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人生如梦(第3/4页)

陈宫知道,曹操不会那么傻。

曹操果然杀心起来了。曹操的杀心其实来源于两个字。幽怨。

他对陈宫那是相当的幽怨,为什么弃他而追随吕布?始乱终弃者,杀!所以曹操觉得,杀陈宫其实不是杀一个人,而是杀天下人心。千万别跟错人站错队,否则再回头已惘然。

陈宫准备引颈就戮。

引颈就戮之前,曹操突然觉得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陈宫他爸他妈及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所谓的后事问题。

事实上曹操此时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是要威胁陈宫,而是想给他一个机会。如果以后肯效力他曹某人,那既往还是可以不咎的嘛。

陈宫笑了。为自己先前一个错误的认识。他原以为曹操是卑鄙的人,没想到竟如此卑鄙。笑完之后陈宫就想跟曹操打一个赌。赌注是他一家老小的人身安全。陈宫这样对曹操说:“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

这番话其实是把曹操放在火上烤。你如果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那就别害我一家老小。

曹操默然了。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默然都是一样的:忏悔、惆怅、无奈、心酸、不服、不屑、茫然……

一切尽在默然中。

默然之后,曹操给了陈宫一个承诺,“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

陈宫引颈就戮了。

他死得很轻松。因为所有的恩怨都已了断,他和吕布的,他和曹操的,他和这个世界的。这个下海闹革命的前公务员死在乱世的屠刀之下,没有看到未来,只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未来他其实是不想看了。他已经厌倦了这一切,就像这个世上大多数理想破灭的人一样,生死只是一口气的事,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吕布却还想活着。

因为吕布喜欢这样一句格言:好死不如赖活着。

所以当曹操送陈宫下楼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去时,吕布向正襟危站的刘备投去幽怨的一瞥。

吕布希望这个刘善人要识相一点,千万不要忘记当年他的辕门射戟之功。吕布难以想象,当年如果没有他的一射,刘善人怎么可能活到今天,又怎么可能在这里正襟危站?!

但是刘备却视而不见。

吕布心里不由得涌上来两个字,伪善。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自己救自己。吕布决定放下脸面,亲自向曹操求情。

事实上事到如今吕布也没什么脸面好拿着了。因为在曹操眼里,吕布本来就没有脸面。所以吕布主动请求做其副手帮助曹操夺天下的建议被他断然否决。

不是吕布能力不强,而是没有忠心。

曹操以为,忠心永远是比能力更强的东西,但是吕布不具备。

吕布只得最后求一把刘备。尽管此人伪善,可吕布觉得,伪善也是善的一种。吕布不相信,大庭广众之下,刘备会不念他辕门射戟之功。

吕布打出了悲情牌:“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吕布说这话时眼里还有泪水,他就是要逼出刘备的恻隐之心。

曹操似乎也被感动了。他突然觉得,应该给刘备一个发言权,或者说报恩权的。这样一来,刘备会对他更加忠心耿耿。

曹操鼓励刘备大胆说话。说什么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刘备说话了。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刘备的这句话震惊四座。吕布心寒了,这个大耳贼,果然是天下第一伪善之人。恩将仇报之举做得如此绝情……

吕布死的时候骂骂咧咧。他是带着对刘备的刻骨仇恨离开人间的,并且眼睛都没有闭上。吕布想以如此的行为艺术完美地诠释那个世人皆知的成语,死不瞑目。

曹操的心则惊骇不已。刘备这个人在多情与绝情之间切换自如,出手够狠,又善于伪装自己,能成大事,能成大事啊……

他不由得再次对刘备刮目相看。

杀人易,听心里话难

刘备跟着曹操回到了许都,因为献帝要论功行赏。

献帝在论功行赏之前习惯性地和刘备寒暄了一下,问他老爸老妈是哪里的,祖宗十八代又是干吗的。

献帝在寒暄的时候眼神是呆滞的,表情是漠然的。一方面是因为他继位以来被董卓、曹操压得太久了,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就这样被活活压成一个抑郁症患者;另一方面要论出身,天下没有人比他的出身更高贵。所以献帝问刘备话的时候姿态是居高临下的。

刘备回答得不卑不亢:“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事实上,刘备的不卑不亢是装的。自从他出来闯荡江湖的那一刻起,他就期待着有这样一次回答。虽然在此之前,他曾经无数次回答过他人对他出身的询问,但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重要的是献帝询问。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年轻人才可以改变他的命运。

曹操不能。他自己也不能。

可献帝看上去不想改变刘备的命运。

献帝的眼神依旧是呆滞的,表情依旧是漠然的。

因为在他的身边,充满了太多的谎言与大话,多少人试图以谎言与大话谋得富贵前程啊,所以他不相信这一次会是真的。

但是刘备看着他。

不卑不亢地看着他,满怀诚意地看着他,让他第一次觉得,这事可能是真的。

真与假其实不难辨别,只要有参照物。只要参照物足够权威。

献帝拿出了足够权威的参照物,宗族世谱。

他搜索了一下之后终于惊喜地发现,刘备的皇家身份竟然是真的。与此同时令他伤感的是,这小子的排名竟然比他还靠前,按辈分他得叫他一声叔。

献帝叫了。不仅叫了,还拉刘备去偏殿行叔侄之礼。

没有人知道献帝为什么要这么郑重其事,即便刘备是他亲叔叔也没必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样秀啊,何况这个刘皇叔实在是疏远得可以。

但是献帝自己知道,必须要郑重其事。

他要利用这个人来对付曹操。

在这个世界上,亲缘关系有的时候就是生死关系。你是我的人了,那咱们就要生死与共。

跟原则无关,跟利益相关。

没有人知道刘备是什么反应。献帝虽然知道,但是一般人献帝不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