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一章 近代第一战(第4/4页)

大隈重信倒是很客气,满脸堆着一副妩媚的笑容,表示虽然国家一直很穷,但为了力挺您出兵台湾,我们还是勒紧了裤腰带给足了军费,可时至今日,我们已消耗了600万日元,真的是没钱再给您这么烧下去了,大藏省都打算把桌子椅子给当了换钱了,您看这皇宫里有啥值钱的东西咱要不偷点出来卖了换军费?

明治初期的600万日元大致等于今天的48亿人民币,是一笔了不得的巨款。

事到如今,大久保利通知道,完蛋了。

这还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送命机会。

不过维新三杰毕竟是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的脑子转得还算很快,他觉得目前战端还没有完全打开,胜负尚未揭晓,所以就趁着这个时候找清政府和谈,然后要几个钱作为自己那死掉的4个日本人的赔偿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行了。

只不过大洋彼岸的李鸿章他也不傻,对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李大人早就心里有数,所以面对来自日本方面的交涉,他只给了一句答复:要么继续打,要么快点滚,至于赔偿金,一分也没有。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是真的没辙了,别说明治三杰,就是明治三神那也回天乏术,于是大久保利通只得把皮球一脚给踢回到了这事儿的始作俑者副岛种臣身上:“你来解决吧,务必要不伤我日本国的尊严。”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没有底气,不过副岛种臣倒是非常淡定,望着都快要哭出来的大久保利通,他胸有成竹地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副岛种臣认为,仗打成这德行,眼下确实该服软了,只不过得找准服软的对象,对李鸿章哭那是肯定没用的,得找第三方势力介入。

很快,副岛大人便找来了当时的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威妥玛,千求万求,且承诺了种种英国在日本能得到的好处之后,对方终于答应强势介入一把,当一回老娘舅。

这个威妥玛当时在中国已经生活了有30多年,精通中文声望极高,对于他的参一脚,纵然是李鸿章也不得不给面子,表示愿意和日本人谈谈。

就这样,副岛种臣再度来到了北京。

在英国人的调停下,中日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并且在9月的时候签订了《北京专约》,内容共有三条:

1.清方面承认日本的出战行为是出于一种为了保护自家国民的“义举”动机,所以不应该再对其进行额外过多的指责。

2. 对于之前被杀掉的那4个倒霉的日本人,清朝政府决定给予人道主义赔偿,具体数目为10万两白银,同时,对于日军在台湾期间所修缮的道路和建造的房屋,也决定出钱购买之,具体数目为40万两白银,两项费用加起来,总计白银50万两。

3. 这事儿到此结束,从今往后两国谁也不必再提起了,至于台湾的那些未开化民族,清朝方面有义务对其进行有效管辖,设法约束,不能再让其伤害无辜。

条约签完,清朝拿出了50万两银子交到了日本人的手里,晚清时候1两银子似乎最高也不过等于人民币200多元,50万两的话也就是1亿人民币。

48亿换1亿,这生意做得那真叫有天赋,得到消息之后大隈重信哭得都快笑了,可大久保利通却是一脸喜庆,在他看来副岛种臣能让清朝给一笔钱而不是倒过来赔偿人家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至于赔多赔少,那都是细节问题,不必深究。

所以他大大表扬了副岛外务卿一番,说他是日本的唐雎,不辱使命。

而副岛种臣则露出了一丝招牌式的腹黑笑:“在下可不是为了这50万两白银去北京的,真正能让我们反败为胜的,是这份条约。”

这份《北京专约》主要是由副岛种臣起草的,里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个对中国几乎致命的陷阱,但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其他的满清官员,都不曾发现。

而日本那边除了副岛本人之外也没人明白为何这份条约能让自己反败为胜,至少当时是没人明白的,只不过这一回跟大清帝国的初次试刀,虽说没能大获全胜,但至少也落了个体面收场,这让明治政府内部一大群人的心里顿时就燃起了熊熊的野望之火。

他们尝到甜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