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第7/28页)

苹果公司的成功,除了得益于科技人员的不断创新之外,设计团队亦功不可没。苹果产品不但对个人电脑做出全新注释,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审美概念。现在的苹果产品,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符号,一种个人品位的象征。

ebble Steel出品的智能手表。

可用手机遥控,也会根据用户的调温习惯自动调整室内温度的Nest智能家庭控温器。

Apple II型计算机(1977)。

苹果公司Logo。

消费者在苹果商店的门前大排长龙,等候购买新iPhone。

苹果公司位于美国加州Cupertino的总部大楼。

苹果最初的产品是委托外面的设计公司做的,1977年,乔布斯请工业设计师杰里·马诺克(Jerry Manock, 1944— )来设计苹果II型个人电脑,乔布斯对于设计的挑剔简直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但马诺克和他在这方面的意见很一致,力求色彩单纯,造型简洁,于是,从一开始起便形成了苹果公司的简约主义、极限主义的设计原则。

1979年,乔布斯聘请马诺克来公司担任产品设计主管,并请他组建苹果公司的设计部门。马诺克组织的设计小组,起初称为“苹果设计所”(Apple Design Guild),比较松散。但是在乔布斯的要求和推动下,这个小组逐渐成为公司内专业的设计部门,称为“苹果工业设计团队”(Apple Industrial Design Group)。为了保证设计人员免受市场、工程人员或制造商的游说和干扰,乔布斯授予这个团队很高的特权,并且始终保持较小的规模,一般在12到20人之间,以便保持清晰的、比较一致的设计观念。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幸运的是,乔布斯是他们的设计主导,同时又是公司的CEO,是个具有品位和主见的领导者。他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够了解人们想要什么,并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方向推动。乔布斯认为设计是提升苹果产品的重要手段,他想要的不是一般的好设计,而是伟大的设计,他甚至将设计看得比技术更重要。公司一把手如此的支持和推动,成就了苹果设计的不同凡响。

马诺克后来因为健康原因离开了苹果公司,1980年代初,苹果公司经过举办多次设计竞赛,选取了德国的“青蛙设计”(Frog Design, FROG原为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的字头缩写,现在常被简称为frog)来设计苹果IIC 型电脑的机壳,以及为马金托什电脑做企业形象设计。

“青蛙设计”的创办人哈特穆德·艾斯林格(Hartaut Esslinger, 1944— )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之前曾为日本索尼公司(Sony)和法国的路易·威登公司(Louis Vuitton)做过设计。自从1982年与苹果公司签约后,艾斯林格和“青蛙设计”为苹果公司制定了设计策略,创立了“白雪公主”设计语汇,赋予了苹果产品统一的视觉形象,将苹果从一个硅谷新秀打造成全球性的知名品牌。

从苹果II型到马金托什加强型(Macintosh Plus)的设计发展,可以看出苹果的设计语言、品牌形象是如何逐渐形成的。苹果IIC的设计采用了轻盈的淡米色,当时叫作“雾色”(fog),之后推广到其他所有的苹果电脑产品上去了。到1986年,苹果电脑才改变了“雾”色,在苹果IIGS上用了浅银灰色,称为“白金”(Platinum)色。这个色彩在苹果电脑上使用了超过10年,直到1998年iMac最后颠覆灰色为止。这个时期,被称为“青蛙设计”时期,是德国的理性主义注入苹果设计的重要时期。

1997年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请来了年轻的英国设计师约纳森·艾佛,力求苹果设计有一个新的飞跃。1998年,苹果推出了艾佛设计的半透明蓝色塑料外壳的iMac,完全突破了常规电脑的设计概念,跳出了10多年来苹果电脑的“白雪公主”风格范围,显示出崭新的青春形象,风靡一时,在市场上极为成功。当然,iMac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其主机和显示器合并一体的做法,鼠标的操作方式等等,都是从马金托什衍生而来的,但是那种圆圆的、色彩鲜艳的透明塑料有机造型,则无疑成为苹果设计的一个飞跃的转折点。

苹果的设计语汇,大致可分成两个类型。一个是针对大众消费品,如MacBook、iPhone、iPod等,以光滑的塑料外壳为主,多采用白色、黑色,近年更推出亚光金色,拥有时尚气息。另一个类型是针对高级的专业产品,如MacBook Pro和Mac Pro等采用金属的机壳,以亚光黑、灰、银色为主,突出金属感。不过,最近已出现跨界的情况,最新的iMac、iPod产品线也都采用了专业路线,采用金属外壳,造型纤细、转角圆滑。值得提出的是,苹果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以马金托什电脑为例,其上的刻痕为2毫米宽、2毫米深,要求刻痕表面完全垂直;机身顶部前面的圆角半径为2毫米,后面的半径为3毫米,要求丝毫不差。这种设计和加工上近于严苛的精细准确,是苹果产品独特的“遗传密码”,有效地营造出苹果产品高水准的面貌,从众多的电脑产品中脱颖而出。

乔布斯和马金托什电脑登上了《麦克世界》(MACWORLD )杂志的封面。

乔布斯介绍新推出的iPad(2010)。

苹果第五代iPhone,针对消费大众,增加了亚光金色,突出时尚感。

最初推出的智能手机iPhone(2007)。

苹果的Mac Pro,采用亚光银灰色,突出金属感,强调专业属性。

第五代的iPod。

苹果设计达到今日的水平,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历经了几代设计师的努力,才形成今日的面貌。苹果公司历任的主要设计师有:

杰里·马诺克(Jerry Manock, 1944— ),1977—1984年担任苹果设计主任;

比尔·德勒斯豪斯(Bill Dresselhaus),任期为1979—1983年;

特利·奥亚玛(Terry Oyama),任期为1980—1983年;

罗博·格梅尔(Rob Gemmel),任期为1981—1985年;

哈特穆德·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1944— ),任期为1982—1989年;

理查德·乔丹(Richard Jordan),任期为1978—1990年;

吉姆·斯图亚特(Jim Stewart),先后在1980—1984年和1987—1994年期间担任苹果设计主任;

罗伯特·布鲁涅(Robert Brunner)任期为1989—1997年;

约纳森·艾佛(Sir Jonathan Paul "Jony" Ive, 1967— )从1997年开始,一直主持苹果公司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