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七章 宋末元初,蒙古铁蹄踏上日本(第5/5页)

当然,最后奇迹并没有出现,日本仍是吞下了发动侵略战争的苦果。

至于蒙古人,尽管乍看之下他们的撤退确实有些离奇,但实际上也是事出有因,不过这因,却并非神风。

事实上神风压根就不存在。

刮风下雨的那天是十月二十日,这是旧历,要是换算成阳历的话,是十一月二十六日。

你见过快十二月了还刮台风的吗?

其实蒙古人撤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本身就没打持久战的心思。

从各方面来看,他们打这场仗的目的主要还是恫吓威慑,压根就没有想彻底消灭或是占领日本的意思。而且侵略军高层内部也是一股厌战的情绪,比如高丽军主帅金方庆就是个比较坚定的反战分子,虽然被迫上了战场打仗,但始终身在日本心在朝,见天哀叹说自己马革裹尸不打紧,就是苦了那些家乡的高丽兵;而副元帅刘复亨自打中了那一箭后,就顿时战意全无,整天在那里问我们啥时候回家;还有那三军主帅忻都,也曾亲口表示,自己的子弟兵已经完全是“疲兵”状态,现在“策疲兵入敌境”,绝非上策,不如班师回朝。

于是,就撤了。

至于皇上若问起来为什么死那么多人战果那么小,大家便只说是风大刮船不熟水性外加敌军实在太多(元史记载遭遇日军十万人),所以这仗没法打,好在日本人那边也正在宣传神风,算是无意中合伙把这谎给编圆了。

但不管怎么讲,这场文永之役最终还是让日本达到了战略目的,至少元军撤退了。

可北条时宗很明白,元军必然会卷土重来,所以他一丝也没有放松,继续加紧备战。

而忽必烈那边也没闲着,又派了一拨使者去了日本。

他还是想让北条时宗臣服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