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嬴政的选择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接下来,秦始皇召开了他施政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会议,这次会议不但决定了秦朝统治天下的国策,更影响了中国以下两千年的历史格局。我们来看看这次事关重大的会议,到底在谈些什么。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丞相王绾及大臣们向始皇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为了安定遥远的燕国、齐国、楚国等新征服地区,请始皇分封儿子们为各地之王,用分权的方式来统治这么庞大的国家。

这是周朝就用过的办法,也就是希望始皇恢复过去分封诸侯的封建体制,而非实行所有的地方官员都由中央派任的郡县体制。

始皇听了这个建议后,决定召开会议,叫群臣来议论此事,结果是: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群臣几乎一面倒的,都认为这样做是比较好的办法。

我说“几乎”,就是还有一个人反对。那个人是谁呢?就是始皇时的名臣李斯。

李斯的理由是什么呢?各位读到这里不要心急:

请你把书合起来,静下心来想,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面对这样的局势,听到这样的议论时,你觉得哪一种做法更好?如果你是李斯,你反对这件事的理由是什么?

把所有的问题从头到尾想过一遍以后,再打开书,我们来看李斯怎么说。

李斯一人独持反对意见,而他说服了秦始皇。他说: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周文王、武王的时候,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天下去,刚开始都是和乐一家。可是一代一代过去,亲戚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最后到了春秋战国时,这些同姓子弟的国家之间彼此攻击,好像仇人一样。周天子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他们。

李斯的意思无非是,分封子弟必然重蹈周朝的覆辙。在他来看,最好的办法还是实行郡县制,所有的官员都由中央派任。那怎么处理诸子功臣的问题呢?只要给钱就可以了,给他钱让他享受富贵,可是绝对别让他拥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军队,这样他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中央就容易控制地方。

但李斯所说不止于此,注意下面这两句,这才是秦朝立国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来看看他们用什么方法统治这个天下。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怎么样才能够让天下安宁?只要天下没有人敢持有和我不同的意见,不就自然安宁了吗?

大家都听我的,不准有其他意见。从中央到地方,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意志、一个领袖、一个力量,这就是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面对第一次天下统一的时候,所提出来统治天下的方法。

这个方法好不好呢?不要急,历史学不谈空话,所有的判断都要用事实来检验。接着往下读,各位就会看到这个政策贯彻到最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我只提示你们一点,各位好好思考,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自然之理。“天下无异意”,这可能吗?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决定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就是中国从封建到郡县制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两千年不是没有封建,但郡县制始终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主流,和这场廷议有莫大的关系。

秦始皇为什么接受李斯的建议?因为他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他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天下为什么战争几百年,就是因为分封了诸侯王,只要没有诸侯王,天下就不会再发生战争了。

这个想法确实是好的,单从这一句话来看,秦始皇真是悲天悯人,真是入圣了。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觉得,秦朝当时有一个消弭天下战争的和平理想。这说得没错,问题是,秦始皇想要消弭天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泰山刻石》,李斯手书

接下来,始皇颁布一连串的政治措施,包括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收天下兵器,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统一文字。

当时天下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写法已各有不同。虽然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所谓六国文字跟秦文字还是同一套方块字的系统,但沟通毕竟不便。如今始皇要将所有不同的文字,全部统一成一个写法,目的是方便公文书的传递,利于秦朝统治广阔的天下。

这项措施的影响非常深远巨大,到了今天,中国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方言,但始终都有统一的文字,能够维系这个国家于一体而不坠,始皇可谓功莫大焉。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始皇还有一项命令值得注意:

更名民曰“黔首”。

什么叫“黔首”?“黔”是黑,“首”是头,是当时对一般百姓的称呼。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后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重点是“更名民曰‘黔首’”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

对六国而言,秦国是征服者。古今中外,征服者征服了那么庞大的土地,通常最简单的治理方法就是设立等级制度,把他们自己变成最高等的民族,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则一层一层降低,雅利安人统治下的印度是如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方是如此,元朝统治下的中国也是如此。

但秦始皇没有这个想法,普天下的人民在统一以后,不分你原来是秦国人、赵国人或楚国人,一律平等,统统都是“黔首”,没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是的,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但是凡事都会有两面,两面是并存的。中国文化讲阴阳、正反、表里,就是不希望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为什么秦始皇要颁布一个将老百姓全部视为平等这样的命令呢?因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说得更直接一点,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隶,有什么不平等的呢?

不信的话,各位还记得尉缭的评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