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的不速之客(第5/7页)

[16]

在大多数共和国都宣示了主权之后,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去定义共和国和中央政府的新关系。宪法为这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大联盟的外表,甚至保证各个共和国拥有脱离联盟的权利,但是,它却不能给成功处理中央和共和国的关系提供任何帮助。

事实上,依据既定章程,一个加盟共和国要么加入联盟,受到莫斯科方面的全权掌控,要么退出联盟。立陶宛希望退出,可是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一些共和国希望有新的处理办法。戈尔巴乔夫竭尽全力阻止立陶宛退出联盟,阻止俄罗斯议会让叶利钦当选,阻止俄罗斯宣布拥有主权。可是他一败涂地。苏联政治、经济的版图正在瓦解,使得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已然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存在。

1990年夏,戈尔巴乔夫的保守派随员向他献上了锦囊妙计——通过武力强行让苏联法律凌驾在共和国法律之上。可是,只有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才能这么做。戈尔巴乔夫希望能够准备好紧急状态的启动方略,他还宣布了一系列改革:分别用安全委员会和苏联内阁取代了原来的总统委员会和部长会议,前者直接对总统负责。

戈尔巴乔夫坚持施压,希望让国家进入紧急状态。1990年12月,在人大召开期间,近400名立法代表投票赞成将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提上了议程,但是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然而,戈尔巴乔夫亲密的自由派战友——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却因保守派攻击他出卖苏联国家利益而辞职。戈尔巴乔夫自己的事业也岌岌可危,因而没有劝阻他留下。谢瓦尔德纳泽向人大代表发出警告:一场政变就在眼前。在他写给私人朋友、美国外长詹姆斯·贝克的信中,他说,他做了对得起良心的事情。[17]

正如谢瓦尔德纳泽预料的那样,一场政变已经发生。在人大会上,保守党先发制人,戈尔巴乔夫也不甘示弱,他决定由自己领导这次“大检阅”。1991年1月,在尚未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情况下,他全权委托克格勃局长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和新任内务部长鲍里斯·普戈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阻止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主权独立运动。

1月11日,中央媒体宣布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成立了亲莫斯科的“救国委员会”。三天后,内务部特别部队和克格勃突击队,向支持立陶宛独立的反对派所占据的维尔纽斯电视塔发起了进攻。15人在冲突中丧生。1月20日,内政部军队又向拉脱维亚共和国的首都里加开火,造成4人丧生。5天后,苏联政府发布法令,内务部队和苏联军队将对城市进行联合巡逻。这项法令为苏联城市的街道上驻有军队提供了法律依据。

戈尔巴乔夫在3月成立了安全委员会,他主要的顾问团几乎由清一色的强硬派组成。就在当月,在全民公投中,戈尔巴乔夫成功地获得76%的选票支持保留大联盟,尽管波罗的海和高加索地区新选举出的政府当局对此视而不见,可是这一结果还是给苏联总统和他的顾问们壮了回胆。3月28日,他下令驻扎在莫斯科的军队阻止人们集会支持叶利钦,还在当日要求俄罗斯议会的强硬分子好好组织投票选举,把叶利钦从议长的位子上拉下马,可是他的企图落空了。

在莫斯科,集会的队伍不顾政府的禁令,继续前进,政府也未出动军队驱散人群。然而,由俄罗斯人和斯拉夫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向居住在波罗的海国家和高加索地区的外族人开火时毫不犹豫,却很不愿意打击他们的斯拉夫同胞。此外,戈尔巴乔夫因担心出现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而犹豫不决。他命令部队撤回到军营,此举受到了民主派的反对者欢迎(叶利钦因此稍稍停止了其对苏联总统的直接攻击),却被党内强硬派谴责。戈尔巴乔夫拒绝将打击进行到底的态度,再次愚弄了他们。在强硬分子看来,戈尔巴乔夫这个障碍必须清除。

党内机关有不少人试图摆脱这个误入歧路的共产党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不同,他难以想象自己能随心所欲地离开苏共,这不仅因为他时常宣誓对共产主义理想怀有坚定的信念,以及确信自己有能力改革苏共,而且还有策略上的考量:他不希望这个仍然手握国家大权的政党机器转过来反对他。

就在叶利钦宣布脱离苏共的前几天,他在日记中记录了与戈尔巴乔夫的一段谈话:

“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除了饲料槽和权力,他们什么也不要。”戈尔巴乔夫这样评论在当天早些时候所见到的苏共书记们。切尔尼亚耶夫继续说:“他们吐着脏话来发誓。”我对戈尔巴乔夫说:“离开他们吧。你是总统;你看清楚这个党是怎么一回事了,事实上,你是人质,是替死鬼。”戈尔巴乔夫有些迟疑,他对切尔尼亚耶夫说:“你难道认为我不懂吗?我明白。但是我不能让这只脏狗挣脱绳索,否则,整架机器都将反对我。”[18]

1991年4月24日,一决雌雄的时刻不出所料地发生在苏共中央会议上。全国党委会都要求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但是,戈尔巴乔夫再次凭借他的谋略战胜了对手。与会者们从晨报中惊讶地获悉,前一天戈尔巴乔夫已经与他的头号敌人叶利钦和其他谋求更多主权的共和国领导人达成了一笔交易。在戈尔巴乔夫的宅邸——新奥加廖沃举行的会议上,他们同意达成新的联盟协议。

除了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外,戈尔巴乔夫最终找到了另一种办法:不是回到原先的状态,依靠武力维护中央的权力,而是向前走,找到可以平衡中央政府和共和国利益的方案。这项权宜之计能使他不再受到自己阵营中其他苏共领导人和强硬派的支配。4月24日,在一次苏共中央会议上,别人对他的做法进行猛烈抨击,作为回应,戈尔巴乔夫宣布,他准备辞职。苏共的领导人又退却了:失去了戈尔巴乔夫,他们的党将在劫难逃。此时此刻,他是唯一保护他们、对抗叶利钦及其民主派阵营的人。预谋的党内政变又失败,戈尔巴乔夫得以逃生,但是,强硬派没有就此罢手。[19]

1991年6月,叶利钦赢得了总统竞选,并且承诺加强俄罗斯主权。同年7月10日,他在就职仪式上宣誓,保证捍卫俄罗斯主权。苏联帝国摇摇欲坠。哈佛大学历史学家罗曼·施波尔卢克把主张俄罗斯民族自信的人称为“民族的构建者”,在与“帝国拯救者”的斗争中,他们获得了胜利。

就在举行俄罗斯总统选举的那一天,戈尔巴乔夫的顾问切尔尼亚耶夫在日记中写道:“在动物般的直觉方面,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没有叶利钦敏锐。他担心俄罗斯人民会因为他放弃了帝国而永不原谅他,可是,结果却是俄罗斯人民毫不在意这些。”切尔尼亚耶夫感到,没有俄罗斯,任何帝国设想都难以实现。戈尔巴乔夫的顾问在日记中还写道:“毕竟,失去了俄罗斯,就将失去一切。联盟不复存在,事实上苏联总统只能依靠俄罗斯,而不是纳扎尔巴耶夫领导的哈萨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