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九章 国殇(第3/6页)

就此,黄海海战画上了句号。

照例,得说点什么。

首先得掰扯掰扯关于此战的胜负,这也是历年来很多人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毕竟朝九晚五地打了一整天,至少谁赢谁输总得搞明白。

黄海海战,就事论事单从战场情况而言,个人认为应该是平局,虽然北洋沉了不少船,但并非战败,而联合舰队尽管一艘未沉,却也没有获胜,最好的证据就是在当天5点多,双方是各自撤军,没有哪一方说是要趁胜追击之类的,大家实际上都是打不下去了,打不动了,那就散了吧。

但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看,却是日本获得了胜利。因为海战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死守威海卫,不得再擅自出战,这一决定先不论对错,至少他把制海权给拱手让给了对方,让日本取得了这场清日之战的制海权,从此之后,大清要想再派兵去什么朝鲜,只得跨鸭绿江,走陆路。

也就是说,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其实是输了。

于是第二个话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会输?

关于这事儿,通常的说法有很多,比如说北洋军费给太后造了园子;再比如北洋炮弹不足,有舰无炮;还有说法就是北洋上下贪腐成性,很多炮弹都是假冒伪劣产品,里面填的都是沙子,等等。

大致三条,我们一条一条地来看。

第一条,军费与太后,这个我们之前说过了,所以就不重复了。

第二条,炮弹。

许多人都认为北洋水师因为上下贪污风行,把很多用于购置军备的钱款私自纳入囊中,以至于炮弹不足,在很多历史或是文学作品中,更是会对定远和镇远两艘巨舰进行一番特写,说他们虽有巨炮,但却无炮弹,纯属聋子的耳朵,不过一摆设。

那么,事实的情况真是如此么?

关于北洋的弹药供应问题,一直是多年来的扯淡热点。除了参战的北洋水军上下众口一词表示自己打仗的时候少炮弹,就连日本那边也有相关记载,以定镇两巨舰为例,整场海战中,定远共发射305毫米炮弹120发,150毫米炮弹100发,而镇远则发射305毫米炮弹94发,150毫米炮弹148发,共发射305毫米炮弹214发。定镇两舰共有305毫米克虏伯炮8门,平均每门炮发射约26.75发,而标准每门炮的备弹是50发,那么两舰的305毫米克虏伯炮所发射的炮弹只有正常基数的53.5%,根据当时船上很多人的说法,在打完那会儿,两舰残余炮弹也已经不多,那么即使加上剩余的弹药,备弹也远不到正常基数的60%,显然弹药储备严重不足。

就此我们得出了那个多年来一直都能朗朗上口的结论:北洋水师有炮无弹,徒有虚名也。

如果不是后来发现了一份名为《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的禀帖,上述说法俨然就已成了既定的事实。

这份禀帖的作者是当时的直隶候补道徐建寅,里面记载了北洋海军舰上和库存的主副炮炮弹数量。

根据徐大人的统计,当时北洋海军舰上和库存的主副炮炮弹数量为:305毫米口径炮开花弹403枚、钢弹244枚,260毫米口径炮钢弹35枚,210毫米口径炮开花弹952枚、钢弹163枚,150毫米口径炮开花弹1237枚、钢弹202枚,6英寸口径开花弹477枚、钢弹23枚,120毫米口径炮开花弹362枚、钢弹38枚。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答案。

A:北洋水师并不存在缺弹少药的情况,士兵口述跟日本记载都是瞎扯。

B:北洋确实有充足的弹药,只不过黄海海战的当天,没带出来,放仓库里了。

如果是A,那么也就没的好说了;如果是B,其实也没啥说头,只是要多问一个责任人,谁该为没把炮弹带出来而负责?那当然是北洋提督丁汝昌咧。

早说了,北洋人和问题的根子,就在这哥们儿身上。

第三条,沙子。

关于炮弹里掺沙一说,我要没记错的话貌似典出自某部拍了有半个世纪的著名老电影,在那部电影里,除捧红了一咬牙一跺脚一甩辫子就开着致远号往吉野那里撞的邓世昌形象外,还弄了一个至今很深入全国人民之心的段子——北洋某舰一发炮弹击中日本某舰(疑似吉野),但是炮弹没爆炸,事后才知,该弹被偷工减料之人往里掺了沙子,系伪劣产品。

此事经过大致是真的,吉野确实挨过那么一发炮弹,在海战中也不知道是北洋的哪艘船哪门炮一发命中了吉野的火药库,本来大家伙都以为玩完了,可却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大爆炸,后来经过检验,才明白这弹头里装的是沙子。

但这绝非造炮弹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而是在开炮的时候,炮兵没弄明白炮弹的种类。

那年头的海战,多用两类炮弹,一种是开花弹,一种是穿甲弹,前者里面放炸药;后者用来砸东西,里面填沙子,说实话打火药库的那发炮弹,初衷多半是想打船上的人,所以本当用的是开花弹,若真用了这弹,则很有可能因里面的炸药而引发整个弹药库的爆炸,那此战孰胜孰负就真的很难说了,结果这哥们儿也不知怎么搞的,随手拎过来一发填沙的穿甲弹,打倒是打中了,可也就打出了一个坑,还顺带着连累了造炮弹的诸工匠们——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当时造炮弹都是流水线,谁有那闲心思专门给你的炮弹手工灌沙哪?

总结起来一句话,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上下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体上而言应该算是竭力而战了,他们尽力了。

至于到底为何能打成那德行,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海军为毛活生生地就把制海权给人夺了去了,这里面的原因你先别急着问,我也不急着说,咱放到后头慢慢白话。

再说海战之后,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设置在广岛的战时大本营,大本营在第一时间就制订出了下一步计划,并将其命名为冬季作战大方针,方针的大致内容是再挑几个师团,编成第二军,走海路自辽东登岸,配合联合舰队以及第一军,共同入侵大清本土。

9月下旬,第二军编制完成,总司令叫大山岩。

大山岩,萨摩出身,堪称当时日本陆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我们之前曾提起过,日本海有东乡平八郎,陆有乃木希典,系两大战神,其实这是当时老百姓的讲法,纯属外行见地,只图个热闹,在军界那批真正的内行眼里,门道说法应该是:陆有大山岩,海有平八郎。

10月,在朝鲜的第一军开始北上,逼近中朝边界线鸭绿江,意图很明显,是要跨江入境。

当时的大清从黄海海战之后就开始不断回撤在朝鲜的部队,收缩防线屯集鸭绿江口岸,同时又将国内士兵派去布防,截止到第一军北上那会儿,鸭绿江上已有清军三万余人,大炮一百来门。