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四章 文明传来:古坟与渡来人(第5/5页)

至此,日本在文化方面,也算是终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和之前零零散散地接触那么百十来个汉字相比,现在总算是有一本比较科学靠谱的专业教材可供人们系统地学习了。

对了,我似乎还没告诉你那本被应神天皇奉为天书秘籍的教材名字,其实这玩意儿有个特别响亮的名儿——《千字文》。

《千字文》,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与《百家姓》《三字经》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启蒙教材,类似于今天的看图说话。

你现在能在新华书店里买到的《千字文》普遍认为是南北朝学者周兴嗣所编,而王仁带到日本去的,应该是三国时代魏国人的修编作品,算是前身之作。

不过,拿着一本《千字文》跑去充大儒,这感觉就跟今天我对你说老子乃是传说中的超级历史学家,现在奉天承运,特地把一套传说中的历史秘籍赐予你,只要你读了它,便能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超能史学家。

说着,便把那套秘籍往你跟前一亮,顺便还配上了神似“非诚勿扰”的效果音与灯光。

结果你放眼一看居然是一套《上下五千年》。

可能有点夸张,但基本应该就是这样吧。

除了汉字之外,还有很多无形资产被渡来人带进了日本,比如礼节,再比如节日。

像七月七日过的“七夕节”,其实一开始是被弓月君给引入的,但并没有特别受重视,一直到唐朝那会儿,因为两国往来越加频繁,外加那时候的日本也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贵族们开始大力追求精神文明,这才把“七夕节”在岛上发扬光大了。

有人说过,所谓的日本文化其实就是日本人将全世界的文化吸收进来,然后再加以日本式的消化之后所诞生的特色产物。

此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其实你只要看看日语就会明白,在日语中,有来自中国的汉字,有日本自己根据中文创造的假名,同时也有英语,德语以及葡萄牙语等从西洋文字中引用而来的外来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在日语中,能够找到世界上差不多所有主要国家语言的影子。

而这种在文化方面几乎毫无排他心态,可以坦然将任何一种文化接纳为自己文化的精神和器量,正是从渡来人时代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