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嬴政的选择(第2/5页)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各位以为我在污蔑秦始皇吗?不要急,看到后面,各位就会明白我为何如此评价秦始皇了。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始皇灭掉赵国后,就在咸阳模仿建造和赵国一模一样的宫殿;等灭掉魏国后,又在咸阳模仿建造和魏国一模一样的宫殿……由此类推,等他消灭完了天下所有的国家后,那么全天下的宫殿都在首都咸阳可以看到,这是多大的气势啊!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如果有一个国家灭亡了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它把美国的白宫、法国的罗浮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等等,全部搬到它的首都里面,这是多么宏伟的气势,象征着天下统一新时代的来临。

问题是,天下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乱,此时是做这些事情最适当的时机吗?做这些事情是谁在出力?做这些事情又对谁有好处呢?

所有得到的各国美人、宝物,统统填入这些宫室里面,只供秦始皇一人享受。让苦于战祸的人民,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就为了一个人的快意,难道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他的奴隶吗?

我写这些文字,就是要告诉各位,人是很复杂的,每个人有很多面貌。这是历史人物课,目的是分析人物、了解历史。因此当你们读到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时,要反复地在心中琢磨,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他,你的做法会有不同吗?

当然,这绝不是问你有没有更蠢的做法,而是问你会有比他更好的做法吗?如果你能发现更好的做法,你才能够学到怎么做人处世,这才是有用的历史教育。

秦始皇的自我评价

我们继续看秦始皇接下来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

二十八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始皇到东方六国去巡视。更重要的是,他要去泰山封禅。什么是封禅?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讲给各位听。

各位要知道,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皇帝虽然是人世间最大的主宰,但严格来说,他并不是最高的主子。

皇帝是什么呢?皇帝是天子,天子是天的儿子,是代理天来统治这个世间的人。

所以这个世间的真正主子是天,而不是天子,天子只是个代理人。

若按照现代人的概念来比喻的话,天是董事长,皇帝是总经理。对人间,皇帝是君;对天,他就是总领河山之臣。

那问题来了,如果董事长是天的话,那么总经理是需要去做业绩报告的。我帮你在统治这个天下,天下到底是统治得好还是不好呢?

试想如果你是总经理,报告的时机由你决定,你会挑业绩最好的时候去做报告,还是业绩最不好的时候去做报告?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挑业绩好的时候去吧!

业绩不好的时候谁要去触霉头,万一天不高兴,把你给换掉了怎么办?

各位认为不可能吗?《尚书》不就告诉你,“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吗?皇天上帝把天子给换掉了,于是周就取代了商。所以当然是要等施政最好的时候,天子才去做报告,所谓的封禅基本就是这么回事。

皇帝既然对天做施政报告,自然希望天能够奖励他。秦始皇此时环顾四周,觉得我这天下治理得实在太好了。几百年以来,天下无王啊!自从周室统治衰落后,天下战乱不休,今天终于有一个统治者恢复了人类文明世界的安宁,我当然要上泰山去进行封禅了。封禅这一天,始皇正是志得意满的那一刻,结果上天最会给他泼冷水。下山的时候,突然之间狂风暴雨,这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太触霉头了。

中国人特别相信这个,什么都可以附会在天象上。以前某一位政治领袖死掉的时候,那一天刚好是下大雨,就一定要说成是天在哭泣。可是等下一位政治领袖,也就是他儿子死掉的时候,那天是大晴天,大家就绝口不提这件事情了。

就从这次巡行起,秦始皇开始了立石刻辞的举动,刻辞的内容在说什么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例如:

泰山刻辞: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琅邪刻辞: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始皇在刻辞中将自己统治后的天下,叙述成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不仅“治道运行,诸产得宜”,都得到最合宜的境况;而且还“黔首是富”“泽及牛马”,不仅百姓过得富裕,都生活得非常好,连牛马都受到皇帝的恩泽。这也难怪,始皇敢在刻辞中说自己“功盖五帝”了!

这就是秦始皇对自己施政的评价,所有立石的目的就在歌颂他自己的功德,他的统治到底有多了不起,给老百姓的恩惠有多大。刻在石上,就是为了让他的功德能流传千秋万世。

太史公深知这一点,因此《史记》中描述始皇几次刻石都说: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在太史公来看,始皇刻石的目的就是“颂秦德”“明得意”。

说实话,如果歌颂内容属实的话,歌颂自己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正在于,始皇刻辞中所歌颂的内容是真的吗?

同样在这一年的巡行,始皇还做了几件事。最常被后人提到的,就是他派方士徐市求仙药,以及在泗水捞鼎不成的故事。但这里我要提另一件事,就是他面对神祇的态度。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