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国的权力流氓化(第2/3页)

权力就这么如陀螺般转来转去,始终在士族手里倒腾。而那个具有原创精神的九品中正制的始作俑者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曹操,之所以后来这笔账算到他的儿子曹丕头上,是因为到曹丕时才算正式形成制度,并由当时的人事部长陈群具体行文执行。其实曹操的家世挺招人骂的,因为他的干爷爷是—太监。

其实不是所有在宫廷服务的人都能得到太监这个称呼,普通的小角色通常只能称之为苍头,或是黄门,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有资格称为太监。能主动来干这行的人,基本上都属于那种敢把脸不要的主,再加上能混到一等大太监的人,就更是生猛了,所以曹操的干爷爷名声也就格外差。不过名声差一点并不要紧,曹操的老子倒是托了他干爷爷的福,历任全国最高行政长官与最高军事长官,这为曹操后来的起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曹操有着如此独特而“显赫”的出身,当时的士族根本不买他的账,那时候的士人并不需要依附朝廷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名望,而且他们往往不愁吃不愁穿,有的甚至富甲一方,吃饱了没事做就走街串巷四处骂曹家用来消食,曹操和曹丕也拿他们没办法。

曹操是干事创业的一把好手,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大权力格局中,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才。他很清醒地认识到汉代的选人制度中存在着软肋,那就是察举不实和过分倚重品德。曹操这个人身上有很多毛病,但同时兼具英雄之质。所以他在用人方面,偏重于“唯才是举”。就是说,他用的人可以像他一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关键是你要真的有才。将军要有领兵之才,谋士要有权谋之术。

他曾经无数次地向社会发出求贤令: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本事,就可以起用他们来治国安邦。这无疑是对当时权力集团用人标准的一次大变革。在这种用人体制下,曹魏帝国迎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从而为建立新的权力格局创造了条件。

曹操之后,他的儿子曹丕采纳了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继续贯彻落实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

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各郡设置中正官,各州再设大中正官,中正官的职责就是对够资格的人选进行量化打分。也是根据这个人的道德和才能给予一个总的评价,然后再结合他的家世和才德给出一个综合品级。这个品级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共九品。通常情况下,一品是光设不封的,所以二品就成了最高的评价,三品以上的是上品,以下都属于下品。这就是九品刚刚推行时的雏形。

中正评议的结果要上交给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存档,作为将来选官的依据。当官职出缺的时候,就在吏部的人事档案里面找人补缺。九品中正制的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做官要依靠个人的名望,要经过当朝大臣们的举手表决,方才有效。名望这玩意是个介乎虚实之间的东西,获得名望的最可依赖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看你是不是出身于高门之家,其他都是扯淡。

普通老百姓只有名,没有望,有时候连名字也给你省了去。

中正官给那些候补官员评定品级是一项最要的参考依据,称之为“乡评”。乡评中的高分进入官场时起点就高,升迁的速度也快,低的自然起点就低,升迁起来也像蜗牛一样慢。以后又将各官职都给定了品级,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县令(县长)是七品,知府(地级市的市长)是五品之类的。当九品中正制废除之后,其官职品级的划定却保留了下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细化,到北魏每个品级又有了正从之分。比如二品有正二品和从二品之分,这就是所谓的九品十八级。甚至在每一级里面又分上下,如从二品下、正三品上等达到三十六级之多。北宋正一品是不授人的,神宗改制之前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标准的宰相,也才从一品,各部尚书不过也就混到从二品,到了清代,连各部尚书都是一品了,各朝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官分品级。

为了让你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下面我就以马甲同学为例来简单说说这个叙述起来很复杂的官员选拔制度。

比如说,朝廷招考官员通知下发后,马甲同学准备参加今年的考试,他的身份是某乡侯之子,家中世代为官,应该算是“官N代”。而他的朋友镇关西同学就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因为镇关西他爸是村东头的郑屠户,将来只能子承父业,想当官,门儿都没有。想杀猪,绝对没人拦你。

马甲同学在家里混到了二十出头,虽然他不上网也不换马甲潜水,但大字却不识一箩筐,窃玉偷香的本事倒是非常精通。他老爹马大甲虽然也没什么文化,但家族还是照样繁衍下去,谁能靠学文化过日子。儿子要参加官员选拔,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于是马大甲就喊来师爷(那个时候称谋士)面授机宜,让他领着马甲去参加三年一度(跟科举考试的循环年限基本一样)的官员选拔。

在这之前复习功课已经不是重要的,因为还有比复习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那就是找个包装公司给马甲同学宣传造势,让父老乡亲都能达成共识,马甲同学是个好孩子,尊老爱幼,和睦友善。由此可见,包装是多么的重要。

跟眼下名目繁多光怪陆离的造星活动一样,马甲会在他所处的郡县内进行各种造势活动,虽然之前他是一个品行不端甚至是地痞流氓式的不良青年,但经过包装公司的一番折腾,戴上儒士巾,学会微笑只露六颗牙,再加上偶像派的宣传攻势后,马甲同学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败的纯情少年。如果再开下粥棚拿点散碎银子赈济下灾民,假装流下两滴同情的泪水,效果会更好。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家生在富裕家庭,家里不差钱。

这个时候,马甲在其家乡就已是妇孺皆知,紧接着,就是“跑部钱进”了,毕竟给官不给官,给个什么官都是上面人说了算,不是老百姓说了算。

到底是世代为官,到哪儿都是熟人熟脸,在京城叔叔大爷地一通打点,钱送出去不少,人也认识了很多,迎来送往之下,终于混了个脸熟,特别是在那几个很有可能成为主考官的老爷子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转眼间,考试开始了。

主考官(学名:中正)一般是由二品官员担任,这是个肥缺,也是个很为难的缺,因为官员空缺就那么几个,而各个宗族里的人繁殖力又超强,虽然朝廷不停地增加各种拿钱不干事的虚职,却总是供不应求。一到这个时候,这也要考虑那也要协调,弄好了,大家皆大欢喜,弄不好,山水轮流转的,指不定哪天就栽别人手上了,的确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