一份体面罢了……说起来,奉圣夫人也真是老了,二十年前,她就绝不会有这种想法。

一个太孙,一个亲王,一个文宗,一个武勋。

好大的胃口!

若真做到了,就算只做到一半,甄家至少可再保一甲子的富贵。

可是,宫里那位,已经忍甄家太久了。

江南重地,绝容不下一个一手遮天的甄家,再把持一甲子。

况且,他也不放心,通过姻亲,给咸福宫那位拉拢这么多帮手……”

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贾环恍然。

不过随即,他又沉默了会儿,再道:“如此说来,甄家那位姑娘,怕是……”

索蓝宇肃穆道:“公子,事关天下大局,更涉及到贾家的生死之势,公子若还要为区区儿女情长牵绊,就太让人……”

未尽之言,就太让人失望了。

贾环点点头,道:“你放心吧,我有数。还不至于妇人之仁到这个地步……”

……

渭水河道,浩浩汤汤,千帆林立。

各路商船,渡船,官船不计其数。

然而,如今河道中,最醒目的,却是一座缓缓而行的高大楼船。

尽管太上皇驾崩后,江南甄家的地位,几乎飞流直下。

但毕竟积威六十年,余威尚存,奉圣夫人仍在……

关键是,如今船上做乘之人,乃是东宫正妃,未来的皇后。

甄家到底会如何,谁也摸不准脉。

总之,无论如何,都不好轻慢了去。

因此,金陵方面特意安排出了一座极奢华的大船,护送甄府四小姐进京。

楼高三层,布局华美。

论享受,天下少有比江南更会受用的地方了。

而且极稳,在渭河里游浮,船上根本感受不到一丝颠簸。

船中一应摆设家俬,均极为华贵舒适。

与其说是一座船,不如说是一座宫殿。

然而,在楼船的最顶层,也是最奢华的一层楼上,甄玉嬛心里,却没有一丝受用的感觉。

透过窗子,看着外面渐渐繁华的河岸码头,甄玉嬛心里说不出的冷意。

和贾家不同,贾家四个女孩子里,贾母最喜欢三丫头贾探春。

而在甄家,奉圣夫人最喜欢的,却是这位四姑娘。

概因为这位四姑娘,不仅生的极美,而且还极聪慧。

家里传言,其幼年时,曾有江南铁口神断看过她的面相,言其面相贵重之极,更甚奉圣夫人。

也因此,后来太上皇为皇太孙说亲,奉圣夫人才会绕开她三个姐姐,独独挑了她。

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好事。

这个时代,女儿家还有什么比做皇后更好的出路吗?

无数女儿家一辈子都想戴一回凤冠霞帔,但通常也只有在成亲的时候,才能戴一回。

可是,做了皇后后,却可以每天都戴。

甄玉嬛不是畏缩的性子,若真能如此,她心里虽然紧张,却不会感到寒意。

可是,少有人知道,她在家里,常喜欢去前厅的书房,借着替父亲打扫书房之便,看甄頫替甄应嘉处理的公务,和收集的外界的消息。

甄家明面上地位不高,但实际上,却肩负着替朝廷侦查江南士林动静的职责。

虽不是特务,但也是一种耳目。

监查能力不弱。

除了江南外,在京城,也安放了不少人手。

因为总要知道京里的动静……

如此一来,从铁网山之夜起,近半年来的动向,竟被甄玉嬛悉数所知。

包括,东宫如今的处境,也包括,皇帝对东宫的态度。

她自然不会如同甄家的那几个婆子一般,以为她未来一定能成为一国国母,贵不可言。

只是,就算知道处境会不妙,又能如何呢?

正因为她知道的多,也了解到了甄家的处境,甚至,比甄应嘉和甄頫看的更清楚。

甄家,几乎已经到了必败之境。

一旦奉圣夫人逝去……

前途多舛。

唉……

如今看来,唯一的一线生机,却只能在她身上了。

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看着楼船窗外迥然异于江南秀丽风光的景色,靓丽秀美的甄玉嬛心中,更添了几分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