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赵充国,昭宣中兴第一将

汉武帝刘彻打了一辈子匈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彻底将肆虐中国北方百年的匈奴斩尽杀绝,虽然有漠北之战重创匈奴的伟业,但匈奴对汉帝国的威胁并没有彻底解除。在公元前100年之后,随着老一代抗匈名将的陆续作古,西汉帝国的军将阶层,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态势,继任大将军的李广利,才能比卫青霍去病都相去甚远,3次远征匈奴,除了第一次打了个平手外,第二次大败亏输,第三次先胜后败,7万大军全军覆没不说,其本人在被匈奴俘虏之后更没气节,膝盖一软就当了汉奸。如此痛心局面,也让晚年的汉武帝心灰意冷。公元前89年,汉武帝发布了著名的《轮台诏》,忏悔自己好大喜功的错误,停止对匈奴的战争,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恢复国民经济,休养生息上来。至此,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最终停止,筋疲力尽的汉帝国,也重新开始了休养生息的过程。虽然对汉武帝来说,这个抉择晚了整整30年,但毕竟也是关键的。

但匈奴人的侵扰并没有停止,尤其是李广利全军覆没之后,常年在汉朝打击下惨遭失败的匈奴重新嚣张起来。此时匈奴在位的狐谷鲁单于志得意满,竟然向汉帝国下书,自称匈奴是“天之骄子”,要求汉朝恢复汉高祖时期开始的“和亲”政策,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对于这种嚣张态度,汉武帝并未计较,只是命令边关严加防御,并不主动出击。对于打了一辈子匈奴,性格强硬的他来说,内心的愤懑无奈,可想而知。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一生“大有为”的汉武帝,终于闭上了疲劳的眼睛。就在他去世的同年,匈奴发动了对汉朝五原、张掖、酒泉等边塞的侵扰,杀掠无数。但所幸的是,此时匈奴对汉朝的山西、河北等传统边地,早已经鞭长莫及,主要的侵扰对象变成了新开发的河西地区,因此对汉朝传统北方经济区破坏不大。

但一生功过与匈奴连接在一起的汉武帝也许并没有想到,就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弥留之际还在对近臣霍光感叹“国无能将”的无奈时,一颗新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他的出现,将亲手解决汉武帝念念不忘的匈奴问题,给苟延残喘的匈奴汗国以最后的致命一击——赵充国。

比起西汉抗匈的众多名将,赵充国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

赵充国是甘肃天水人,从年轻时期从军开始,他就是个很特殊的军人。汉朝的军人大都文化程度很低,像卫青那样粗通文墨的,就算是知识分子,但赵充国却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从当小兵开始就喜欢兵法,一本孙子兵法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几乎做到手不释卷。他功夫也练得好,从小精于骑射,因为作战素质高,他军事生涯的起点也高,15岁的时候,就被调入到一支特殊的部队:虎贲军,直接领导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汉军神霍去病,参加的第一场重大战役,就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两征河西之战。他跟随霍去病千里大穿插,重创匈奴河西二王,对霍去病精彩的用兵方略,也从此了然于心。河西四郡成立后,赵充国受命在当地屯垦,全家移居到青海西宁地区,也正因如此,他错过了著名的漠北之战。之后赵充国扎根边疆,安心工作,兢兢业业戍守边疆,他的扬名立万,开始于他37岁那年。

这一年的赵充国,终于等到了再次出征的机会:汉匈战争风云再起,继卫青后担任大将军的汉武帝另一个“舅子”李广利,奉命率军从酒泉出发,北击匈奴。作为河西地区屯垦军官的赵充国,也奉命随军出征,这时期的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跟随的军队,统帅不再是战无不胜的霍去病,而是汉朝军事历史上著名的草包李广利。这样的条件,想建功立业,那是相当的难。

李广利这个草包,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虽然同为外戚,可李广利比起之前的卫青霍去病差了十万八千里。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外戚统帅横扫漠北,打得草原悍狼匈奴嗷嗷狂逃,大概是受了卫霍二将军横扫千里的鼓舞,汉武帝在其晚年似乎患上了“外戚依赖症”,认为只有外戚才是最好的统兵大员,同为汉武帝大舅子的李广利就这样平步青云,在卫青去世后接替了大将军的职务。但李广利面临的是比卫青好得多的形势:强大的匈奴早已威风不再,西域的小国更实力有限,以汉朝强大的军力和国力,放在他手上不是指哪打哪吗?可问题是李广利实在不是这块料。在这个历史时刻,李广利这位庸才粉墨登场,差点把汉匈战争的大好格局都赔进去。

汉武帝晚年三征匈奴,一心要把匈奴赶尽杀绝,可李广利实在让他失望。第一次征匈奴,李广利率3万大军在天山大战右贤王,先胜后败,被匈奴人重重围困,险些脑袋搬家。比起霍去病1万铁骑横扫河西的壮举,李广利真该惭愧到家。不过这次毕竟面对匈奴优势兵力,还算情有可原。第二次征匈奴,汉武帝动了血本,把21万大军交给李广利,与匈奴单于10万大军在蒙古土拉河血战,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靠着汉朝断后部队的殊死奋战总算全身而退,这次毕竟还算把部队完整的带了回来,不算太丢人。第三次征匈奴却真让汉朝血本无归,李广利率7万精锐,在内蒙古杭爱山与匈奴决战,先是打了个开门红,迫使匈奴撤军,可之后却被匈奴来了个反包围,7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李广利本人也投降匈奴。此战使汉朝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诏》,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战争。可幸的是,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匈奴虽然3次挫败李广利,却始终没有改变汉匈战争的大格局。

金子在哪里都发光,李广利这个草包,成全了赵充国这块金子。战斗打响后,李广利果然不负白痴之名,匈奴一洒钓饵,李广利接着就上钩,被匈奴的小股骑兵诱入包围圈,3万大军被匈奴右贤王部团团包围,眼看全军覆没在即,先前誓言“横扫匈奴”的李广利慌了手脚,横扫匈奴是不指望了,跑路保命要紧。可这次匈奴准备得非常充分,动用了近10万精锐骑兵,组织铁壁合围,汉军左冲右突,虽然杀伤敌人1万多,却始终无法冲出包围圈。眼看着全军覆没在即,关键时刻赵充国挺身而出了。在汉军断水断粮陷入绝境的局面下,赵充国主动请缨,绝路之下,有人提议干脆分散突围,3万兵马能跑出一个是一个,甚至连主将李广利都丧失信心,但赵充国当场怒吼道:“与其忍辱投生,不如死战为荣。”在其感召下,李广利终于决定赌一把,为他精选了数百壮士开路,赵充国敏锐地发现了匈奴包围圈的薄弱环节,带头猛冲出去,一番猛打猛杀之后,终于在匈奴的包围圈里撕开了一条口子,3万汉军终于全身而退。战后盘点,赵充国率领的几百死士,幸存不过30多人,赵充国本人身中20处刀伤,可谓惨烈之至。李广利虽然打仗草包,这次做人还算厚道,事后在向汉武帝总结汇报时,大赞赵充国之功劳。汉武帝闻讯后亲自接见,当场称赞“真壮勇也”。赵充国也因此飞黄腾达,被提升为中郎将,之后又被提拔为车骑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