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八章 神风相助,日本击溃元朝入侵(第4/4页)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了。

虽然从客观上来讲,台风确实让侵略军损失惨重,尤其是弘安之役,直接把人给吹了个全灭。但是,日本人能够取得胜利,却绝非单靠刮风下雨。

这次胜利,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有二:一曰情报,二曰精神。

情报就不用多说了,日本人多年来的强项。从忽必烈的国书送到镰仓的那天起,他们就做好了跟蒙古开打的准备。七八年来,不断地往来于蒙古和日本之间刺探着各种情报,之前说的出访大都的使节团那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情报,则是从跟蒙古做贸易的日本商人以及朝鲜半岛的三别抄起义军那儿得来的——尤其是后者。

再说那文永之役的时候,虽然日本人是吃了大亏,可也正因为这场战役,让他们熟悉了蒙古人的战略战术,知晓了武器的情报,因此才能在经过几年准备之后,在弘安之役中实打实地战胜了元军。

反观元朝那边,对日本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把大海当草原以为能任由自己驰骋,所以尽管有忽必烈在大都坐镇,还设了个日本行省,可最终还是落了个大败而还、地图开疆的结局。

在全盘掌握了敌军情报的同时,日本人在战场上所迸发出的精神也是元军所不具备的。

哪怕是只有一个人,也敢拼了命地朝着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敌阵冲去,即便是战术不如人,武器不如人,即便是箭如雨下,炸雷一个个地在脚边上开花,镰仓的武士也毫无惧色,踏着同伴的尸体,挥着手中的钢刀,朝着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杀将过去。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脚下所踏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全部。这里有自己的主君,有自己的同伴,有自己的家人,还有自己的生计。当人在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他会变得很强大。“蒙古来,吾不怖。吾怖关东令如山,直前斫贼不许顾。倒吾樯,登虏舰,擒虏将,吾军喊。可恨东风一驱附大涛,不使膻血尽膏日本刀!”

说完了内因接着来说外因。

可能有人会说外因还用扯么,不就是神风吗?即便镰仓武士是靠自己的奋战打退元军的,但要不是那场台风,元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兴许就会来第三次呢。

应该讲,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不得不承认的是,但凡弘安之役后元军还能剩下点人,哪怕只留个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这伙人也必然会接着打第三次战争,别忘了,那可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蒙古人啊。

可他们到底还是折戟沉沙了,究其原因,不仅仅因为“神风庇佑我皇国日本”,更因为兄弟的出手相帮。

所谓兄弟,就是南宋遗民。

蒙古沉船的最大根源,其实是船造得不对。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发现当时所有的运兵船都是平底船,这种船在内河湖泊里走走还没什么大问题,一旦拿到海面上那根本就经不起风浪,稍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直接翻船。说得不好听些,元军能坐着这种船跑到日本都实属不易了,再碰上那么大的风,不沉才新鲜。

那么,既然风险那么高,为什么蒙古大军还要选择平底船出海?

这是因为管事儿的蒙古人压根就不懂航海,而士兵们虽说有南方出身的,可小兵的话没人听,只能是船坞里造什么船他们就坐什么。

众所周知,宋朝的造船技术在那年头是世界最强的,事实上元朝侵日所用船只,几乎清一色都是南宋遗民设计出来的,这些人本来就对元朝有一百个不满意,更别提逼着他们造军船了,更何况这军船还是用来打日本的。当时南宋和日本的关系之密切,且看那么多士子,宁可跑去日本当遗民,也不肯留在元朝混饭吃就知道了,所以那些人私底下一合计,直接就把船给造成了不适合在海上航行的平底。

不仅如此,南路军那三千五百艘战船也全都是在原先南宋领地打造的。造船的不用说,也是南宋遗民,这帮人特意在做工方面能省则省,把那本身沉没率就已经很高的船,再雪上加霜地弄成了“豆腐渣”——说穿了,那么多元军实际上是坐着棺材去打日本的。

虽然那些偷工减料、乱改船型的汉人工匠们八成想不到这一行动居然拯救了整个日本,而且当时的日本人也绝对琢磨不到这茬儿,但从结果来看,日本能逃过此劫确实多亏了兄弟之邦南宋。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南宋大哥被灭了,蒙古要接着打日本小弟,南宋的遗民们背地里搞了一堆破船应付蒙古,然后蒙古军坐上船一路向东就再也没能回来……

此外,当忽必烈准备第三次侵日的时候,拼命反对死活不肯从的,大多还是南宋的遗民,尽管他们的本意未必是为了拯救日本。

或许这就是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