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你,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第3/4页)

为了奖励卫鞅的大功,秦孝公“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让他成为秦国的商君。变法二十年,卫鞅答应秦孝公的事办到了,秦孝公答应卫鞅的事也办到了。终孝公与商鞅一生,君不负臣,臣不负君,有恩有义,有始有终。

但如果有一天孝公不在了,商鞅又会如何呢?

二十四年,……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

两年之后,秦孝公薨逝,他的儿子惠文君继位,立刻就把卫鞅给杀了。为什么呢?为了平息自己和秦国本土贵族们的愤恨。

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

卫鞅一开始施行新法,老百姓都有疑惧,不知道政府是不是玩真的。而贵族们根本不把新法当一回事,因为在贵族的心中,法律是用来规范平民老百姓的,不是用来规范他们的。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竟然连太子也犯了法,试问卫鞅处罚还是不处罚?

面对这样的情况,新法根本不能推行,请问如果你是卫鞅,你该怎么办?

太子是国君的亲生儿子,你和秦孝公再亲、再近,能亲近得过他的亲生儿子吗?如果你处罚了太子,国君会怎么想?而且贵族内部纵使可能不合,但面对胆敢挑衅贵族的外人时却是一体的,如果你胆敢处罚太子,就等于开罪了所有的既得利益者,你有这样的勇气吗?

但如果你今天不敢处罚太子,新法才刚刚推行,国内有多少贵族都在等着看好戏,明天还有谁会把新法放在眼里?变法是你发动的,如今你又不敢真的执行,国君又会怎么想?

鞅曰:“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于是法大用,秦人治。

这时卫鞅对孝公说:“法令之所以不能实行,就是因为贵族们不守法。如果君上真的决心变法,就请先从太子开始处刑吧!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依法在他的脸上刺青,那就让太子的老师来替代。”

太子当时犯的法,需要接受黥面的刑罚,也就是在脸上刺青。但太子是未来的国君,国君的身体不能有伤残,那该怎么办?于是商鞅建议由太子的老师们来代替太子受刑(各位看,当老师的还真够倒霉的)。但即使如此,人人都将知道是太子犯法,这对太子将是巨大的羞辱。

天下的事情,没有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到这一刻,秦孝公面对他人生的巨大考验。卫鞅等于是在质问他,是不是真的想实行新法?如果孝公不能坚持下去,那么变法事业就到这里为止,不可能再往前走了。

因此孝公决定坚持变法,他先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太子开始牺牲。但如此一来,老百姓就发现连太子犯法都不能够幸免,于是太子以下,人人就不敢不守法。变法因此成功,秦国从此国富兵强。

在此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最后消灭了所有的国家。但商鞅的办法到了后来又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六国不学秦法,而要眼看着局面越来越糟?

原因很简单,正如卫鞅所说“法之不行,自于贵戚”,贵族们从来也不觉得他们应该守法,在六国和秦国都是一样的。可是六国不敢对付既得利益者,而孝公和商鞅敢。如果在当年那一刻,孝公和商鞅退却了,那么秦国也就会沦为像六国一样的命运,如此而已。

商鞅借由太子犯法这件事,替新法树立了威严,此后没有贵族敢犯法。但是,太子会忘了这怨恨吗?太子的老师们会忘了这怨恨吗?贵族们会忘了这怨恨吗?前面二十几年因为有孝公在,他们只好隐忍,现在秦孝公已经死了,还有谁护得住你商鞅?

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

其实商鞅在孝公死后,他也知道大事不妙,立刻准备逃跑。可是他订立的法律实在太严密了,各国又惧怕得罪秦国,最后连他自己也跑不掉。他只好返回封地发动部属准备抵抗,结果他改革的秦国实在太强大了,一下就平定了他的叛乱。最后商鞅死得极为凄惨,被处了“车裂”之刑,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五马分尸”。

请问各位,商鞅有本事能让秦国从穷国、弱国变成天下第一强国,这是多么有才智的人。为什么这样有才智的人,最后竟然会让自己落得这样死无全尸的下场?

其实当孝公在位时,贵族们就欲除商鞅而后快。《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

赵良是一位读书人,有一次商鞅问他:“我的治国比起百里奚,谁更贤能?”社会经验丰富的朋友们,如果听到上位者这么说,大概都可以猜得出来,他的言下之意当然是自以为更贤能,希望从你的口中得到肯定。

可是赵良怎么说呢?他举了实际的例子,让商鞅哑口无言。

赵良曰:“……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赵良说:“当年百里奚担任秦国宰相时,出门不用车马,四周不用护卫,他的政绩历历在目。当他死的时候,秦国不分男女,人人痛哭流涕,小孩悲伤得不愿唱歌,舂谷的人难过得发不出号子声,都是因为感念百里奚的恩德。

“可是如今阁下出门,如果不携带众多强壮的护卫,如果左右没有武装士兵保护你,你就不敢出门。《尚书》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你就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危险,还想要长保平安吗?”

商鞅为何要这么多人保护才敢出门?不就是积怨太多,担心有人想刺杀他吗?从赵良的话里,各位就可以看出商鞅和百里奚为政的不同,以及在秦人心中地位的高下了。商鞅自以为功盖秦国,为何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因为他所提倡的“强道”,本质就是“以力服人”,不管对内对外都是如此。

在中国文化中,做事可分为几种境界。中等人是“以智服人”,用智谋达到目的,久了之后容易使人心生防备。有朝一日,当别人看到你就会多方提防时,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所以这只能算中等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