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赵充国,昭宣中兴第一将(第2/3页)

但飞黄腾达的赵充国,又沉寂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李广利两次出征匈奴,他都没有获得参战的机会,甚至曾赞叹他是“壮士”的汉武帝,也似乎忘记了他。在御林军车骑长史的职务上,他一干又是11年,不过对他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幸运,因为跟着李广利出征实在窝火,不是让人打得全军覆没,就得跟着被俘。李广利的兵败被俘,终于给了赵充国机会。在西汉边将死伤殆尽的情况下,赵充国得到了任命,以天水都尉的身份,去甘肃地区屯田。这是公元前89年,汉武帝发布《轮台诏》后不久,汉武帝时代对匈奴的主动出击战争已经落幕,而赵充国的战争舞台,才刚刚开始。

从公元前89年赵充国屯垦河西,到两年后汉武帝去世,是汉匈关系历史上非常微妙的两年。虽然汉武帝主动发出和平信号,停止了对匈奴的进攻,但匈奴本身却不消停,狐谷鲁单于在重创李广利之后,也一时间飘飘然了,觉得自己英明神武,恨不得明天就杀回河套去,把汉帝国打得大败亏输。而地处前线的河西,就成为匈奴侵扰的重点地区。从《轮台诏》之后,匈奴对汉帝国的大规模侵扰死灰复燃,几乎每年都多次派兵进犯河西走廊,但不幸的是,此时镇守河西走廊的,正是屯垦在此地的赵充国。

汉武帝在接见赵充国的时候,称赞他为“勇将”,其实赵充国真正的价值,是一个“智将”,与诸多名将相比,赵充国更是一个边防的建设者。在到任河西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安边思想,首先增设了边关的烽火台,建立了完备的预警体系,此外大量的结好周边部落,购买良马,重新建设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作为抵抗匈奴入侵的机动力量。相比于之前汉朝军队被动防御,处处挨打的局面,赵充国极重战前侦察工作,他的名言就是“百闻不如一见”,每次匈奴入侵之前,他都能出色地把相关情况掌握清楚,甚至了然于心,因此匈奴人的入侵,大多钻到他的口袋里。从公元前89年到公元前87年,短短两年里,匈奴人对甘肃天水地区的侵扰高达8次,每次赵充国都能够提前得到情报,充分做好布置,结果杀来的匈奴军,都落进了他的埋伏圈。这是汉匈关系历史上关键的两年,志得意满的匈奴,在遭到河西守军一次次剧烈的打击后,不得不从梦想回到了现实:与汉朝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因赵充国镇守河西走廊的战功,到了汉武帝去世后的公元前86年,赵充国被调回了京城,之后被提升为中郎将(御林军总指挥)。汉昭帝即位后,赵充国又曾受命镇压河西地区羌族的反叛,他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平等对待当地羌族,推心置腹不搞民族歧视,团结大多数部落,对少数作乱坚决打击,恩威并施下,很快平定了当地局面。公元前81年,赵充国再次统兵,大破入寇河西走廊的两万匈奴骑兵,斩俘万人,生俘其头领西祁王,这是汉昭帝即位后对匈奴取得的一场重大胜利,因为此胜,匈奴乖乖地答应与汉朝通好,并放还了大批被扣押的汉朝使臣,著名的“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也正是因此得以重归汉朝。因此战功,赵充国官升护水都尉,俨然汉昭帝时代的第一将星。

贵为“后汉武帝时代”第一将星的赵充国,有一个素质远远超过了同时期诸多将领:境界。

这个境界,其实就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打仗,是为了什么?

