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埋伏也要讲实力(第3/3页)

不合时宜的智者。视死如归的智者。令人感慨万千的智者。

没有理由,寸步难行

刘表快死了。病重,属于奄奄一息那种。但刘表死不瞑目,因为有一个人的心,他一直猜不透。刘备。

曾经,他要把荆州送给刘备,刘备却拒绝了,这让刘表感觉不可思议。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可以拒绝一只鸡、一只鸭,拒绝美女的诱惑,甚至拒绝仇恨,拒绝友情,却不可能拒绝一大块地盘。安身立命的地盘。

每个人都需要安身立命,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你为什么不要?

所以刘表搞不懂刘备。他要获得一个确认,刘备是真傻还是假傻?真傻之人好对付,要是假傻,那事情就麻烦了。或者说他的儿子们就麻烦了。

在刘表心里,荆州是要留给他儿子的。就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虽然到最后钱还在,人没了,可这钱归根到底是要传给后人的,这样便没什么痛苦。

刘表也没什么痛苦,有的只是疑惑。

刘备帮他解开了疑惑。在刘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刘备斩钉截铁地告诉刘表,你的地盘我不要。你的地盘你做主,或者你儿子做主也行。

刘表这才放下心来,然后正儿八经地和刘备探讨在后刘表时代,请刘备托孤的可能性、现实性与紧迫性等等问题。刘备心如止水地答应了。

一切似乎没有意外,一切都在按照刘表的意愿在进行。只是刘表没有想到,世界上最大的意外产生于没有意外之时。

起因是他选定长子刘琦为荆州之主,同时令刘备辅佐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直到他安全地坐稳王位。刘表将这样的政治决策写进了遗嘱里,很有遗嘱一立万事安的意思。

蔡夫人却坐立不安。

不错,刘表是遗嘱一立万事安了,可她呢?她的命运将会变得很惨。毕竟刘琦和刘备都不是自己人。不仅不是自己人,还是她的敌人。她对此二人都采取过敌视甚至驱逐的对策,一旦他们上位,政治清洗将是可以想象和不可避免的。

蔡夫人决定,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在她身上发生。她为此采取的行动是,令蔡瑁、张允二人把住外门,隔断外界与刘表的联系,人为制造信息的不对称。

蔡夫人坚信,世界上的秘密千千万,所有的秘密其实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蔡夫人还坚信,一个有秘密的人才有明天,因为秘密是这样一种稀缺资源——我有你就没有。

你什么都没有。包括明天。蔡夫人要让刘琦和刘备没有明天。

刘琦来见老爸来了。当他在江夏听说父亲病危时,一个本能的反应是连夜赶回荆州探病。

可他注定见不到父亲刘表。不是刘表已死,是他进不了外门。蔡瑁把守的外门。蔡瑁冷若冰霜地伸出一只手,向刘琦要进门的理由。

的确,这世上,理由是至关重要的通行证,没有理由,寸步难行。这个道理刘琦当然懂。可刘琦不懂的是,一个人见自己病危的父亲,难道还要什么理由吗?

蔡瑁以为,要。蔡瑁语重心长地告诉刘琦,说公子你奉父命镇守江夏,这个责任太重了;现如今擅离职守,倘若东吴兵至,那大家不是要死翘翘吗?再说这个时候如果入见主公,主公一定会嗔怒,病情反而加重,诚非孝道。所以,请回吧。

刘琦哑口无言。因为他突然觉得蔡瑁的话句句在理,虽然在他说的每句话背后,都包含着难以言说的私心、祸心——唉,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冠冕堂皇的背后,总有肮脏的东西被包裹着,令人莫辨黑白。刘琦觉得自己无可奈何,无法辩解,只得选择立于门外,大哭一场,然后上马心有不甘地回到江夏。

这一年的八月,戊申日,久经考验却考验不出什么名堂的、首鼠两端、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的荆州地区最高统治者刘表同志因病势垂危,在大叫数声之后与世长辞,死前望着江夏方向,久久不肯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