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加尼沙里协同作战的步兵部队(第3/7页)

无论是雇佣部队还是志愿军,兵器都是自备的,阿扎布也不例外。隶属陆军的阿扎布部队所属兵种为步弓手,因此主力兵器为反曲复合弓和剑,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长戟、钉头锤、马刀和极为罕见的长弩等,其质量自然不如正规军的制式装备,但也有一定要求。在征募阶段,征兵工作的主持人会对这些兵器加以检查。

前面已经提到过,这支部队本来就是被当作炮灰来使用,因而所肩负的使命也是最为危险的。在战场上,他们往往是最先承受敌军进攻的部队(阿金基只是负责充当诱饵,并不与敌军死战),其使命是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为主力部队歼敌创造有利条件,因而伤亡率是极为惊人的,但回报也是丰厚的。根据史学家斯潘杜内斯的记录,阿扎布士兵的日薪不高,只有3到6个阿克切。但他们可以在战时自行“搜集”战利品,立有战功的阿扎布还能获得一份蒂玛采邑或一个永久性的编制——实际上是从野战部队转调到“凯勒阿扎布”(Kale Azapi)部队,即要塞守备队。在这一点上,阿扎布和加尼沙里是有共同之处的:既可上野战战场也可被用于驻守战略要地。斯潘杜内斯记载道:“(阿扎布)的人数要多于加尼沙里,如果两支部队待在同一座城堡里的话,那他们将各自负责一座塔楼的守卫工作。如果两支部队驻扎在同一座(有要塞加固的)城镇上的话,那加尼沙里会待在要塞里,阿扎布则住在城里。因为加尼沙里更为精锐骁勇。如果阿扎布的人数少于加尼沙里的话,那么他们就无法再混驻在一起了。”16世纪的奥斯曼文献中关于这种两支部队混驻的记载比比皆是。除了陆军外,也有隶属于海军的阿扎布部队,被称为“德尼兹阿扎布”(DenizAzapi),其装备与陆军阿扎布类似。

尽管并非真正的职业部队,但阿扎布的表现却一点不逊于正规军,以至于他们曾一度被视为加尼沙里部队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但到了16世纪,他们已风光不再,沦为弹药运输队、轻型工兵部队或坑道工兵部队。甚至还被并入加尼沙里的后勤部队或行省总督的私人卫队,奥斯曼文献里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然而到了16世纪末的时候,阿扎布再度风光起来,它的征募对象已不再限于安纳托利亚地区,任何一个奥斯曼帝国行省的穆斯林公民均可加入。此时火器已经开始在奥斯曼军中流行起来,因而此时阿扎布步兵的制式装备变成了一支火绳枪和一柄马刀,但仍需自备。

杰尔宾特

奥斯曼辅军部队并不一定都要到前线去冲锋,其中也有一部分为地方警备部队。前文已经介绍过:加尼沙里军团通常是跟随大军远征作战的,此时粮秣除了要自备外,也需沿途各省供应,这就需要这些辅军维持这些地方的治安与道路的通畅。

杰尔宾特是奥斯曼地方警备部队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支。但这一军事团体同样是奥斯曼人从别人那里“借鉴”来的。在塞尔柱帝国和伊尔汗国时代,类似于杰尔宾特的军事体制已是闻名天下。奥斯曼帝国继承了塞尔柱人的遗产,也继承、重振了这一体制,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奥斯曼军事体系的重要部分。

“杰尔宾特”一词源于波斯语“Dar-band”,意为“道路”、“入口”或“把门关上的人”。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一体制的内容:负责守御位于战略要地的道路、山隘、桥梁、浅滩、堡垒等。

组织较为规范的杰尔宾特部队于15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最初这一组织的成员包括基督教军事组织“马尔托罗”、突厥牧民军事组织“尤鲁克”、安纳托利亚的土库曼部落民和巴尔干基督徒组成的“沃伊尼克”。这些人被派去驻守那些设立在具有战略意义或守备力量薄弱的地区的小型要塞。这一制度得以在那些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的地区迅速推广开来。甚至自治的克里米亚鞑靼可汗国和北方的黑海地区都实行过杰尔宾特制度。克里米亚的鞑靼人也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装备滑膛枪的步兵部队。其中一部分兵源为穷得连马都买不起的部落民,其余人员则来自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各个村庄。

◎ 奥斯曼步弓手。

除了前面提到的人员外,杰尔宾特的主要成分为贫苦农民。奥斯曼人经常以部分免税权为酬劳,让臣民履行某些军事义务。杰尔宾特役正是如此。在战略要道附近的农村地区,往往整座村庄的居民都是杰尔宾特的成员。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那些长期驻扎的宪兵队:在当地巡逻,维修桥梁、道路和隘口,担任乡村警察等。在马其顿北部,至少有175个村庄在服杰尔宾特役。他们所得到的回报是:免缴战争税和例行税,本人可以被排除在海军部队的划桨手征募对象之外,而他们的儿子可以免服德米舍梅役。这样的待遇相当诱人,有些村庄的村民竟主动向该地的卡迪(地方司法官)提出申请:愿成为杰尔宾特的一员。如果战略要地方圆数百里之内无人居住,那么帝国政府就会让一批杰尔宾特士兵把家搬到那里,从而“创造”出一些村庄来。在盗匪活动日益猖獗的17世纪晚期,这一做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杰尔宾特的组织结构很简单:基本单位叫“塔布勒”,每30人为一塔布勒,实行轮戌制。基督徒是杰尔宾特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帝国政府承认的预备役军人,因此他们享有比其他基督徒更多的特权:他们可以骑马,并持有武器。

起初奥斯曼政府为了维持治安,阻止非军事人员获得火器,发布了严厉的禁枪令。身为预备役人员的杰尔宾特自然不能得到持枪资格,因此他们只有一些轻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火器的盗匪团伙的威胁日益严重,杰尔宾特组织才开始使用火枪。但基督徒士兵仍只能使用传统兵器。

杰尔宾特役是世代相传的,带有强制性。17世纪以后,地方的治安状况越来越严峻,杰尔宾特部队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许多人无法忍受,离家出走。此时帝国政府会立刻派兵搜寻,将这些逃兵找回,并强迫他们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这导致了杰尔宾特的士气不断下滑,一些人甚至成了贼。这样的部队自然无法与由前军人组成的受过良好训练并拥有更优质火器的盗匪团伙相对抗,从而使得后者的势力不断壮大,逐渐发展成为帝国的一颗巨大毒瘤。奥斯曼政府不得不另行雇佣基督教或穆斯林佣兵来维护治安,并负责监视杰尔宾特,迫使他们继续为帝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