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烽火连三月(1937年7月~10月) 太原沦陷(第2/5页)

石原虽然被武藤气得够呛,但在定下来的作战计划中,想得还是很周到。为保证保定会战的侧翼安全,他亲自制订了察哈尔作战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板垣第5师团在独立混成第11旅团的掩护下,沿平绥铁路,进攻察哈尔、山西、绥远;关东军编成以东条英机为指挥官的察哈尔派遣兵团协同作战;谷寿夫第6师团、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沿平汉线南下;矶谷廉介第10师团沿津浦线南下,向保定沧州一线进击。

南口第一个跳进我们的视野。红蓝两个箭头不约而同地指向这里,然后猛地碰撞,落了一地弹片。

南口是长城居庸关线的隘口,在北平西北方向45公里处,是燕山与太行山交会处,平绥铁路由此入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南口失,察哈尔失,山西和绥远门户洞开。

七七事变后,一个月里,军政部长何应钦召开了33次军事会议,调到南口布防的是中央军第13军,军长汤恩伯。1937年8月初进入南口后,汤恩伯立即派人抢占两侧高地,他把总指挥部设在河北怀涞。

这是汤恩伯毁誉参半的抗战生涯的起点。

这一年他37岁,但已是率领第13军在南口御敌的前敌总指挥了。写到这儿,得说一下:在八年战场上,中日双方将领的年龄差距非常大,日军将领干到中将师团长级别的,基本上都是50多岁了。在日军中,很难看到越级提升的现象。而中国将领干到师长乃至军长的位置上,很多都是30来岁的人。所以,八年抗战,在一线,是30多岁的人和50多岁的人的较量。

平津陷落后,中日间第一场大战落在了小汤肩膀上。

对小汤而言,后来长时间盘踞中原,被对手指责军纪败坏,加上后来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所以给我们的印象不怎么样。实际上,那批将领中最无能的显然是蒋鼎文之类的,小汤在里面还不算坏的,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的,加上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文凭,所以很早就纳入蒋介石的法眼。后者一生信任本省浙江人,所以认为这个小汤可做肱骨之臣。小汤在忠心这一点上确实没叫蒋失望,至于在抗日战场上,虽然难称优秀,但也算中规中矩。

在南口正面布防的主力,是第13军第89师罗芳珪(黄埔军校4期,湖南衡东人)团。罗团长8月初率军进入南口后,立即占领龙虎台、火车站、南口镇三处要地。他在火车站、南口镇放了少数兵力,主力布置在龙虎台一线。很快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就压过来了,在小股部队袭击了火车站后,随即猛攻南口镇和龙虎台。

在龙虎台主阵地,罗芳珪下令:无论日军炮火怎么猛烈,都不准全力还击,他把所有的机枪都放到了阵地两翼,中间拉出空当,让两个排在那里零星还击,更多的士兵们都在工事后闷着头,脑袋上蒙了一层又一层尘土。日军打了一阵,见对面火力微弱,就大了胆子,放过来两个中队。

日军近了,又近了。

进入中国守军阵地百米之内时,罗芳珪一声令下,阵地两翼的捷克式机枪组成强大的交叉火力网,同时开火,手榴弹雨点般砸向日军,十分钟内,日军的这两个中队就全部报销了。

4个小时后,中国阵地不失。这时候,日军30多辆坦克已经气喘吁吁地赶到。日军再次发起猛攻,到8月13日,罗芳珪团伤亡开始增大。

当年日军的坦克,尤其是轻型坦克,有点像超级玩具,不但样子卡通,而且装甲不厚,炮火也一般。但由于不少中国士兵没见过坦克,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威慑力的。对付坦克,办法也简单:炸履带。

罗芳珪叫士兵2人一组,匍匐着摸过去12名,每个人都揣着手枪,胳膊下夹着集束手榴弹。靠近坦克后,把手榴弹塞向坦克下面,然后迅速滚向一边。随着连续的爆炸声,有4辆坦克瘫了。但在随后的战斗中,罗芳珪肩部和肋部中弹,负了重伤,到26日全团官兵已经战死1000余人。

罗芳珪团浴血南口时,其他阵地上的第13军守军也与日军陷入了激烈的战斗。

到8月16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不得不调板垣第5师团加入对南口的围攻。

对板垣来说,这次他不再是帘子后面的参谋,而是提着刀上阵的中将师团长了。他在1937年3月上任之前,石原莞尔想推荐已当上关东军参谋长的板垣做陆军大臣,但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反对,于是作罢。

板垣指挥的是来自广岛的第5师团。

日本军队的编成有个特点:以联队为单位,某个联队的士兵,集中来自日本的一个区域。也就是说,每支部队的战斗力,跟编成地的居民特点即民风有密切关系。如第4师团在大阪编成,士兵来自大阪及其周边,这一带居民素重商业,民风精细,战斗力自然也就不行。而熊本(熊本县)、金泽(石川县)、鹿儿岛(鹿儿岛县)、鲭江(福井县)等地,民风强悍,组成的部队战斗力也就很强。尤其是九州岛的熊本、大分、佐贺等县,向来盛产将佐,士兵更是能打。

广岛虽然位于日本的本州岛,第5师团的士兵来自广岛、岛根、山口三县,但士兵的战斗力可比九州兵。日清甲午战争爆发后,第5师团在朝鲜登陆,成为日本现代陆军诸师团中第一个与外国军队对阵的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作为主力直扑新加坡,俘虏10万英军,成为该师团辉煌的顶点,那时候的师团长正好是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

现在板垣指挥的第5师团,辖第9旅团(旅团长国崎登少将)和第21旅团(旅团长三浦敏事少将),下面是步兵第11联队(联队长长野佑一郎大佐)、步兵第41联队(联队长山田铁二郎大佐)、步兵第21联队(联队长栗饭原秀大佐)、步兵第43联队(联队长大场四平大佐),以及野炮兵、骑兵、工兵和辎重兵联队。

于是小汤一下子危急起来。

早在8月13日,南京就把卫立煌(行伍出身,安徽合肥人)第14军派了过去,从石家庄增援南口、怀涞一线。日本人虽然爱吃干饭,但终究不是吃干饭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随即从第6师团中抽出牛岛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0期,鹿儿岛县人)旅团在门头沟进行拦截。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又亲自跟阎锡山电联,问能不能把傅作义第35军派过去增援南口。阎锡山痛快地答应了。但傅作义刚到怀涞助战没两天,就又不得不回去:因为东条英机率察哈尔派遣兵团已直扑张家口。不过傅作义还真够意思,把带来的主力给小汤指挥,自己只带了两个旅回援张家口。这件事叫小汤记了一辈子,后来一直称傅作义为“傅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