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有时直上孤峰顶(第2/3页)

1947年,中国的局势急转,解放军节节胜利,全国解放在望。是归,是留?形势逼人,要求在美华人做出抉择。有些朋友劝冯友兰定居美国,冯友兰却说:“解放军越是胜利,我越是要赶快回去,怕的是全中国解放了,中美交通断绝。”于是他辞谢了当时有些地方的邀请,只于回国途中在夏威夷大学住了一学期,于1948年2月回到清华大学。是年12月,清华大学就先北京而解放了。在清华大学解放前夕,南京国民党政府委派青年部长陈雪屏(原西南联大训导长)来清华大学。席间,陈雪屏宣布,南京方面准备一架专机,来迎接诸位先生。冯友兰坚决拒绝,他说:“自此以后,我在人事上虽时有浮沉,但我心中安慰。我毕竟依附在祖国的大地上,没有一刻离开祖国。”

“我做完了我要做的事,你也会的”

冯友兰做学问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晚年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著书立说上。女儿宗璞有一段回忆录,讲述了冯友兰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

老实说,父亲已去世10年。时间移去了悲痛,减少了思念。以前在生活安排上,总是首先考虑老人,现在则完全改变了,甚至淡忘了。在失明的威胁下,父亲并没有忘记我。或者说,我又想起了他,因为我需要他。

不要怕,我做完了我要做的事,你也会的。

我会吗?我需要他的榜样,我向记忆深处寻找……

用口授方式,完成150万字的大书,可谓学术史上的奇迹。

父亲最后的日子,是艰辛的,也是辉煌的。他逃脱了政治漩涡的泥沼,虽然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却幸而头在颈上。他可以相当自由地思想了。1980年,他开始从头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当时他已是85岁高龄。除短暂的社会活动,他每天上午都在书房度过。他的头脑便是一个图书馆,他的视力很可怜,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在他头脑里十分清楚,那是他一辈子思索的结果。哲学是他一生的依据。自1915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哲学门,他从没有离开过哲学。

父亲最后十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书。学者们渐渐有了共识,认为这部书对论点、材料的融会贯通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两卷本,又对玄学、佛学、道学,对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还认为人类的将来必定会“仇必和而解”,都说出了他自己要说的话,一点一滴,一字一句,用口授方式写成了这部150万字的大书,可谓学术史上的奇迹。蝇营狗苟、利欲熏心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书吗?我看是抄也抄不下来!有的朋友来看望,感到老人很累,好意地对我说:“能不能不要写了。”我转达这好意,父亲微叹道:“我确实很累,可是我并不以为苦,我是欲罢不能。这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吧!”

是的,他并不以写这部书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刍一样,细细咀嚼储存的草料。他也在细细咀嚼原有的知识、储备,用来创造。这里面自有一种乐趣。父亲著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做卡片,曾有外国朋友问,“在昆明时,各种设备差,图书难得,你到哪里找资料?”父亲回答:“我写书,不需要很多资料,一切都在我的头脑中。”这是他成为准盲人后,能完成大书的一个重要条件。

更重要的是他的专注,他的执著,他的不可更改的深情。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中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帮助,甚至咀嚼困难,进餐需人喂,有时要用一两个小时。不能行走也罢,不能进食也罢,都阻挡不了他的哲学思考。有一次,因心脏病发作,我们用急救车送他去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现在有病要治,是因为书没有写完,等书写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

当时,我为这句话大恸不已,现在想来,如丝已尽,泪已干,即使勉强治疗也是支撑不下去的。而丝未尽,泪未干,最后的著作没有完成,那生命的灵气绝不肯离去。他最后的遗言是“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这句话是用他整个生命说出来的。

20世纪40年代,常有人请冯友兰写字,冯友兰最喜写唐李翱的两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另外一首是“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冯友兰的执著顽强,那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薪尽火传的精神,有着极飘逸、极空明的一面。他一方面是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得起,一方面是佛、道、禅的“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互补,中国知识分子才能在极严酷的环境中活下去。

多年以前,冯友兰为女儿宗璞写了一幅字,写的是龚定庵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蓄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后来冯友兰又做了一首诗,“七字堪为座右铭,莫抛心力贸才名。乐章奏到休止符,此时无声胜有声。”冯友兰深知任何事都要用心血做成,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不为一点轻易取得的浮名得意。

后来,冯友兰因视力不好,成了一个准盲人,整日枯坐,冥思苦想,但他做起学问来是十分执著的。

冯友兰在临终前,说了最后一句关于哲学的话:“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

“一辈子从来没有买过菜”

冯友兰北大毕业后回到开封,第一件事是结婚成家,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冯友兰的婚姻同这位哲学家的哲学创作一样,都带有近代启蒙的色彩。他的婚姻似乎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制度。

1915年,由上海中国公学的同学介绍,冯友兰认识了辛亥革命的前辈任芝铭先生的三姑娘任载坤,任芝铭先生最早在河南提倡妇女解放,并先后将包括任载坤在内的三个女儿送到当时女子的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接受现代教育。任女士当时正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比冯友兰年长一岁,够得上当时“新知识,旧道德”的标准。很快冯友兰便和任载坤订了婚。两人订婚时,有约定,等任载坤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才能结婚。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设本科和专修科,关于婚姻问题,专修科没有什么限制,本科只收未婚学生,如果中途结婚,就要中途退学。当时在北京,北京大学是男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是女子最高学府,两人各居最高学府,恰好两人都是1918年毕业。这样的结合,在全国也可以说独此一对佳偶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