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雪 降(第5/5页)

72。有些被截获的军火中,包括三百磅标着“小桶盐酱”字样的弹药,而雷管标为“螺丝”甚或是“宗教册子”,来复枪则假称“雨伞”73。大部分外国军火走私者和不法商人是英国人或美国人,也有比利时人、瑞典人、普鲁士人或意大利人74。太平军在战场上缴获的西洋武器包括火药、滑膛枪,甚至还有十二磅重的榴弹枪,这些意外得来的武器被收到南京等地的军火库里75

1863年初,李秀成打算在皖北发动攻击,以转移包围南京的曾国藩兄弟的注意力。几周之后,果敢出击的忠王所部便陷在泥沼和滂沱大雨中。在长江以北的作战区内,频繁的战事已耗尽粮食补给,而新庄稼还没来得及收割。李秀成的部队中很多人病倒;有些人吃野草,有些人则死于饥饿。安徽的官军已记取教训,事事谨慎,他们稳坐在防御工事后,拒不受惑出击76。这场战役虽然打得很勇敢,但却以惨败告终,一如李秀成的上海之役,而因此又抽调了好几万用于直接解除南京之围和固守苏州到上海之间各城镇的太平军将士。这些城镇接二连三落入无情、装备精良的驻沪英法陆海军手中,与英法军队协力作战的有清军和“常胜军”,常胜军一开始由来自马塞诸塞州塞勒姆镇的华尔(Frederick Ward)统率,后来由戈登率领77

1863年5月,李秀成放弃西征,奉天王之命,火速经由长江北岸回师南京。他在准备渡江时遇上了清军,此时配有西式武器的官军已实力大增。据李秀成描述:“斯时正逢大江水涨,路道被水冲崩,无处行走……官兵纷乱。然后将舟只先渡将官战兵马匹过河,将已过尽,尚有老小以及不肯上舟马匹落在江边。此时九洑洲又被水没,官兵无栖身之所,有米无柴煮食,饿死甚多,正逢九帅发水军前来攻打”。78其结果惨不忍睹,一位仍效忠于太平天国的西洋佣兵如此描述:

即使天京在望,这些人的苦难还未结束,因为他们又遭到敌人突袭,损失惨重。这支疲惫饥饿的部队一到江边,敌军炮艇便不断开炮轰击。部队沿江岸绵延近两英里,杀之易如反掌。他们坚守阵地,毫不畏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难以置信。敌军的猛烈炮火向密集人群平射而来(大多是英国火炮所发),他们提起最后一口气,一一上船……
岸上的景象映入眼帘,其悲惨令我永难忘怀。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但许多兵士已经过于衰弱,已经动弹不得。他们为了回到这里,付出了这么多的艰苦奋斗,忍受了这么多的痛苦,可是现在却不得不留下来等死。他们的人数太多,所以同伴无法一一助他们在敌人的炮火之下渡江。炮弹不断在这些骨瘦如柴的人们中间隆隆爆炸。由于过于拥挤,许多人都被后面的人挤落江中,被江水卷起。成千的炮艇向这些拥挤在一起寸步难行的人猛烈轰击。那些筋疲力尽的残兵在倒在地上的同伴尸体中挣扎。这些景象真是惨不忍睹。这些军队昔日军容强盛,如今天天目睹残部渡江,令人心感愁苦,却又爱莫能助,敌人的无情炮火向着这些挤在江边的无援人群轰击,炸死了一排排的人,一切只有逆来顺受。79

洪秀全对李秀成还是没说什么,既没有安慰他,也没有鼓励他。洪秀全在这段时间也一直没从天父或天兄那儿接到什么安抚鼓励的话语。就算洪秀全的妻、母或长子曾把他们的梦告诉他,他也不再与太平天国的忠实信徒分享了。洪秀全在南京刊印一书,在结尾回顾了每次耶稣下凡的过程,以及在紫荆山透过萧朝贵传达的讯息;他回顾了刚定都南京时,天父透过杨秀清及其随从传达的谩骂和允诺;他记录了萧朝贵在永安受伤后的受苦心声:“越受苦,越威风。”他还转录了杨秀清死前的呼号:“放火烧朕城了矣!未有救矣!”80在那遥远的往日,天堂的声音是多么频繁啊!如今,天堂却沉寂了下来。

由曾国藩所率的湘军击溃太平军之后不久,就有十二幅图描绘清军节节胜利的过程。此处所选的四张图分别描绘四场战役。(原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854年7月25日,官军在湖南洞庭湖畔的永州破太平军,解长沙之围。

1855年10月的桐城之役,自此太平军无望再取湖南。

1856年12月9日,官军夺回武昌。

官军在1864年10月擒拿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太平天国至此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