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屁股下的火药桶

从大明帝国建立的那天起,为了确保朱明江山稳如磐石,传之千秋万世,朱元璋的大脑没有一天不在考虑“家天下”的长治久安。可以说他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固执地推行了早已被历史淘汰的分封制。朱元璋决定了的事,其他人的反对也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冲动的热血青年,他对于自己已经决定的事,往往有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另外我们要搞清楚的一点就是,朱元璋并不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庸君,而是一代雄主。他对历史上由分封藩王而带来的沉痛教训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所以他推行的分封制,是对前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一味照搬。他固执地认为,他分封朱姓藩王是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

那么经过朱元璋创新发展的分封制又是怎样一番面目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藩王的势力远离帝国的心脏地带。从明朝分封诸王的就藩地点来看,基本上都是以北方边境为重心,长江以南很少。这一点与历朝历代是有所区别的,在明朝之前的分封藩地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交通要冲、军事要地或者经济中心来大做文章。这等于什么呢?等于为朝廷的权力躯体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一旦手术所搭建的桥梁崩塌,就有可能威胁到帝国的统治。如此分封带来了诸多弊端:许多地区经济中心被各路藩王占有,直接削弱了帝国中央的经济实力;帝国的许多军事要地被藩王们占有,一旦藩王与中央政府闹翻脸,就很容易出现藩王割据的乱世。如果将帝国的核心地区封给藩王,一旦祸起萧墙,往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西晋的“八王之乱”正是祸起于此,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这么多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时肯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大明帝国的心脏地区——南京(包括今天江苏与安徽两省)和两浙等地不实行分封,要封就把诸王封得远一点儿。朱元璋以北方边境军事防务地带为中心,沿着长城一线分封诸子。一方面可以将这些藩王支得远远的;另一方面又可以让这些诸子藩王来保卫边疆,拱卫中央皇室。当时分封到长江以南地区的藩王很少,明朝后来的皇帝也坚决贯彻了这一原则,谁也不肯将帝国的心脏地带拿出来分封给诸子藩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子藩王时,第五个儿子朱橚曾被封为吴王,但因为年纪尚小并没有迅速就藩。洪武七年的时候,有司请将其安置在杭州一带。朱元璋只说了这样一句话:“钱塘财赋地,不可。”

永乐年间,朱棣大行分封之事。宁王朱权在靖难战争开始时就跟着朱棣举兵,算是开业功臣。在举兵之初,朱棣曾经开出过口头支票:“事成,当中分天下。”而等到曾经的燕王朱棣摇身变为永乐皇帝,口头支票却成为永远无法兑现的一张白条。朱棣不仅没有分一半天下给朱权,甚至还想赖账。此一时彼一时,朱权也无话可说。可作为一个小股东,最起码的利益,自己总还是要争取一些的。朱权向朱棣提出要求去苏州,朱棣笑着摇头说:“这不行,苏州在京都周围(畿内也)。”朱元璋的意思是说,如果将你安排到那个地方,他这个皇帝还能睡安稳觉吗?

没有办法,宁王朱权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去钱塘。永乐皇帝朱棣还是没有乐起来,他依然摇头拒绝,最后宁王朱权被打发去了南昌。

从分封诸王的血缘关系来看,朱元璋分封的藩王绝大多数是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的叔叔,属于直系血亲。这和前朝的分封制度有所区别,有的朝代往往将皇族里隔了几代的皇亲国戚也列入分封的范围。当然,朱元璋大封亲生骨肉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他们保卫边疆,辅助皇室。想法虽好,终究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后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给皇太孙朱允炆出了一道政治难题。

人就是这么奇怪,朱元璋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把权杖上的刺拔掉再传给太子朱标,但是他却亲手打造了一根长满刺的权杖。朱元璋自己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却把难题丢给了朱允炆。

从政治地位上来讲,朱允炆与他的那些叔叔是君臣关系;但是从血缘关系上来说,诸王又都是他的亲叔叔。很多王叔的年纪甚至比朱允炆还要小,但论起辈分,他们又都是他的长辈。这种辈分上的差距,放在讲究伦理道德的传统社会中就是优势。这种优势带来的是心理的变化,这就导致建文朝的叔侄君臣关系陷入僵局。尤其对于朱允炆来说,他对别人可以“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但对那些藩王叔叔他还得讲辈分。

朱元璋将诸子藩王的政治地位定得这么高,只有皇帝与皇太子才能制约藩王。在正常情况下,这样做既可体现出朱家DNA的高贵,又能够维护皇帝的最高权威。但是在非常规的情况下,当皇帝或皇太子没有办法驾驭藩王时,藩王就有可能成为帝国的脱缰野马,无人可以制约。朱棣就是第一匹脱缰的野马,他本来应该是朱明“家天下”最为忠心的拥趸,却成为明火执仗的家贼,大张旗鼓地举兵篡夺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当朱元璋刚刚离开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世界,他的皇太孙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好他的丧事。他生前苦心酝酿的分封制,其弊端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朱元璋的四皇子、朱允炆的四皇叔朱棣在谋士道衍的唆使下,正在北平燕王府邸磨刀霍霍。那令整个帝国都为之胆寒的磨刀声,若是被泉下有知的朱元璋听到,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朱元璋是个实实在在的草根皇帝,出身寒微。他自己曾经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吃过苦中苦,所以希望自己的子孙不要遭同样的罪。他对诸子藩王的后代及后代的后代都做了制度上的规定,予以实实在在的特殊待遇的保障: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一年俸禄上万石,府置官属。身边的护卫队少者三千人,多者达万人。衣食住行,亲王们只比皇帝差一等,公侯大臣见了这些亲王也要行跪拜之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藩王们及其后代能够拥有如此优厚的福利待遇,谁还有心思干事创业。他们只需要无忧无虑度年华,四体不勤混日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