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第2/3页)

刘备听了不以为意,就像他做了吕布一辈子“贤弟”一样,答应得那叫一个自然妥帖。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刘备总是这样,把灿烂和诚恳留给世人,以换取世人对他“谦逊、仁慈”的评价。

这是代价。而代价是不管当事人的心理感受的。

吕布笑了。看着这个比他年长却一脸嫩相的人被自己称弟,他颇有占了便宜的感觉。

但陈宫却感觉大事不好。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占了便宜的人不是最后那个得到便宜的人。最后得到便宜的往往是表面上被占便宜的人。

这是乱世的一个辩证法。

吕布年轻,争强好胜。而争强好胜者绝没有好下场。陈宫心里一声轻叹:这徐州,看来是待不住了。

不是刘备不肯容人,而是另外有人不肯容人。

女人的话题与男人有关

张飞。

张飞是很看重称呼的。因为没有称呼就没有他存在的价值。

为什么叫刘关张?这表明三个人捆成一起闯江湖来了。所以张飞以为,倘若有人藐视其中的任何一个,就是同时藐视他们三个人。

我们都是纳了投名状的,我们都是喝了血酒的,我们三个人就是一个人。张飞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喊。

不仅心里呼喊,嘴上也在呼喊。

呼喊的结果是吕布的脸变色了,青一阵白一阵。

因为张飞要和他单挑。所谓大战三百回合。

没有人知道此二人三百回合打下来结果会怎样。也许用不了三百回合,就像武侠书上写的那样,高手过招,一伸手必定躺下一个,自己或对手。

吕布弃权了。

因为无论怎样的过招都没有任何意义。打赢了张飞又怎样?还有关羽。打赢了关羽又怎样?还有刘备。

而刘备是打不赢的,他是仁者,起码在世人的印象中他是仁者,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仁者无敌。

吕布只得走了。

和陈宫一起走了。

他们接受刘备的安排,来到小沛暂时栖身,以避免和脾气暴躁的张飞发生进一步的冲突。

在小沛数星星和数蚂蚁的日子里,吕布终于领悟到一个道理:高调者比低调者更容易出局。

这样的领悟让他痛苦不堪。

当然了,世界上痛苦不堪的人数不胜数。

除了吕布,还有献帝。

吕布的痛苦在路上,献帝的痛苦在宫中。

他没皇权了。他的皇权已经被大司马李榷和大将军郭汜剥夺。此二人代替献帝行使皇权。所以吕布在小沛数星星和数蚂蚁的日子里,献帝也在宫中数蚂蚁和数星星。

在这个世界上,蚂蚁和星星是数不完的,所以,献帝的痛苦也是数不完的。

好在有人挺身而出了。

太尉杨彪,大司农朱隽,他们站出来准备解除献帝的痛苦,要把大司马李榷和大将军郭汜“咔嚓”了。

当然,他们不是刺客,也不打算去做刺客。杨彪以为,让一个人死,方法有很多,刺杀的方法其实是最笨的。

聪明的方法是让他们自相残杀。

这听上去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个根本利益一致的人,怎么可能自相残杀呢?

大司农朱隽一脸疑惑地看着太尉杨彪,希望他指点迷津。

太尉杨彪没有指点迷津,而是闭上了眼睛。

因为他不相信“指点迷津”这一说。杨彪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迷津都是要自己去悟的。如果自己悟不到,又怎能期望别人替你领悟呢?

不错,此时此刻,太尉杨彪的确悟到了让两个根本利益一致的人自相残杀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打死他也不说。

几天之后,杨彪的老婆坐到了郭汜老婆的面前。

这是在郭府,两个人的郭府,两个女人的郭府。

没有人知道杨彪的老婆为什么要坐到郭汜老婆的面前。

但郭汜老婆知道,杨彪老婆肯定有话要对她说。

基本上,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话题。

但绝对和男人有关。

在这个世界上,女人话题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和男人有关,否则它就不是女人话题了。

郭汜老婆很快知道了,的确和一个男人有关。

她老公郭汜偷情了,偷的是李榷的女人。

杨彪老婆一脸哀伤地说,男人偷情没什么,但千万别偷同事的老婆。李榷的女人是谁啊?那就是李榷的脸面。现在你老公把李榷的脸面都给搞了,那结果只有三个字,死翘翘。

郭汜老婆五雷轰顶。

她这时才知道,男人是下半身动物,一旦性起,是什么都不管不顾的。

她决定要管一管,顾一顾。不仅是为郭汜好,也是为自己好。因为她很难设想,郭汜一旦死翘翘后,她还能有什么好的未来。

又过了几天,一只狗死了。

死在郭汜面前。

一分钟前,这只狗还在人间撒欢;一分钟后,它已在阴间长眠。

郭汜落泪了。

不是为狗,而是为自己。因为狗是吃了李榷送来的酒食之后才死的。如果不是他老婆灵机一动拿狗当试验品,那此刻在阴间长眠的就是他了。

郭汜的眼泪为自己而流,为自己的轻信与浑浑噩噩,悔恨不已。

原来李榷是如此心狠手辣,过河拆桥。两雄不并立,他奶奶的真是千古名言!郭汜在一瞬间大彻大悟,看上去很像个智者。

郭汜老婆则站在一旁,若无其事。

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她的设计。不错,酒食是李榷送来的,但酒中毒药却是她下的。她要以如此这般的行为艺术告诫郭汜:远离李榷,远离李榷老婆,热爱生命。

有人质者生存

两个根本利益一致的男人开始互起疑心。

表面上看,这是一条死狗导致的政治僵局。但是,要真正崩盘,似乎还差一点火候。

毕竟死的是狗而不是人,毕竟这条狗死在郭府而不是李府。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李榷要为郭汜买单。

郭汜决定再忍。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需不需要忍耐有时候不看他离正义公理有多近,而看他离拳头实力有多近。

郭汜的拳头不够硬,实力不够强。

他不想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

只要李榷不做得太过分,不危及他的性命,郭汜愿意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

有一天,郭汜发现自己终于忍无可忍了。

他吐了。

在再次吃了李榷的酒食之后。

郭汜在狂吐不已的癫狂状态下,由衷地相信自己又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