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京梦魇(1937年12月) 地狱之门

我吐了一口烟圈儿,说:不用愁!进了南京城,就和进了无锡一样,应有尽有!

田中看上去老态龙钟,已没什么性欲,却依然惦记着女人的事儿,他说:女人也会有的吧!

另外,古董也会有的吧!

是啊,如果我能多带一些回国的话,就可以开古董店啦!

我进了南京后首先要冲进点心店!

岛田,你去什么店?

我去照相机店和钟表店。

你小子不是有表了吗?

我最近在收集这些玩意儿。

爬了30米左右时,小队长“刷”地高高举起战刀,大声喊:冲哇!

我胸口像被人踢了一脚,跟着也哇哇地喊起来。喊声激发起我的情绪,我就像疯了似的。

上面这段话,摘自第16师团大野联队士兵东史郎的阵中日记。当时他和他的中队(森英生中队)正在中山门外的四方城。

第6师团攻进中华门、水西门一线时,大野联队也在琢磨怎么能突破中山门,但琢磨琢磨着,就到了13日凌晨。联队派一个叫四方藤造的少尉去中山门侦察,四方带了十来个人,潜行到坍塌的城墙后,没见到中国守军,于是就带人爬了上去。到中山门城楼才发现,中国守军已经撤了,于是四方少尉从钢盔中抽出塞在里面的军旗,插在了中山门上。

中山门大铁门左侧的城垣已经坍塌,四方少尉在门上用白油漆写下这样的字: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时十分大野部队占领。

铁门下,战死的中国士兵一层层倒卧在地。写完字后,四方藤造得意扬扬,但没想到刚走几步,他就踩上了地雷。

于是,那字也就成了他的“绝笔”。

在日军第16师团“攻占”中山门后,快打得没脾气的第9师团胁坂联队也通过爆破,在13日凌晨5点爬上了光华门。

第3师团第68联队占领了通济门和武定门。

后来,第6师团和第9师团为谁第一个攻占南京而争吵不休,第6师团说在12月12日傍晚他们冈本镇臣联队的一个中队就破进了中华门和水西门之间的城垣;第9师团说,第6师团不算第一个占领南京的,因为在10日傍晚他们的山际少尉就在光华门插旗了,有朝香宫亲王御赐山际少尉的皇刀为证。

柳川当然向着第6师团,朝香宫则护着第9师团。

最后找松井石根评理,松井裁断:头功还得归第6师团。山际虽然是第一个插旗的,但国旗最后被中国军夺了下来,山际的部队又被轰下了城墙。不过,按松井的裁决,第一个攻入南京的不是第6师团的冈本镇臣联队,而是最先在中华门上插上日章旗的长谷川正宪联队绪方敬志大队的三明保真中队。

就这样,1937年12月13日凌晨,星期一,日军在付出7200多人的伤亡后,终于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但日军没立即入城,只是在城垣上固守阵地,因为天还没亮,怕中了中国军队的埋伏。

进中华门后,就是中华路。中华路上聚集着大量市民,街上的情形一片混乱,他们想经中山路、中山北路,出挹江门,到下关渡江。而另一个方向,从中山门,经中山东路,到中山路、中山北路,也聚集着大量市民。

1937年12月13日上午9时,中华路上的南京市民发现:从中华门方向过来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身材矮小,戴着钢盔,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背着行军包,穿着土黄色军服,为首的几个军官,拎着狭长的战刀。再近点,看到他们都留着胡子,虽然面貌跟中国人无异,但举着的太阳旗却如血光般刺眼,旗上横七竖八地写着一个个签名。

市民中有人突然喊了一嗓子:日本鬼子!

马路上的人群顿时失控。

陷落中华门后,负责主攻的第6师团绪方敬志大队被调到城外休整,联队长长谷川正宪派吉冈赖胜第2大队、江岛虎雄第3大队率先从中华门杀入南京。

最初进入南京的第6师团的日军士兵,还是比较紧张的,他们端着枪,每往前推进一步都小心翼翼。他们在大街上东张西望,但很快就肆意妄为起来。

与此同时,第16师团助川联队、野田联队一部(绕过紫金山从城北沿京沪铁路)和第6师团竹下联队(沿长江从西面上新河方向)向下关江边合击过来,大野联队则沿南京城墙开始“扫荡”。

杀戮最先出现在南京城墙上。

南京陷落后,从中山门到光华门、通济门阵地上被俘的中国士兵,被大野联队(第3大队第10中队,中队长古北光太郎大尉)集体刺杀。

13日南京陷落,我从中山门路过,在中山门的城墙上看到极其恐怖的情景:当时,中国俘虏们在25公尺宽的城墙上被排成一列。在他们面前,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日军士兵。下令后,士兵们齐声大吼,冲着中国战俘的胸口或腹部猛刺。那些中国战俘一个个地被挑落城下,从身体中涌出的鲜血喷向空中……(《东京日日新闻》随军记者铃木二郎回忆)

此时下关情景极为混乱。退下来的士兵和难民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依旧没什么船只,这一道长江已成生死线!

逃难的市民们得知日军已经进城,正往下关杀来,人心大恐,秩序更乱,江边呈现出一幅末日图景:哭泣声、咒骂声、无望的呼喊声。南京市民抓住一切可以漂浮的东西跳入冬天的江中,江中人头点点,更有绝望者直接跳江自尽,以免受到日军的凌辱和虐杀。

12月13日午后,助川联队已追击到下关江边,亲自率领这个联队的是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

退到江边的南京市代市长、代宪兵司令、警察厅厅长萧山令(保定陆军军官学校3期,湖南盖阳人)中将,指挥宪兵部队在江边与日军展开激战。

南京战开始前,宪兵司令谷正伦离开南京到武汉治病,萧山令以参谋长身份升任宪兵副司令,代司令职,后又代任南京市市长和警察厅厅长,率3个宪兵团(罗友胜第2团、陈烈林第10团、周竞仁教导第2团)和警察部队协助卫戍部队抗击日军。光华门危急时,教导第2团曾紧急增援,血战光华门,写下宪兵部队南京保卫战光辉的一页。

撤退开始,宪兵部队也涌向挹江门,但由于城门被沙袋堵塞,大家都出不了城。这时候,教导第2团第3营第9连代连长向斌在紧急中想到:这里有地道啊!第9连曾担任过南京城防检查的任务,所以对这一带地形很熟,向斌知道挹江门里的城道附近有条明代时修建的秘密地道。于是,他悄悄地带着全连士兵摸进地道,从地道出得城去,因为时间早(12日午夜),所以侥幸登上一艘渡轮。

萧山令中将没能走脱。?

在撤退令下达后,萧中将布置宪兵3个团的撤退方案,一切安排停当后,作为南京代市长,他又带人将市政府所有机密档案烧毁,当赶到下关时已经是12月13日中午!此时助川联队已经攻到江边,萧山令和宪兵教导第2团团副黄观涛(黄埔军校6期,湖南宁乡)带身边的宪兵与日军死战,此时江中冲来日军汽艇,乱行扫射,萧中将身中数十弹而殉国。在下关之战中,殉国的还有黄观涛和掩护总队撤退的教导总队第3旅副旅长雷震(黄埔军校2期,四川蒲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