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分离主义给联盟的最后一击

俄罗斯是苏联的支柱,苏联虽然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但力量并不平衡。苏联的面积是2240.22万平方公里,俄罗斯的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1981年苏联的人口是2.666亿,俄罗斯的人口为1.39165亿。[96]在自然资源、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俄罗斯相对于其他共和国都占有绝对优势,苏联可以没有波罗的海三国,可以没有外高加索三国,但绝不能没有俄罗斯。

在苏联各地民族主义思潮奔涌、民族分离主义日益发展之时,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并没有站在联盟一边,叶利钦为了与戈尔巴乔夫争权,对民族分离主义浪潮推波助澜,是波罗的海三国与联盟争权和独立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到1990年6月,俄罗斯这一全新因素加入了民族分离主义的大合唱,6月12日,在叶利钦等人的鼓动下,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903票赞成,13票反对和9票弃权)通过了《关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国家主权的声明》,宣布俄罗斯联邦是一个主权国家,俄罗斯宪法和法律在俄罗斯全境内至高无上,俄罗斯联邦保留退出苏联的权利。这表明:“俄罗斯内部倾向获得主权的情绪开始迅速发展。这种情绪是渴望与努力在本国疆域内团结起来,永远摆脱这样的状况:在俄罗斯发号施令的同时,又在许多方面与苏联融为一体。在俄罗斯的许多地区——非黑土地带、外乌拉尔、远东走向经济上荒芜和衰退的同时,俄罗斯仍是输血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满。”[97]

戈尔巴乔夫认为,“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主权宣言。紧随这一文件之后,其他共和国也相继通过类似宣言,不仅是加盟共和国,也还有自治共和国。开始‘主权国家大检阅’,结果,寻求与立陶宛调解之路告吹”。[98]长期在俄罗斯的意大利记者朱利叶托·基耶萨认为,1990年6月12日是苏联开始终结的准确日期,“1990年6月12日是一个转折的日期,它对后来许多事件有影响,它注定了濒死期及其速度、方式,并迅速地使挑选不同抉择的可能性丧失殆尽。正是在这一天,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以绝大多数的选票赞同了其主席鲍里斯·叶利钦宣布俄罗斯为主权国家的提议。这就是所有接踵而至的分立主义倾向的起点和开端,这些分立主义分子先是断送了苏联,而后是俄罗斯”。[99]在俄罗斯的示范作用下,到1990年12月又有9个共和国:乌兹别克、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土库曼、塔吉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发表了主权宣言。1990年10月2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法令,重申联盟法律优先于共和国法律,但同一天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规定在俄罗斯境内共和国法律高于联盟法律。

在这种背景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联盟体制、建立新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提上了日程,1990年9月25日,成立了包括苏联总统、最高苏维埃主席、部长会议主席、民族院主席、各共和国负责人在内的筹备委员会,起草新联盟条约。1990年11月23日,新联盟条约草案公布,供全民讨论,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明确表示不签署联盟条约,俄罗斯提出了许多保留条件,叶利钦更热衷于与其他共和国进行双边谈判和签订双边条约。

1990年12月24日,苏联第四次人代会通过了《关于新联盟条约的总概念及其签署程序》的决议,决定把现行联盟改组为“自愿平等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民主的联邦制国家”。决定由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条约的起草工作和决定签署的程序。为了取得民意的支持,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91年1月16日通过决定,在3月17日就是否保存革新后的联邦举行全民公决。1991年初建立了起草新联盟条约草案的专家小组,领导人是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弗·尼·库德里亚夫采夫和总统的两个代表:列文科和沙赫纳扎罗夫,参加这一小组工作的有经济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和自治共和国的领导人参加讨论和做出决定。戈尔巴乔夫这一行动采取得过晚,这是在中央与各共和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开始的。加盟共和国的对抗使中央名存实亡,为摆脱危机,戈尔巴乔夫不得不通过签署新联盟条约来寻求出路。

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中央之间的矛盾加剧,在1991年初,莫斯科街头游行不断,矿工举行罢工,不断提出让苏联总统和内阁辞职,1991年2月19日叶利钦在苏联电视台发表讲话:“事情已经非常清楚,戈尔巴乔夫保留‘改革’这个词的同时,不愿意进行实质上的改革,他要保存现有体制,保存强硬的中央集权,不给予各加盟共和国特别是俄罗斯以独立自主。……我完全不同意总统的立场和政策,我要求他立即辞职。”[100]3月9日,《真理报》刊登了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的第一个方案,叶利钦声明:“我们不需要现存的任何形式的联盟,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心——庞大的、官僚化的……我们应该摆脱它。改革已经进行了6年,人们让我们相信,我们正在破坏这个体制,我们事实上已经走上了民主的革新,原来这是一个谎言。”[101]叶利钦摆出了一副要与联盟中央对着干的架势。

叶利钦想阻挠和破坏全民公决,他认为:“全民公决的目的,其一是为了赋予全国范围内的紧急状态以合法性质,其二是为了取得同俄罗斯的独立进行斗争的‘合法权利’。”[102]1991年1月26~27日在哈尔科夫召开“主权共和国民主力量大会”,有来自11个加盟共和国的40多个政党和组织参加,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民主俄罗斯运动”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号召对3月27日举行的是否保留联盟的全民公决说“不”。[103]2月7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决定在全民公决票上加上第二个问题:“您是否同意设立全民投票选出的俄罗斯联邦总统职位?”目的是巩固自己在与联盟中央关系中的地位。

1991年3月17日,80%的苏联公民参加了全民公决(有6个共和国官方拒绝参加全民公决,它们是:格鲁吉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拉脱维亚、亚美尼亚、爱沙尼亚),其中76.4%的人赞成保留联盟,21.7%的人反对,还有1.9%的票无效。在俄罗斯联邦,有76%的公民参加了全民公决,表决的结果很奇怪:一方面有71.3%的参加者赞成保留联盟,另一方面有70.8%的人赞成在俄罗斯设立总统职位,而这实际上是反对联盟的。俄联邦参加投票的人和赞成保留联盟的人在共和国中占倒数第一和第二,在俄联邦的中心地区,赞成保留联盟的人很少。俄罗斯的全民公决结果很难说是苏联总统设想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