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标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按照正常的长幼排序,他应该算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虽然朱标很早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但是在朱标的儿子当中,朱允炆却并不是长子。在朱允炆前面还有个哥哥叫朱雄英,幸好这个朱雄英没能修炼成为帝国的朱英雄,不然的话,后来的历史与朱允炆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按照皇位继承的游戏规则来说,如果不发生什么跑偏事件,长子朱标顺利地从朱元璋手里接过第二棒,朱雄英又从朱标那里接过第三棒。但历史往往并不按照正常的规律发展,规律往往会被某些意外打破。使得大明王朝皇位继承出现变局的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的皇族生育体系出现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长房不旺偏房旺”。长房子孙越是小辈死得越早,常常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先是朱标的长子朱雄英生下来没几年,英雄没当成,却死在了自己的父亲朱标的前头。而朱标也没在太子的位置上待上几年,又急急忙忙地赶在朱元璋的前头奔了来世。这种人算不如天算的变局让精于算计的朱元璋也只能徒唤无奈,也将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文弱书生朱允炆从历史的后台推向了前台。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一场个人命运和历史发展的变局,作为一名普通皇子的朱允炆应该会过得更加快乐一些。

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1376年)十月,他的母亲是太子朱标的嫔妃。朱标的太子妃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这个常氏就是朱标的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的母亲。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因为吕本的官职地位并不高,所以他的女儿也只是一个嫔妃。

子凭母贵,因为朱允炆是庶出,所以他在刚出生时并没有受到重视。他在生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黑户,一年多以后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

洪武十一年(1377年)年底,太子妃常氏薨,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升格为太子妃。也就是在这时候,洪武皇帝朱元璋才想起来皇太子朱标的膝下还有这么一个没有名字的皇孙,于是将其赐名为朱允炆。朱允炆六岁的时候,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朱雄英死了,十五岁时他的父亲朱标也离开了人世。

朱允炆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之中被命运的潮流裹挟进历史的洪流,时也命也。朱允炆的个人起点并不算高,除了自己的母亲地位低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自己的外在形象离帝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朱元璋本人不幸长了一张“鞋拔子”脸,可他的儿孙们中间并不缺乏英俊魁梧之人。如果选拔皇位接班人也需要面试的话,朱允炆肯定是要吃亏的。

朱允炆的外形缺陷非常明显,想遮掩都不容易。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头骨歪得很厉害,整个头型看上去像个弯弯的月亮。朱元璋看到孙子这充满个性的外形就很不痛快,他曾经一边轻轻地抚摸着朱允炆的头,一边叫朱允炆为“半边月亮”。谁也不会料到,这“半边月亮”以后会在帝国的天空慢慢升起来。

既然外形如此不佳,为什么朱元璋最后还会把皇权交到朱允炆的手中?在朱允炆身上还有哪些因素能够打动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有着深谋远虑的人,他在开国之时就已经在考虑自己百年之后的事了。朱家的江山得来不易,不守个千儿八百年朱元璋是不会甘心的。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大明开国的当天,朱元璋就宣布朱标为未来皇位的接班人。为了巩固帝国之根本,朱元璋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为此他专门在南京明皇宫里建了一个大本堂,收集天下古今图书典籍,招揽宋濂、刘基、李希濂等名儒学士作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并挑选德才兼备之士给朱标伴读。

洪武六年(1373年),也就在朱标23岁那年,朱元璋让朱标尝试着参与国政。

同年八月,朱元璋又命朱标巡抚陕西,考察未来迁移都城的事宜。朱标不负父皇之厚望,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临回来时向父皇朱元璋进献了陕西地图。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朱元璋让朱标接班的意愿是很强烈的。而朱标尽管与父亲在个性方面的差异很大,在施政策略上也有着很多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是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皇位继承者。

当朱标成为皇太子并监国之时,后来和他儿子争皇位的四弟朱棣还只是一个八岁的毛头小子,连个封号都还没有。洪武三年,十一岁的朱棣和兄弟们一起被封为王爵,二哥樉为秦王,三哥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五弟橚为吴王,六弟桢为楚王,七弟榑为齐王,八弟梓为潭王,九弟杞为赵王,十弟檀为鲁王。

其后诸王都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在南京学习文武之道,为将来到各自的藩国守卫大明江山打基础。此外,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都享受到了相同的待遇,在逐渐长大成人后都被封为亲王,并陆续到各自的藩国就藩。

上天在这个时候故意与朱元璋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出巡在外的太子朱标从陕西一路风尘赶回南京,本来身子骨就单薄的他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三十九岁的朱标太子带着朱元璋的无限期望,毅然决然地撇下朱允炆等尚未成年的儿女,也撇下了他即将接手的皇权,撒手西去。

朱标太子的突然薨世,使明皇宫陷入了空前的死寂。这对一心希望大明帝国稳如磐石、长治久安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也彻底打乱了他在此之前的所有政治构想。朱元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短短几天时间,他的头发、胡须全都白了。朱元璋悲痛的不仅仅是自己老年丧子,还对大明江山社稷感到深深的忧虑。

太子死了,朱元璋耗尽心智经营了二十五年的大明“国本”也随之破碎。对于朱元璋来说,一切又要从头再来。大明帝国的皇位继承问题又回到二十五年前的起点上。但对于这时候的朱元璋来说,他已经没有了刚立国时那种意气风发的精气神儿,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做过多的折腾。

太子死后,朱元璋面临着重新选拔接班人的难题。对于选拔皇位继承人,可供朱元璋做参考的历史样板并没有多少,翻来覆去也只有三种。

第一种是兄终弟及。中国历史上的夏、商两代很多时候实行的就是这种王位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的优点是长君主政,可以避免幼主继位所带来的权臣弄政和外戚干政的祸乱,但实际上也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当了皇帝以后的兄长一般都不大愿意将自己的皇位再传给自己的兄弟,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一来就会引发皇位继承的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