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始倡玄学——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第3/12页)

何晏不仅高才,而且长得很漂亮。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人肤色白净,在形象上就占大便宜。据记载,何晏就一脸胶原蛋白,皮肤白嫩白嫩的,白得让大家都以为他搽了粉——一直到他三四十岁,皮肤都白皙得让人嫉妒。

为了验证何晏到底是不是搽了粉,魏明帝曹睿故意在大夏天赏给他一碗汤饼(大约是今天的热汤面之类),逼着他当场吃完。何晏吃得大汗淋漓,不断擦拭,结果呢,皮肤经过汗水浸泡,更加水嫩,白得透明!大家这才服了,知道他确是天生丽质,没有搽粉。

这么漂亮的小帅哥,还有很高的才华,又有寄人篱下的苦衷,自然而然就会往傲娇和自恋上发展。有个成语,叫作“顾影自怜”,用来形容何晏就太合适了。《三国志》记载何晏“自喜”“行步顾影”,就是说他自恋无比,走路都得停下来看自己的影子:哎呀!我居然长得这么好看!

这么傲娇的人,自然与曹家子孙保持距离,并且会摆出对曹家蛮不在乎的样子。曹丕为此还怄气,骂何晏“假子”,极不喜欢他。等曹丕当了皇帝,就以“何晏好色”为由,没有重用何晏,只给了他一个闲职。

何晏好色吗?何晏确实好色,这很正常,曹丕你就不好色吗?所谓好色云云,只是打压对方的政治借口罢了。

何晏好色,除了《三国志》引《魏略》说他“好色”的评价之外,还有个非常明确的药物证据,什么药物呢?

这就是让我们如雷贯耳、名士必吃,几乎成为魏晋符号的——五石散!

五石散、酒、裸奔和名士

鲁迅先生曾经在广州有一次演讲,后来演讲内容被整理为一篇文章,是研究魏晋必读之物,叫作《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面说了魏晋名士的两个典型符号,即“吃药”和“饮酒”。

这里说的“吃药”,就是吃“五石散”。

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这个药方现在还能看到,最早叫作“寒食散”,据说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伤寒杂病论》,是他毕生心血所在。这个“寒食散”的方子,就收录在《伤寒杂病论》之中。

“寒食散”又被称为“五石散”,是因为这药方里有五种石头作为主药,还有若干别的药作为辅药,这五种石头分别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和“赤石脂”。

由于这个药方本来是治疗伤寒病症的,所以药性燥热。而且,这个药毒性很大,吃了之后吃还要配以很多很麻烦的调理方法,把毒发出去。如果调配不得当,搞不好就会中毒而死,所以东汉以来,一直没什么人吃这个寒食散。

但是这个药有个附带的作用,就是吃了可以壮阳、强体力,使皮肤变得敏感,这可是个令人惊喜的意外发现。

于是何晏对寒食散略作调整,并且按照调理的方法,开始服食寒食散。吃了之后,药效的附带作用果然非常明显,何晏高兴地说: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于是,在他的影响下,寒食散开始流行起来。

一如前面所说,寒食散好是好,但是毒性很大,吃了之后得有相应的、十分麻烦的解毒法子,得把毒给“发散”出来,这些法子都有什么呢?

首先,吃了药之后不能躺下,得赶紧活动、锻炼身体,让血液快速流通,谓之“行散”,否则性命不保。于是,经常能见到魏晋名士发足狂奔,这就是吃药之后的“行散”。

其次,不能穿厚衣服、吃热东西,而且还得穿单衣、吃凉东西,越凉越好。为什么呢?因为药性燥热,必须用寒冷之物与之中和,否则就会把自己的内脏烧坏。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

再次,得大量喝酒,东西不能吃热的,酒却最好是热酒。为什么呢?酒主挥发,热酒挥发效果更好,所以不能吃热东西,但是可以喝热酒。魏晋名士们大都喜欢喝酒,除了“喜欢”之外,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排毒,必须喝酒。

这些是吃药之后的排毒调理,都是必须的,哪一样做不好,就有生命危险。魏晋乃至唐末,都有人吃五石散的,同时,因为调理不足而中毒得怪病乃至毒死的,比比皆是。有人中毒之后舌头出现问题无法说话,有人浑身溃烂、脓疮遍体,有的直接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吃了五石散,还有一些“连锁反应”,比如皮肤敏感,一磨就破,不能穿贴身的衣服,所以魏晋名士大多衣袂飘飘、宛若仙人;甚至不能穿新衣服,新衣服布太硬且不合身,所以旧衣服好,越旧越好,旧到衣服里面长出虱子都没关系。吃完五石散需要喝酒,不喝酒就会死,所以酒喝多了就醉了,醉了干些荒唐事就情有可原,在我们看来是发酒疯的,在他们看来就是非常能理解、很稀松平常的事了,等等各种情状,不一而足。魏晋名士的举止怪异,很多时候是和吃这个五石散有莫大关系。

既然这药这么毒,不吃不就完了?

那不行!吃了这个药,确实有比较明显的药效,壮阳强体,这是人人都想要的;而且,何晏都带头吃,你不吃,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士?到了后期,名士们都吃,不是名士的贵族也吃,加之此药本身昂贵,慢慢形成风气,吃不吃五石散甚至成为区分贫富贵贱的标志了——一般人你还吃不起呢!好像今天,流行“文化”、流行“国学”,俨然形成风气,你要是不会背两句古文、拽两个佛学名词,你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不过,成为一个大名士,光靠吃药、喝酒、穿宽袍大袖还远远不够——至少在玄学早期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名士,作为玄学的清谈客,作为名满天下的玄学清谈客,你必须得有玄学思想。

说到这里,笔者必须宕开一笔,介绍一下有关“魏晋玄学”的内容和其来龙去脉了。因为,假如我们不知道魏晋玄学是什么,就不会明白那些名士们到底在干什么,更不会了解他们都在坚持什么、反抗什么,不明白他们的坚持和反抗到底有多么可贵、可佩,甚至连《世说新语》也看不明白。

不懂魏晋玄学,看魏晋名士的行为举止,我们就很可能像很多庸俗之辈一样,骂一句“魏晋名士无非有病、自恋、神经、装逼,沽名钓誉而已”;或者像另外一批庸俗之辈,徒羡名士们风流潇洒、行为乖张的形式,却全然不知名士们到底为什么这样做。

无论批判或是欣赏,都请先了解一下批判和欣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