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三(第4/9页)

“视之不明,是谓不悊。悊,知也。”

视之不明句上,当有说曰二字。

“昭公二十五年夏,有鸜鹆来巢”至“继嗣可立,灾变尚可销也。”

以上之事,皆禽鸟视之不明,当有赢虫之孽。此羽虫之事,不知何以列入。

“思心之不睿,是谓不圣。思心者,心思虑也。”

思心之不睿上,应有说曰二字。

“皇之不极,是谓不建。皇,君也。”

皇之不极句上,亦应有说曰二字。

《地理志》:“京兆尹南陵。”师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子孙。视读曰示。”

视读曰示,师古不应自为作音。疑有误也。

《沟洫志》:“于是为发卒万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

国藩按:洛水,此今之北洛水也。中隔渭水,不知何以能至商颜?

《陈胜传》:“行收兵。”

行收兵云者,且行且收兵也。

“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

田儋立为齐王之时,未尝请命于陈胜,故云。

《项籍传》:“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立长,无适用。”

国藩按:适,主也。本毛传之训。然经典中如“谁适为容”、“奚其适归”、“莫适为主”、“我安适归矣”、“吾谁适从”等语,皆词气相类,若皆训为主,则“莫适为主”当训为莫主为主矣。若各处望文立训,参差互异,则古书之例又不尔也。适盖愿安之词。《孟子》云:“寡人愿安承教。”谓心愿而意安之也。《庄子》:“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亦愿而安之也。如上所引五语及此“无适用”,皆可以愿安之意通之。

“梁曰:‘田假与国之王穷来归我,不忍杀,赵亦不杀角间,以市于齐。’”

国藩按:师古训市字极精当矣。然“以市于齐”四字,乃兼楚赵言之。本求齐出兵俱西者,楚也。若楚自杀假,又令赵杀角间,是卖此三人以买齐兵也。今皆不杀,是不以此三人市齐之兵也。不得专指角间。

“羽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山东为三处”云者,本由山上四面分驰而下,既下则皆聚会于山之东面也。分为三处者,为疑陈,使汉兵不知羽所在,猝不敢前也。皆会于东者,东面滨大江甚近,将渡江也。

“赞曰:贾生之过秦曰。”

《史记》录贾生《过秦》三篇于《秦本纪》后,贾生本为秦而作也。班氏录《过秦》一篇于此,则似专为赞陈胜而录之。同一录贾生文,而意各有当也。

《张耳陈余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吕张大楚王陈。”师古曰:“言张建大楚之国而王于陈地。”,读曰已。张大楚,谓张而大之也,不宜以大楚连读。

“余曰:‘吾顾目无益。’”

顾,犹特也。本传“顾其势初定”、“吾顾目无益”、“顾为王实不反”,皆宜作特字解。《汉书》中此等顾字甚多,王念孙皆作特字解。师古训为思念,皆失之。

《韩信传》:“萧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

国士,谓其才智足伏一国也。又等而上之,则曰天下士。“管仲天下才”是也,《庄子》“此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义与国士、天下士同。师古注失之。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能千里袭我。”

其实不能云者,虽名为数万,实尚不满数万也。

《彭越传》:“项籍入关王,诸侯还归。”

还归,归彭城也。

“乃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兵略定梁地。”

擅者,谓虽为魏相国而兵事不由魏豹调遣,越得专主之也。

《燕王泽传》:“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奸泽。”

《庄子·天运篇》:“以奸者七十二君。”奸,求也。

“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弗与矣”者,怨望之词。言既得金去,遂不复顾我矣。犹饥则依人,饱则飚去也。厥后田生以计为泽求得封王,以明身虽不在泽所,而无日不为泽画策,报恩之深也。

《吴王濞传》:“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

自行而践更者,定例也。出钱而过更者,宽政也。过更者既选宽政矣,而践更者又予之以慵直,是富者出钱而不自行,贫者虽自行而得俯资,此吴王之欲得民心也。服说是,晋说非也。

“窃闻大王以爵事有过,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止削地而已。”

言楚、赵王削地之罪不至于胶西王卖爵之罪之甚,楚、赵尚削地,则胶西恐不止于削地而已。言其当灭国也。此以危言怖胶西王也。

“西走蜀汉中告越”。注:“师古曰‘言王子定长沙已北,而西趣蜀及汉中,平定吕讫,使报南越也。”

国藩按:师古说非也。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地方数千里,此非幼弱之长沙王子所能定也。南越是时最强盛,故吴王以此属南越王。长沙与南越相直,王子可为内应,故曰因王于也。告越者,言已将此指告南越矣。

“削夺之地”。

之,疑作封。

《楚元王传》:“德厚宽好施生。”

《易》曰:“天施地生。”此“施生”字之所本也。

《刘向传》:“民萌何以劝勉。”

萌与甿同。力田之民曰甿。

“用纻絮斫陈漆其间”。

陈,施也。以石为椁。又以芝絮斫斩糜烂,而施漆于其间。犹今世之以瓷灰和漆封棺口也。

“封坟掩坎,其高可隐。”

其高可隐,谓人隔坟而立,可隐肘也。不能遮蔽全身,不甚高耳。

“石榔为游馆。”

游馆,以石为离宫、别馆于地下。

“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向遂上封事谏曰。”

奏疏惟西汉之文冠绝古今。西汉前推贾、晁,后推匡、刘。贾、晁以才胜,匡、刘以学胜。此人人共知者也。余尤好刘子政。忠爱之忱,若有所甚不得已于中者,足以贯三光而通神明。是故识精而不炫,气盛而不矜,料王氏之必篡,思有以早为所,而又无诛灭王氏之意。宅心平实,指事确凿,皆本忠爱二字,弥纶周浃而出。吾辈欲师其文章,先师其心术,根本固,则枝叶自茂矣。

“行污而寄治。”

污,乱也。寄,亦托也。行本污乱,而托为澄治。

“根垂地中。”

垂,当作臿,臿与插同。

“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

指明梓柱之征,果为王氏篡汉之兆。向之忠直,出于至诚,故其道可以前知。读至王刘不并立等语,至今如睹其涕泣之状。如闻其呜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