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国的权力流氓化(第3/3页)

等到考官大人来到了地方,就要准备考试了,考试科目没有科举考试那么多内容,也不需要把儒家经典倒背如流,就考你三样,家世、道德、才能。

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出身寒门的人没指望了吧,第一科审核家世就让你卷铺盖卷回家了。祖宗三代都是贫农,你还是扛着锄头下地去吧。

至于道德,那个时候的领导好像并不喜欢下去搞调研,所以道德这个东西的定位非常虚无缥缈,马甲同学虽然恶名昭彰,但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又花钱请了几个群众演员来丰富背景,于是自然也就顺利过关。

考完试以后,考官会对考生作一个评语(称为“状”),一般都是非常简明扼要,历史上最经典的评语当属曹操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了(不过曹操的评语并不是通过考试得来的)。

再然后就是对马甲的成绩打分了,成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次(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得名的由来),有点像小学生成绩本上A+、A-的打分。

一般来说,上上品是虚衔,除了很牛的人死后会被追封这个等级以外,活着的人基本上是没指望的。九个等次又分为了上品和下品,一般二品(上中)和三品(上下)为上品,其他的均为下品。

像马甲同学这种钱送得多、关系硬或是考官看着顺眼的人,考官会给一个称呼“清官”(这个“清”字不作两袖清风的意思),这意味着他今后会飞黄腾达;而其他的人则被称为“浊官”,得到了这个称呼,这辈子基本上就可以像浑浊的烂泥一样别指望会被糊上墙了。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当然,我只是往简单了说。

有人说相对汉代举孝廉的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是一种先进而又时髦的玩意儿。

举孝廉是指在一个地方,按户数比例每年会推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能够进入人才库并不要求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必须具备清廉和孝顺父母这两项优点。当官职出现空缺的时候,国家就会从这些候补队员里面挑人去补缺。这样一来,地方权力集团就逐渐把持了选官之权。谁掌握了选官之权,谁就掌握了规则,就掌握了规则带来的利益之便。这样就造成了世家豪强,地方势力不断做大做强并脱离中央控制的局面。所以东汉末年各州郡因平定黄巾起义而获得募兵之权,最终纷纷割据,皇权对国家的控制力逐步丧失。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操作人员是由中央发聘书认可的,地方州郡没有发证资格。拿到中央聘书的中正官就要向中央负责,这和汉朝末年地方士绅操纵的乡里评议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九品中正制很好地解决了权力集团内部官员选拔机制的统一问题,将汉朝选官传统和曹操的用人政策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到了魏晋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大小中正官都是来自于各个州郡的士族,这些士族人员长期居于一地,彼此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那么在评定品级时,会毫无争议地将赞成票投向士族。这时候九品的划分,已经完全打破了不管门第出身的游戏规则。在这之后的三百年里,权力系统内部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垄断局面,九品中正制也随之转化为士族豪门把持政治特权的保护性措施。

客观地说,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是对路的,确实有“唯才是举”的意思在里面,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握有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高低标准也就逐步转向由家世背景来决定。也就是说,这个时期门阀世族将九品中正制玩弄于股掌。这帮人是权力系统内的常客,世代为宦,几乎通吃了所有的高位显职。

在门阀势力的不断挤压之下,九品中正制发生了质的转变:品评出来的人就等于拿到了官场入场券,而取得上品的人更可以在权力系统享受到VIP的待遇,高官厚禄,特权傍身。许多士人为了能够获得一个高品位的评价,想尽办法不择手段。九品中正制就像是组织部门制设的人才储备库,为庞大的权力机构运转提供人力资源,这种制度优缺点并存,优点是让权力系统能够拥有一个庞大的人才信息库,缺点是抬高了评价人才的门槛,将一部分民间社会的底层人员堵在了门外。

这样一种风气的盛行,导致整个权力系统裙带关系纠结,官员光说不练。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官家权力系统被活活搅拌成了一锅烂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