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四章 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的无间道(第5/6页)

顺便一说,小西行长和他的第一集团军各将领,其实都是跟中朝两国有着密切贸易往来的诸侯,所以也都盼着早日能够恢复和平接着赚钱。

就这样,一场拼死吃河豚的大戏上演了。

不过数日,石星就把降书给送到了万历的面前。

没能看出真伪的朱翊钧也很高兴,高兴之余,他又问小西如安要日本方面准备接受册封的大名名单。

如安说,名单没带,忘家里了,现在让人给送来。

万历很宽容地表示可以等待,但是要求日本人从现在开始陆续撤出朝鲜。

于是,从文禄二年(公元1594年)起,日本开始不断从朝鲜撤军,但依然留下了九州出身的诸大名,如岛津义弘等人,牢牢地守住了南部地带。

对此,并没有任何人多说什么。

至于明朝方面,则表现得更加积极了,早在文禄二年(公元1593年)七月,双方还在试探性谈判的时候,李如松就奉诏撤兵回国了。

想想也正常,好心支援了别人一年多,买斤青菜都要付现钞,这种鬼地方谁爱待?

和平终于来了,虽然有些假冒伪劣的感觉,但终究是让人看到了和平的模样。

文禄五年,也就是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九月,在经历了两三年的休战后,明朝的使者终于来到了日本。

为首两人,一个什么也不知道,名叫杨方亨;另一个什么都知道,名叫沈惟敬。

对于他们的到来,秀吉着实非常高兴,他在大阪城内设下了豪宴款待来访使臣,宴会上,杨方亨将明朝赐给秀吉的锦袍玉带当场交给了秀吉,将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按照日程安排,第二天便是正式册封。

秀吉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在他看来,自己的一切努力等待都没有白费,一旦到了明天,自己的侵略战争将被合法公认化,自己将名正言顺地拥有朝鲜南半部的土地。

虽然他还有一个疑问,按照小西行长他们的汇报,明朝方面将自己的七个条件全部都答应了,可为何明朝的公主这次没有来?

那当然是不会来了。

明朝方面,仅仅准备了册封秀吉为日本国王的诏书以及用来分发给诸大名的几十套明朝官服而已。

啥都不知道的杨方亨也很高兴,他意外地发现其实丰臣秀吉虽然脸长得跟传闻中一样,但性格却非常豪爽热情,看来明天的册封仪式一定会非常顺利的。

然而,沈惟敬却睡不着了。

三年来,他使足了劲,坑蒙拐骗,忽悠拖延,可都无济于事,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他知道,一旦到了明天的现场,他的这场惊天骗局将被彻底拆穿,等待自己的,将会是家破人亡。

同时辗转反侧的还有小西行长。

无论怎样,第二天的太阳终究还是和往常一样地升起了。

仪式上,秀吉本人自然不去说,连其他所有的陪坐大名,都穿上了明朝的官服,可见对此是极为重视的。

当念诏书的时候,大家都屏气凝听,心情异常激动,都觉得这次好歹也算是混出了个结果,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心里想是这么想,耳朵里听到的却是:

“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读完了,就这些,什么明朝公主、朝鲜土地,统统没有。

秀吉怒了。

他当场就冲上前去,将诏书从奉命朗读的和尚手里一把抢过,然后将其扯烂,丢在地上,之后还觉得不过瘾,又踩上了几脚,并且发了话:“老子掌握日本,要当国王直接就能当了,还用得着他明朝来册封?”

大家一看情形不妙,连忙站起身来拉的拉劝的劝,就在这混乱的当口,有位大名将掉在地上的破诏书给捡了起来,偷偷地藏在了怀里。

此人名叫龟井兹矩。

也因为这个举动,使得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流传至今。

发完火,秀吉当即开始算账。

首先就是沈惟敬和杨方亨,看在是外国人的份上,将这两人一顿好骂,赶了出去。

可怜的杨方亨,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漂洋过海,莫名其妙地出国访问,现在又莫名其妙地被人给赶走了。

沈惟敬则心知肚明,他知道一旦回国,事情穿帮,自己就算是玩完了。

于是,他就近躲到了朝鲜。这样一来,身处国外,似乎就平安无事了——前提是万历帝不追究他。

那真的是不可能的。

得知了整件事情前因后果的万历,也是气得暴跳如雷拍桌子摔板凳的,当场下令立刻将国际大忽悠沈惟敬捉拿归案,严加处罚。

就这样,在朝鲜避风头的沈先生被人用绳子一套,拉回了国内,关进大牢。三年后,被处死。

同时遭到连累的还有石星。

虽然严格来讲,石部长其实也是受害人,可当时已经失去理智了的朱翊钧却非常偏执地认为他是忽悠同谋,也将其革职审查,最终他非常悲惨地死在了牢狱里。

话再说回大阪,这秀吉算账的第二个人,是小西行长。

正在火头上的他也没多作考虑,直接就下令将行长关入死牢,等待最后一刀。

好在行长平时虽然跟其他大名的关系还算一般般,但和前田利家却是走得非常近。于是,利家先是自己去求情,然后再找到了太阁夫人——北政所宁宁帮着一起说好话,这才算是不了了之。

前田利家是菅原道真的后裔,同时也是丰臣秀吉为数不多的好朋友之一,自年轻起两人就是至交,当年秀吉还是个给信长提鞋的穷小子,而利家则是尾张比较有名望的前田家四少爷,但即便如此,后者也并未看不起前者,仍是跟他走在一起,所以当前者飞黄腾达之后,也没忘记后者,不仅给了他百万石的领地,还依然把他当作自己的挚友。

一个老朋友,一个结发妻,这两人说的话秀吉多多少少还听得进去。就这样,小西行长总算是被留了一条命,但还是被狠狠地骂了一顿。

骂完之后,就是重新开战了。

庆长二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正月,几乎还是原来的那几路人马,再度整兵渡海征讨朝鲜。

总人数号称十四万,至于真正的数字,其实也就七万多而已。

这是不难理解的,毕竟在之前数年里,派往朝鲜的诸大名几乎个个焦头烂额伤亡惨重,最要命的是,很多大名的战意也消减了不少。丰家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同意大家伙能少派点兵,每家派兵的数量分别在文禄之役的数量基础上减去三成到一半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