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面对内忧外患,错误的改革让罗马走向分裂(第5/11页)

帝国居民被责成向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品,以供国家之需,但它没有固定的征收时间和税率。戴克里先派人编制地籍,记载耕地的面积和数量,种植作物的分配比例、劳动者的人数和牲畜头数,然后向每一征税单位征收确定的赋税,主要是谷物、油、毛、肉类等实物。不占有土地的城市居民则必须缴纳人头税。

为了保证税收稳定,戴克里先还采取了一系列专横措施:禁止隶农和一切农业劳动者离开土地;不允许手工业者脱离其所属的同业公会;甚至使城市议会的议员(市元老)也固定在其出生的城市,以便使他们以自己的资财来担保城市应缴的税款。为了收税方便,戴克里先把在农村征收正规赋税的责任委诸大庄园主,从而加强了大庄园主对隶农的监督和奴役。

通过改革,罗马帝国有了稳定的物质资源,改变了此前靠战争掠夺和临时摊派获得物资的做法,对其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戴克里先实行的币制改革基本失败了,差点儿将帝国拖入到灾难之中。当时,流通的货币混乱,贬值非常厉害,必须进行整顿。戴克里先于公元301年铸造新金币,其法定重量为六十分之一罗马磅(1罗马磅约合327.54克),而屋大维时的标准是四十分之一罗马磅。此外,他还发行银币和铜币。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平稳物价,反而导致商品价格继续上涨。

为了同物价飞涨做斗争,戴克里先又于同年颁布“价格敕令”,企图用行政手段限定各种商品的最高价格和最高工资。敕令承认物价飞涨,附列了各种类的商品,首先是粮食和饲料的最高价格一览表,以及关于各类劳动报酬的最高工资标准,从农业短工、石匠、细木匠起,至建筑师、教师和律师为止。敕令威吓人们:“谁若胆敢违抗这个命令,他就将冒丧失头颅的危险。”

当然,对戴克里先来说,这两项改革的失败还算不上真正的失败——他真正的失败是实行错误的宗教政策,导致他不得不退位。相对他此前一直强调皇帝是神的代理人,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宗教是当时的现存秩序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1世纪以来,罗马帝国内各种宗教运动兴起,其中基督教运动发展最迅速。在保守、恢复古老宗教与皈依新宗教之间,戴克里先不能不做出选择。由于旧教徒散播罗马帝国3世纪的危机是新宗教运动的产物,戴克里先像其他前任皇帝一样,主张复兴古老的罗马宗教,同时强调皇帝政权的神性起源。罗马旧神朱庇特被认为是皇帝的保护者和世俗最高政权的来源。戴克里先自认是朱庇特之子,拥有“朱维乌斯”头衔。

戴克里先的宗教政策遭到了基督教徒和教会的消极抵抗。3世纪末,基督教已在罗马社会各个阶层中广泛传播:它不仅在东方各行省,而且在西方各行省和罗马城都拥有众多信徒。罗马城有二十分之一的人是基督教徒,包括戴克里先的妻子和女儿。基督教的主教们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地位,受到人民群众甚至官员们的特殊待遇和尊敬。戴克里先恢复旧教崇拜,抑制基督教传播显然已经不可能。

基督教否认皇帝的神性,又有不隶属于国家的独立教会组织,而且在军队中有巨大影响力——一些士兵拒绝接受皇帝的宗教奖赏,或拒不遵守与基督教义相抵触的某些军事纪律。戴克里先无法容忍,他竭力提高旧教祭司的威望,唆使他们反对基督教。另一个皇帝伽列里乌斯也与他遥相呼应。

公元303年,戴克里先颁布反基督教敕令,禁止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至此,事态发展变成对基督教徒的迫害。在随后两年里,各地都逮捕、刑讯和处决了一些基督教徒。许多基督教堂被破坏,教会财产被没收,基督教徒被开除出军队和官吏队伍。不过,这种政策未得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主要人物的支持。

由于反基督教敕令导致社会混乱,戴克里先于公元305年宣布退位。另一个皇帝马克西米安也同时宣布退休。按照规定,两位恺撒同时成为新皇帝——康士坦提乌斯成为西部的皇帝,伽列里乌斯成为东部的皇帝。但是,到选新恺撒时,军队与罗马元老院介入了,并各自提名了候选人。

公元306年,西部的皇帝康士坦提乌斯去世,他儿子君士坦丁一世直接继任皇帝。东部的皇帝伽列里乌斯却任命他的部下塞维鲁为西部的皇帝,与君士坦丁一世展开对峙。此举破坏了当时“四帝共治”时立下的规矩。已退位的前西部皇帝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认为自己也有资格当皇帝,便发动叛乱,杀死了塞维鲁。

东部的皇帝伽列里乌斯亲自率军前往意大利讨伐马克森提乌斯,结果大败而回,无奈之下擢升其部将李锡尼为西部的皇帝,管理伊利里库姆、色雷斯与潘诺尼亚,同时任命另一部将马克西明·代亚为恺撒,管理叙利亚与埃及等地。

虽然李锡尼接过了曾属于被杀的塞维鲁的皇帝虚位,但他并没有进攻马克森提乌斯这位弑君者,而是发动了对萨尔马提亚人的战争,并取得了几次胜利。公元311年,伽列里乌斯死去,此时的李锡尼不仅是西部名义上的皇帝,同时也掌握着大片东部土地,他与继任的皇帝马克西明·代亚达成协议:以赫勒斯滂与博斯普鲁斯海峡为界,李锡尼占有罗马帝国东部的欧洲部分,马克西明·代亚占有罗马帝国东部的亚洲部分。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尔维安桥战役中击败并杀死弑君者马克森提乌斯。公元313年3月,李锡尼与君士坦丁一世在梅迪奥拉努姆(今之米兰)会晤。李锡尼迎娶君士坦丁同父异母的妹妹君士坦提娅,双方结成新的同盟,同时还联合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停止对基督教的迫害,基督教地位从此合法化。

李锡尼与君士坦丁一世结盟后,马克西明·代亚与李锡尼决裂,他集中了7万军队,越过海峡,向李锡尼发起了进攻。李锡尼也率领一支3万人的军队,前往迎战。两军在特兹拉卢姆展开会战,马克西明·代亚溃败,一路逃到西里西亚。他企图在西里西亚建立一条新防线,但未能成功,只好继续逃亡至塔尔苏斯,不久死在那里。作为胜利者,李锡尼成为东部唯一的皇帝,建都尼科米底亚。君士坦丁一世则是西部的皇帝。

公元321年,君士坦丁一世说服一些曾在自己国土上肆虐的蛮族,越过多瑙河劫掠李锡尼的领地,激怒了李锡尼。李锡尼宣称对方破坏了和平协议。君士坦丁一世则索性撕破脸皮,重启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