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英译本(第2/3页)

与增添相比,删节是比较少的,最主要的是冯友兰的三份序言没有翻译。另外第一章《绪论》中介绍哲学的内容和方法的几节没有翻译。“哲学本一西洋名词”,正如冯友兰开篇所说,这些内容对西方人来说是常识,就没有翻译的必要了。

冯著的一个重大特点是大量抄录原文,冯友兰说自己这样做是继承了中国以往的学术传统:“中国人所写此类之书几皆为选录式的;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即黄梨洲所著之宋、元、明哲学史;《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即姚鼐、曾国藩所著之中国文学史也。”(《绪论》第十节)这样写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学者批评冯友兰“直用原料的地方太多”而线索不清(张荫麟书评,1931年6月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作为译者卜德倒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在前言中写道:“冯著大量引用原始资料,这使本书不仅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有价值的文献选编,而且让这些古老的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非常重要,因为关于这些文本的解释往往是多样的。译者尽可能地贴近原文,但也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西文的翻译,但很少原文照录,而是做了自己的修正,使翻译更加准确。”

根据卜德在文中做的注释和最后列的参考文献,他参考过多种已有的英文翻译,例如就四书五经而言,他的主要参考对象是理雅各(James Legge)的五卷本巨译《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ssics):第一卷为《论语》、《大学》和《中庸》(Confusian Analects,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第二卷为《孟子》(The Works of Mencius);第三卷为《尚书》(The Shoo King, or The Book of Historical Documents);第四卷为《诗经》(The She King, or The Book of Poetry);第五卷为《春秋左传》(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其他重要参考文献包括:翟理斯(H.A.Giles)的《庄子》译本(Chuang Tzu, 1926)、德效骞(H.H.Dubs)的《荀子》译本(The Works of Hsuntze, 1928)、魏理(Authur Waley)的《老子》译本(The Way and Its Power, 1934)、梅贻宝(Y.P.Mei)的《墨子》译本(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 1929)。至于没有现成译本可以参考的,如《公孙龙子》、《韩非子》等等,卜德提供了最早的译文。

理雅各是卜德最为敬重,也是在翻译中借鉴最多的前贤;但仔细对比每一段译文,就会发现,卜德都会多多少少做一些修订。试举一例。关于人性善,孟子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开始,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段话的理雅各译文是: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benevolence.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the principle of righteousness.The feeling of modesty and complaisance is the principle of propriety.The feeling of approving and disapproving is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Men have these four principles just as they have their four limbs.

卜德的译文修订为: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human-heartedness.The feeling of shame and dislike is the beginning of righteousness.The feeling of modesty and yielding is the beginning of propriety.The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Man has these four beginnings just as he has his four limbs.

对比两份译文,可以看出虽然句式几乎没有变化,但几个关键词的翻译则差异很大,理雅各将“端”译成principle,不是十分贴切,卜德译成beginning,应该说更好。更重要的是,理雅各把“仁”翻译成benevolence,用的是一个现有的英文词,而卜德则使用了一个新生造的词human-heartedness。两者孰优孰劣,很难判定,但卜德的修改无疑反映了他的独立思考。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如何翻译,不仅牵涉到语言问题,更牵涉到思想问题,所以历来众说纷纭,比较常见的有morality, virtue, goodness, altruism, humanity, true manhood等。卜德的译本出版后,像理雅各的benevolence和其他“仁”的译法一样,human-heartedness也遭到了质疑,卜德在《中国哲学史》下册译本中改用了love一词,但同样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曾长期在美国教授中国哲学史的陈荣捷在1963年比较了各种译法后认为humanity最好(详见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附录),但当代最新的儒学研究者认为,“仁”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固定的译法都无法涵盖所有的语境,所以他们倾向于直接用音译ren而不是用英语中现有的某个词来对应“仁”。(参见1998年版Original Analects:sayings of Confucius and his successors一书)这或许不失为一个平息争论的办法。

卜德的译本出版后,受到国际汉学界的广泛好评,1937年上册在北京出版后,著名汉学家魏特夫(Karl A.Wittfogel)第一时间就读到了,他后来在书评中说:“西方学术界应该感谢卜德博士将这样一本书很准确地翻译了过来。他所做的注释、索引以及列出的参考书目也是不可或缺的,对阅读正文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见 Pacific Affairs, 1941年第4期)魏特夫在书评最后表示非常期望读到下册的英译本。但好事多磨,下册直到1953年才在美国问世。

上下两册出版后,当时旅居美国的胡适很快就看到了,并特别撰文予以评论(见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55年第4期),他赞扬卜德的翻译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上乘之作”(most faithful and excellent job),这应该可以看作是最有权威性的评价了。当然,对于其中的一些词语,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的翻译,胡适也提出了商榷意见。比如他认为卜德把“灾”、“异”翻译成visitations和prodigies是不太恰当的,建议使用calamities和anomalies。

在与译者卜德商榷之后,胡适把批评的矛头主要指向了作者冯友兰。胡适认为冯著中给予道教和禅宗的部分过少,与它们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不相适应。造成这一状况固然有篇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由于冯友兰“正统派”的观点——以儒家为中国思想的正统。作为五四健将的胡适显然是反对正统派的,早在冯著中文本上册出版时他就表示过不满,但那时的读者还是中国人,现在英文本出版了,读者扩大到整个西方世界,胡适更加感觉到重申以前观点的必要。

除了学术观点的不同,还存在一个学术话语权的问题。胡适在美国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1922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后,作为中国人最早的英文哲学著作,一直是西方汉学家的案头之作。但该书只讨论中国古代哲学方法,时间范围也只与冯著上册相当。冯著上下两册英文本出版后,大有取代胡著之势。从胡适这段时期的日记来看,他一直希望把自己计划中的《中国思想史》写完,并出版英文本或英文简本。他所计划中的英文本显然是以冯著为对手的。可惜胡适成名太早,一生受累,长期杂务缠身,直至去世也没有能够完成计划中的中英文本的《中国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