封建时代,军人大多数都是粗人,大多数人打仗,是为了立功,理想高一点的,为了能升官,再高点的,也就是封侯拜相。而赵充国却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异类,他打仗的目的,却是为了不打。

比如在后来位高权重时期,每当汉朝边境发生摩擦时,赵充国的反应都是一个:这场战争会不会扩大,打这一仗,对国家值不值。

所以在他的戎马生涯里,甚少有大规模杀戮的事情,基本都是只要对方主动投降,就优待俘虏。但一旦出手决定攻击,就要重创对手的有生力量。在当年经营边地的时候,他的方略同样如此,不追求斩俘的数量,而是以安定边关,促进民族融合为己任,对于归乡的匈奴部落,以及当地的羌族部落,都公正对待,理智处理各种民族纠纷,尽可能地化解民族矛盾。所以在他主持汉王朝军事的那些年,汉王朝打仗不多,但战果很丰硕,但凡战争,都一次性解决问题,打得敌人长时间不敢再来。昭宣中兴的和平局面,就是由此而奠定。

而赵充国本人,也成了汉昭帝、汉宣帝两任帝王在位时期的重要人物,而且比起诸多武将来,他不但会打仗,而且也会混官场,不管是何等政治人物当权,和他的关系往往铁杆得很。比如一度权倾朝野的大将军霍光,对他就极为倚重。尤其是在汉昭帝驾崩之后,朝廷局面扑朔迷离时,他“站对了队伍”,坚决支持霍光,拥立刘询为帝,这个抉择也继续给他带来了好运。刘询即位,即历史上的汉宣帝,赵充国被封为营平侯,即使是后来霍光倒台后,赵充国地位依然稳固。而此时他的名字也令匈奴闻风丧胆。公元前72年,匈奴发动重兵攻打汉朝西域的重要属国乌孙国,汉朝闻讯后,以赵充国统兵4万出征,结果,匈奴人闻知是赵充国前来,立刻吓得脚底抹油,拔马溜之乎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武,赵充国做到了。

而在进行抗匈战争的同时,赵充国还有另一个对手:羌人。

当时的羌人,是河西走廊地区的原住民,最早接受匈奴的统治,汉朝占有河西走廊后,羌族人起先臣服于汉朝,但羌族部落众多,实力分散,又兼匈奴撤走后,其力量迅速膨胀,与汉朝的冲突也日益增多,而在屡次遭到汉朝军事打击后,匈奴也改变了策略,改成了策反羌族暴乱,以牵制汉王朝的政策。汉宣帝登基之后,羌族的叛乱日益增多,渐成汉朝这时期的大患。

但幸运的是,汉朝有赵充国。

在汉宣帝在位时期的公元前65年,羌族的叛乱已经很严重了。这时期的赵充国,已是告老多年了,无奈之下,汉宣帝再次将赵充国请回来问计。对河西羌族的情形,赵充国早就了然于胸,他详细分析了当地的形势,反对部分大臣提出的对羌族实行残酷镇压的政策,提出应该“甄别”,即重点打击其中蓄意叛乱的,对大部分的部落,应该遣使安抚。但汉朝派出安抚羌族的使臣,却惹出了事情。公元前61年,汉使义渠安国政策失当,在河西当地滥杀无辜羌族,引发当地羌族大规模叛乱,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已经70岁高龄的赵充国主动请缨,要求到河西去收拾乱子,他采取了谨慎的政策,依然是“百闻不如一见”,缜密地侦察敌情,弄清楚羌族部落的内部情况,然后分化瓦解,制定了三步走策略。首先重点打击其中叛乱最严重的丁零部落,然后对其他叛乱部落围而不打,采取对峙政策,在当地修筑堡垒,准备屯田长期坚守,他的稳妥,引起了汉宣帝的猜疑,急于解决问题的汉宣帝几次下诏书申斥,但赵充国不为所动,反而屡次上书,陈述自己的方略,其中“攻敌易,攻心难”一句,昭示了其解决边防问题的态度,在战场上打败对手容易,但真正要解决问题,却还是要攻心。在他的坚持下,西汉帝国最终同意了他的平叛方略,一面在当地继续进行分化招抚,一面经过调查,查清了先前侵扰汉地的,是其中的先零部落,随后火速动兵,重创先零部落,以迅速解决战斗的方式,给周边的羌族上了课。恩威并施的策略果然奏效了。随后诸多羌族诚心归附,向汉帝国投诚,之后直到西汉末年,河西羌族部落甚少与汉帝国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