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英雄:最后一根擎天柱的崩塌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计陷抚顺,揭开了与明王朝长期战争的序幕。此后,努尔哈赤挥师南下,占据辽河以东沈阳、辽阳等大小七十余城,兵锋直指山海关。大明王朝几易疆臣镇帅,也未能扭转东北边防风雨飘摇的势态。

山海关一失,努尔哈赤的虎狼之师便可长驱直入,要不了两天便可抵达北京城下。关外的局势到底怎样,传到皇帝和官员耳朵里的说法各不相同。局势越是被动,谣言就传得越凶,这是历史中的常态。就在京师人心惶惶之际,兵部主事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考察。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关上形势,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

若在平日,这样不打招呼就擅离职守,肯定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但朝廷正值忧急彷徨之际,而考察归来的袁崇焕将关外局势梳理得头头是道。兵部主政官员一番权衡之下,非但没有追究袁崇焕的过错,还擢升他为兵备佥事,类似于文职军官中的政治部主任。既然袁崇焕已经将大话说出去了,那索性就让他去镇守山海关。

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是防守京师的第一要塞。虽是要塞,但它根本就不具备军事要塞的条件。它只是孤悬的一处关口,并没有外围阵地。若是敌军来攻,千军万马会直接冲到关门之前。如此一来,明王朝将所有的防御力量囤积于此,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一旦战事陷入被动,就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山海关若是失守,来犯之敌便可直面北京城。所以在战略形势上,必须将防线向北移,越是推向北方,山海关就越安全,北京也就越安全。

袁崇焕极力主张筑城宁远,招致朝中大臣的极力反对。在他们看来,宁远距离山海关太远,根本就守不住。大学士孙承宗是个有识之士,他始终坚持不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行动准则,亲自出关巡视。在一番调研之后,他接受了袁崇焕的看法。不久孙承宗走马赴任辽东主帅,他派袁崇焕与副将满桂带兵驻守宁远,这是袁崇焕领军的开始。

满桂是蒙古人,骁勇善战。从那时起,他和袁崇焕的命运就永远结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一个蒙古武将,一个广东统帅,都是十分刚硬、十分倔强的脾气。两人一起经历了多次生死患难,也有过不知多少次激烈的争吵。一直到死,两人仍是在争吵。但在彼此的心中,却又互相钦佩。那既是男人之间英雄相惜的一种情怀,又是大敌当前彼此仰仗的现实需要。

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袁崇焕到达宁远。他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筑城,准确地说是按照他所制定的严格标准筑城。城墙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将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吴三桂把清兵引进关来,不知道还要阻挡多少年。

关外终于有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年来,辽东、辽西的汉人流离失所,若是给满洲人掳去,便成了奴隶,于是关外的汉人纷纷涌到。宁远城人口大增,明朝的防御线向北推进了二百余里。宁远城不破,后金就难以冲破山海关。

孙承宗有才识、有担当、有气魄。袁崇焕对他既钦佩,又有知遇的感激。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能够遇到这样的上司极为难得。眼见他和孙承宗收复失地的共同计划正在一步步地实现,袁崇焕度过了进入辽东后最为快乐的一段时光。他和手下将领满桂、祖大寿、何可纲、赵率教、孙祖寿等人的战斗友谊,也在那些患难与共的日子里不断加深。

可惜好景不长,时局渐渐变坏。天启皇帝朱由校越来越沉溺于自己的木匠事业。而宦官魏忠贤的权力越来越大,只手遮天,搅得朝堂上下一派乌烟瘴气。大宦官早就对镇守辽东的这帮官员心有不满。孙承宗带兵十多万,粮饷很多,却从不供奉他这个帝国的“九千岁”。不识时务只有靠边站,魏忠贤派兵部尚书高第担任辽东经略,撤了孙承宗的职。高第刚一到任,就要撤去关外各城的守御,将部队全部撤入山海关。

袁崇焕当然极力反对。如此一来,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就会毁于一旦。他对高第说:“兵法有进无退。诸城既已收复,怎可随便撤退?锦州、右屯卫一动摇,宁远、前屯卫前就震惊,山海关也就失去保障。这些城池只要派良将守御,一定不会有危险。”

高第根本听不进袁崇焕的建议,他下令宁远、前屯卫也撤兵。袁崇焕十分倔强,抗命不听,说道:“我做的是宁前道的官,守土有责,与城共存亡,决计不撤。”高第也清楚,袁崇焕虽然是他的部属,但此人在辽东之地经营数年,在军队中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威望。若他执意抗命,自己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经高第这么一折腾,袁崇焕也有些心灰意冷,上奏章要回家守制。早在一年前,袁崇焕的父亲去世。按照大明法度,身为人子的他必须回家守丧。当时朝廷以军事紧急为由,命他在职守制,称为“夺情”。

如今袁崇焕要回家尽孝,显然有赌气的意思。皇帝驳回了他的请求。为了慰抚他,将其擢升为按察使。虽然仕途上有了进步,但是袁崇焕的心情却陷入前所未有的沉闷之中。高第是个目光短浅之人,而此时的袁崇焕又陷入无人援手的境地。努尔哈赤已探察出明朝的虚实,知道这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统领十三万大军,号称二十万,横渡辽河,兵锋直指宁远城下。大战将至,袁崇焕将部下召集到眼前,突然当着全体将士的面跪下,慨然言道:“大兵压境。外无援兵,宁远已是孤城一座。身为帝国军人,不战而逃是巨大的耻辱,我要与宁远共存亡。”

袁崇焕的母亲和妻子这时也在辽西,大概住在山海关或前屯卫后方。他将母亲和妻子都搬到宁远城中来住,可见全家和宁远共存亡的决心。他又派人给山海关守将杨麒送信,要他把从宁远城逃出去的溃兵一律杀掉,一个也不留。

二十四日,后金兵到达城下。袁崇焕第一次领教了“辫子兵”的威猛。那些如狼似虎的清兵,脑袋后面都拖着一条辫子。于是乎,汉人只要听到“辫子兵”三字,就会吓得魂飞魄散,直到十余年后仍是如此。李自成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健卒,攻破北京,在山海关前的一片石和吴三桂部大战,丝毫不落下风。但清兵突然出现,李自成军中响起“辫子兵来了”的惊呼,二十万大军一溃千里。李自成逃出北京,向西急窜,短命的大顺朝覆灭了。在那时候,“辫子兵”就是“无敌”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